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的保护者_许强论文

做你自己的保护者_许强论文

做自己的保护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保护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都要独立去面对人和事,在社会上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自己到学校去上学,自己到商场去购物,自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在这种情况下伤害随时都可能发生,“孩子们太幼稚了,太容易被人骗了,上下学不接送,确实不放心啊!”校门口,日复一日站在烈日下或者寒风里等孩子下学的家长这样对记者说。

于是,我们做了这期的策划。先来看看下面这些学生的遭遇。

★遭遇勒索,不平安的平安夜★

12月24日是西方传统的“平安夜”。长沙市某重点中学初三的十一名学生结伴来到繁华的市中心商业步行街购物玩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场灾难正悄悄逼近。

由于玩的时间比较长,大家的肚子有点饿了,于是同学扬扬自告奋勇挤到路旁的小吃店里去买零食。结果他不小心踩到了旁边的一个小青年。那小青年看眼前的扬扬身着中学校服,鼻梁上架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心中的歹念陡然而生。

“你踩了我的脚,怎么办?”他凶神恶煞般威胁道,“如果晚上还想回去的话,就把身上的钱都给我!”平日里一贯是乖乖学生的扬扬何曾见过这种场面,脑子里一下就懵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还有同学在那边。我,我叫他们过来。”老实的扬扬竟然真的走回去把几个同学喊来了。

小青年看着八个中学生,大模大样地说:“你们以为老子怕么?告诉你们,今天不把钱掏出来,一个也别想走!”其中一个男同学小声嘟囔了一句,小青年马上指着他的鼻子大声吼道:“你讲话老子揍死你!”顿时,大伙都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

几分钟后,其他三名男同学也过来了。三名男同学个头都比小青年高大,而且有一名还是体育特长生,身强力壮。但不幸的是,小青年恐吓:“想打架是吧,我打电话叫我的兄弟过来!”于是,他们也沉默了。

小青年指着四个女生说:“你们跟我过来,其他人都不要动,否则小心挨打!”四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女生乖乖跟着小青年进了巷子。回来时,她们的三台手机,六百元人民币都被搜走。而其他的七位同学,真的还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一个不少。

等到小青年扬长而去,吓傻的同学们才想到通知家长。半个小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受害的学生到派出所报了案。可是,在派出所,满脸泪痕的孩子们很多连话都无法说完整。民警询问并记录事情经过后,既难以置信又心有余悸:“无法想象这么多学生被一个小流氓恐吓、胁迫,任由他带走女学生。幸亏他只是把目光盯在了钱物上,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更为恶劣的事,那就说什么都晚了。”

★遭遇伤害,网络游戏的真实版本★

虚拟的网络社会,一句争吵,一个动作,都可能引发一场腥风血雨的江湖械斗,拿刀杀人不过是鼠标的机械动作,顷刻间,仇家便死于刀下。而被杀也不可怕,一会儿就可以复活过来,几分钟后又可以追杀仇家了。

许强酷爱上网玩游戏,尽管学校家长极力反对,他还是偷偷去网吧。他在网上扮演武士和法师角色,却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他遭到了一“武士”的痛殴。

放暑假,许强又偷偷去网吧上网。不久,邻座来了一位年轻人高杰。高杰打开电脑后,感到上网速度非常慢,认为自己用的电脑不好。他看到身边的许强一副学生模样,就要求调换位置。玩得正起劲的许强没有答应。见对方“不给面子”,高杰说了几句“抖狠”的话。也许是网络游戏里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刺激,许强电狠狠地回敬了两句。两人从口角升级为相互推搡。一会儿,高杰骂骂咧咧地离开了网吧。

许强没有在意,仍沉浸在自己的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突然他听到身后有人喊:“臭小子,我叫你嚣张!”回头,高杰的手里多了把匕首。他对准许强连刺几刀……

游戏里的角色即使被刺死了也能迅速复活,而许强至今仍躺在医院里。

★遭遇绑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镇江市曾发生一起绑架杀人案——14岁的初一学生张可被凶残的歹徒绑架后杀害!虽说案件很快告破,但这起案件带给张家人的巨大心灵创伤,恐怕永远也无法抹平。案件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参与破案的民警惋惜地说,如果张可多一点关于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这伙歹徒根本不会如此轻易得手。

那天,张可逛了书店后去旁边的快餐店喝冷饮,一名歹徒主动上前和他攀谈,说自己是外地来观光的,并问他镇江有什么地方好玩。张可见是外地人,便非常热心地跟他介绍各个风景名胜。听完张可的介绍,歹徒不住地表示感谢,称赞镇江人好,并且说,为了表示对张可的感谢,想带他一起去玩。天真的张某竟然信以为真,爽快地答应了。等到了偏僻处,发觉情形不妙时,他已经无法逃脱这伙歹徒的魔爪……

张可的妈妈在一个小时后接到了歹徒的勒索电话,要求赎金30万。等到警方赶到绑匪藏身的地方,张可已经被绑匪撕票。生命的代价是惨痛的。负责此案的公安局人员说,从很多青少年绑架凶杀案来看,不少被绑架的青少年,都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犯罪分子以利益为诱饵轻易地将他们骗走。

★面对突如其来的罪恶★

我们身边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犯罪行为,在一些突然的事故和突发的犯罪中,社会、学校或者家庭的保护往往不能及时,甚至会缺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获得保护免受侵害呢?

面对歹徒的突然袭击,能够勇敢地进行搏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除了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需要策略。就拿上文中十一名被勒索的同学来说,面对社会上的小流氓,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他,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脱身。比方说呼救(步行街人很多,会有成年人或巡街保安出来制止)、周旋(一部分同学和歹徒周旋,一部分同学报警)、恐吓(做出比歹徒更凶的样子来)等等。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记得在一次中日青少年海上夏令营里,有记者写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到了船上,中国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是找餐厅,而日本孩子第一件事是看安全门在哪儿。事情虽小,却反映出两国孩子对自己生命的重视的差异。

日本是青少年自杀率非常高的国家,所以,他们对生命的教育很重视,有一门课就是组织学生到太平间里去感受死亡的情景,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另外,日本也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防地震、防火、防原子弹的演习,差不多每月就有一次。由于重视,所以,日本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自护意识就较高。

英国中小学课程中安全教育是一门单独的课程。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况下的潜在危险,使学生有能力,识别危险,做出正确选择,保护自身安全。学校会安排学生会见安全专家或参与他们的工作来加强认识,如会见消防员、道路安全官员、驾驶教官、贸易标准官员,健康与安全官员等。

法国很多城市都有针对未成年人的宵禁令,即每天23:00到次日6:00孩子必须由大人陪伴在家,不能外出。法庭解释说,此项禁令的实施是为了保护少年儿童,避免让他们成为暴乱活动的受害者或是参与者。

标签:;  ;  

做你自己的保护者_许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