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校;乘务专业;民航乘务英语
引言:我国现阶段的航空航天产业不断发展,所以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由此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是职业前景广阔的一种表现。空乘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专业服务能力提升,能够给客户出行带来良好的帮助,而现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乘务英语基础谁跟你有限,与岗位实践工作要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后续临时进行培训与教育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将民航乘务英语进行改进与调整,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专业能力。
一、民航乘务英语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重要影响意义
民航乘务英语是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个人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多。而且与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空乘英语基础,同时需要进行翻译、听说等多方面的能力拓展,所以是检验个人在空中服务领域的英语水平的重要科目。学生在进行民航乘务英语学习期间,本身就是基于媒介需求进行专业探索,并获得了解空中乘务知识,在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期间就会加流畅。而学生能够在岗位上熟知英语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后续能够根据英语表达需求给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现阶段空中乘务相关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才能确保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更为长远。在进行岗位实践之前,各大航空公司都会进行相应的招聘选拔,根据英语提问内容进行提问,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能够根据客户表达进行精准性的判断,将自己的专业基础应用起来,更好的满足岗位的变化需求。
二、高职院校民航乘务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传统英语教学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高职院校将专业英语作为应试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在各个学期都会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学生的语言技能成为一种具备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指导期间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讲究语法为核心,穿插相应的阅读、听力内容。由于教师本身都是英语专业出身,所以在航空领域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就会导致在实践教学阶段的片面性,很多场景或对答方式都是教师想象出来的。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不能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只要内容也是围绕课本教材进行,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讲解过程中。无论是对航空服务相关的文章解读,还是其他英语相关的专业范围精读,利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分配合理性不足,且学生能够进行语言实践应用的机会相对薄弱,学生在课下不会主动去实践探索,这种较为被动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会导致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限。
(二)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知识储备有限
高职院校的空乘专业考试基本上都是利用单独面试的形式,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才艺水平与综合素养,所以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就不强。高职短短几年时间,想要让学生在英语方面有飞跃式进展,显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通过艺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自身的家庭情况相对较好,在学习阶段畏难心理相对较强。学生甚至以为只要在学校选择该专业,以后就会成为空乘人员了,学生在学习或实践阶段对自己的定位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养成有些目中无人的态度,在口语学习阶段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最终导致学生的民航乘务英语学习水平有限,对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民航乘务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优化相关举措
(一)做好教学情境的优化构建
民航乘务英语在教学阶段需要与工作情境贴合,所以现阶段高职院校也需要建立模拟客舱。经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校建立客舱能够获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空乘专业学生进入客舱进行情境实践,此时的英语口语表达基本上都是依托实际所进行的。由教师进行示范性引导,或者播放相应的视频或案例,教师让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后续开展小组活动与演练,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点拨。通过这种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去情境设置,学生在英语学习期间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发音问题,基本都能按照目标要求进行。学生在情境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够促使课程教学氛围逐渐活跃起来,教师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学生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逐步将团队意识提升并增强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实践中有机会将自己的英语实践水平提升。
(二)帮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建立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在考虑不同学生的基本诉求,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的情绪变化。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将学生各种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指导。以形式为主的课程教学过程考核,教师要将教学方法灵活性应用,最后在学期末布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集体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强化,而且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并将以往的学习态度转变,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能够协同进行,教师注意方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自此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不会放弃英语学习,同时还能在学习期间注重自我排解与压力释放,此时的民航乘务英语课程教学方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淋漓尽致。
(三)建立工作任务目标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乘务英语专业,需要结合相关的实践工作要求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个人的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在空中乘务专业学习培养期间,首先应该将教学目标确立起来,并调整人才培养机制,由此课程教学方向逐步明晰起来。教师在教学模式改进阶段,需要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讲究英语知识内容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将体验式学习模式构建起来,并确立各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尤其是需要将空乘人员在实践工作阶段可能会涉及到的交流表达环节代入到课堂,当教师能够将教学方案优化建立,并实现对各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应用,则工作流程设置就会更加完成顺畅。民航乘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立时间相对较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做好各个模块的探索学习。为确保教学更为针对性与可靠性,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置成乘务长与乘务员,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会成为教学考核的基本构成部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乘务工作要求。
四、结束语
民航乘务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将工作任务目标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需要结合岗位需求,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尤其是在情境构建阶段,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的引导,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很好的通过航空公司的面试,还要给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岗位需求,在民航乘务英语教学阶段注重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的优化应用,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对课程教学全过程中的调控。当模拟训练与工作任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实践的机会,积极应对来自岗位的各类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文欣.高职民航乘务英语口语教学探索——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上),2017(4).
[2]刘群.民航乘务英语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校园英语,2017(12):43-43.
[3]孙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J].时代教育,2016(10):69-69.
论文作者:高天硕,王聪,马晓彤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乘务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民航论文; 教师论文; 专业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