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和内外群效应的实验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和内外群效应的实验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实验研究论文,群体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有必要在意识性认知以外检验刻板印象的内隐运作程度,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属性的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1]同时,近来关于刻板化信息表征的另一个研究焦点则是“内—外群体效应”(the interout group effect)——人们会对与自己无关的群体比所属群体知觉为更加相似、并且更趋向于激发消极的刻板印象的现象。[2]由于刻板印象加工的内隐性以及内—外群体效应实质上涉及到刻板印象加工机制的独特性这个核心问题,加之对于这两个议题的研究尚处于莫衷一是的阶段,因此笔者试图利用记忆的再认研究范式以及社会认知的间接测量方法来探讨刻板印象的自动化加工抑或内隐加工效应以及刻板印象的内—外群体效应,进而探索影响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些更深层面的因素及其加工通路。

2 方法

2.1 实验材料

54张25×15cm的卡片。其中18张由“大学生”、“建筑工人”两个职业标签分别与9个肯定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另外18张由“大学生”、“建筑工人”分别与9个否定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也是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剩余18张由“大学生”、“建筑工人”分别与9个中性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也是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不同意义的卡片按随机概率排序。其中,用以构成词对的形容词是通过从预测被试对于大学生和建筑工人的印象而得到的形容词集合中挑选出来的。

2.2 被试

50名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19男,31女,年龄22-24岁。

2.3 实验设计

采用2(两种职业标签:大学生、建筑工人)×2(二种加工方法:数据加工(记忆)与概念加工(词对合理性判断))×3(词性: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组内、组间混合设计。其中,加工方法为组间变量,因变量为旧字符串的检出量。

同时,依照加工方法将被试分成2组各25人。第一组,在学习阶段采用概念加工方法,指导语为“请看下面54张卡片,对每张卡片上的名词与形容词搭配组成的词对的合理性作‘不合理’、‘不太合理’、‘一般’、‘比较合理’、‘合理’判断。如果你认为合理就请在记录纸上‘合理’一栏空格里打‘√’。若认为‘不合理’就请在‘不合理’一栏下面空格里‘√’,其余类推。要求1张卡片只作一项选择,注意按序号依次填写,请不要疏漏。每张卡片呈现时间1秒,间歇时间0.5秒”。第二组,在学习阶段采用数据加工方法,指导语为“请看下面54张卡片,请念出卡片上形容词的第二个字。每张卡片呈现时间1秒,间歇时间0.5秒”。

2.4 实验程序

学习阶段:按不同的加工方法,采用相应的指导语,分别要求概念加工组(第一组)和数据加工组(第二组)被试对54张卡片进行学习。

延迟阶段:让所有被试都进行职业偏好测验,要求根据自己的爱好对问卷中罗列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排序。目的是破坏被试的长时记忆效应。

测验阶段:材料:将54张学习过的卡片随机排列,然后再补充27张经过随机均等处理的类似的卡片作为干扰材料。这些材料一起组成再认测验的单词词表。再认测验的指导语为:“请大家从这张单词词表中判断出新、旧卡片,如果认为是刚才看见过的就在记录纸上相应序号的右边空格中打‘+’,没有看见过的就打‘-’。请按序记录,不要疏漏”。

3 结果与分析

多因素方差检验的结果为:性别无差异(P=486);加工方式也无显著性差异(P=.805);标签(建筑工人和大学生)的生效应显著(P=.000[***]);词性的主效应也显著(P=.001[***]);标签与加工、标签与词性的交互效应显著(P=.009[***]、P=.000[***]),但是标签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635);标签×加工×性别三因素的交互效应(P=.010[**]);而与词性有关的交互效应则都不显著。这说明主变异源首先应当是“标签”,其次才是“词性”。同时,加工方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褒义词都有差异;贬义词中只有大学生词对有差异;中性词则无差异。词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建筑工人词对中只有褒义词有差异;大学生词对中只有“大学生—中性词”词对有差异。从而出现了实验性分离现象;建筑工人词对的再认趋向于贬义词对、大学生词对的再认趋向于褒义词对。

表1 被试内效应检验

变异源

 自由度

 均方 

 F值 P

职业标签

156.002 55.162 .000[***]

标签×加工 1 7.626 7.511 .009[***]

标签×词性 222.159 14.180 .000[***]

标签×性别 1 .232

.228 .635

标签×加工×性别

1 7.434 7.322 .010[***]

词性213.924 7.582 .001[***]

词性×加工 2 .625

.340 .712

词性×性别 2 .972

.529 .591

标签×词性×加工

232.288 20.661 .000[***]

表2 被试间效应检验

变异源

 自由度  均方  F[,(1.46)]

P

加工 1 .621 .061.805

性别 1 4.996 .496.486

加工×性别

1 1.019 .101.752

从上述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标签所激发的刻板印象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它不受加工方式和性别、甚至是词性的影响。这说明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和顽固性。词性主效应标志着刻板印象在实验情景中的作用及其方向。具体地,所有的中性词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所有的褒义词都受到了加工方式的影响,贬义词在总体上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只有“大学生—贬义词”词对受到了加工方式的影响;同时,涉及建筑工人的词对中只有褒义词存在组间差异,涉及大学生的词对中只有中性词不存在组间差异。这说明对外群体(建筑工人)的刻板印象十分顽固,基本上(尤其是贬义词)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内隐加工的特点;对内群体(大学生)的认识则比较宽松随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随意性。

表3 加工方式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变异源

自由度

 均方

  F值 P

建筑工人—褒义词 1

19.220

7.244 .010[**]

大学生—褒义词1

20.480

7.525 .009[***]

无关褒义词17.220

5.157 .028[*]

建筑工人—贬义词 19.680

2.328 .134

大学生—贬义词1

15.680

6.078 .017[*]

无关贬义词1 .320.549 .463

建筑工人—中性词 11.280.582 .449

大学生—中性词16.480

1.949 .169

中性无关词

.720 1.903.174

表4 词性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变异源

自由度

均方 F值 P

建筑工人—褒义词 1 24.220 10.877 .000[***]

大学生—褒义词1 16.194

6.316 .010[**]

建筑工人—贬义词 1

8.882

2.096 .150

大学生—贬义词1 18.878

7.718 .000[***]

建筑工人—中性词 1

1.090

.486

.480

大学生—中性词1

4.119 1.310

.250

建筑工人—单词1

9.268

.616

.430

4 讨论

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意识的内隐影响。就实验设置而言,存在两种刻板印象——大学生与建筑工人刻板印象。由于被试是大学生,实验者提出了这样的预期:被试关于建筑工人刻板印象的效价趋于消极、而对大学生刻板印象的效价则趋于积极。如果存在刻板印象的话,必然会影响被试的再认成绩。这一点已经为本实验所证实,并且表明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因加工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刻板印象对再认成绩的影响线路也恰恰了证实了实验者的预期。

这表明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标签的社会范畴决定着对于预先呈现刻板印象信息的记忆。伴随刻板印象信息的呈现,被试表现出内隐刻板印象形成的证据,并且与其自身的所属的群体有关。对社会群体在文化上流行的刻板印象,多可能会产生刻板印象判断。即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隐存在的。

内隐刻板印象形成的发现表明:社会范畴可能塑造与调节着预先经验对判断的影响的其他观察相一致的刻板印象信息的内隐影响。[3]刻板印象知识信息会影响思维与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地将其认定为一种机制。本研究捕捉到的内隐刻板印象形成效应证实,刻板印象知识信息可以影响个体对社会群体的判断,并且是在对这种影响无意识的情况下。

在本研究中,无论是概念加工还是数据加工,内隐测验结果普遍表现为肯定大学生而否定建筑工人的倾向,这是为什么呢?

(1)态度启发

1985-1989年,Pratkanis和Greenwald等人的研究发现,假如新信息适合于存在的认知系统,人们可能接受有关的新信息,这就是一种态度启动了一个特殊的认知系统。这一认知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呢?阿瑟·斯塔茨与同事们发现与积极词语相结合的无意义音节比与消极词语结合的评价积极。最近研究也表明刻板印象的形成与信息量及其倾向有关。

(2)作为自尊(self-enhancement)的归类过程

刻板印象归根结底是一种认知归类过程。强调归类过程根源的最有名的理论当属社会认同理论(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4]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自尊部分来自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成员关系。由于人们总想维护积极的自我认知,因而他们在主观上愿意坚持对其所属群体的赞许性评估。但是由于不存在计算某个社会群体满意度(desira-bility)的一种客观准绳:因而这样的评估在本质上是主观的。因此,人们会通过在心理上建立起与一些外群体相比更加优越的主观感受而抬高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对“大学生”肯定多,说明在内隐操作的过程中,可能被试将“大学生”类同于自我某一方面或与自我有关的积极事件联系起来了。反之,可能有关事物与自我肯定相逆,导致否定的自动化评估。

(3)内—外群体效应

社会归类过程的一个根本的基础是对所属群体(内群体)和无关群体(外群体)的分化。内—外群体的分化对于理解群际冲突与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一点早就为社会心理学家们认识到了。尤其是Tajfel等人关于群体的创造性发现,成为20多年来在一系列相关主题、包括群际区别、内群体偏差、群际变异性知觉以及外群体同质性等议题的后继研究中的催化剂。这些发现同时也成为群际研究文献中几个重要的理论拓展的基础。

此研究对内—外群体效应问题的研究至少有四个方面是独特的:(1)它对真实的社会群体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并且证实了内—外群体效应;(2)它依赖于刻板印象特质(形容词)的当前激活的评估与概括化的最新成果来评估刻板印象;(3)对所知觉到的刻板印象性的判断表明,在整体上被试较内群体要更加刻板化地知觉外群体,即呈现典型的内—外群体效应。

5 结论

(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影响的表现。

(2)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是相关信息在自我态度与自尊等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形成的特殊的认知方式。

(3)刻板印象表现出强烈的“内—外群体效应”。

标签:;  ;  ;  ;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和内外群效应的实验研究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