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疗效分析论文_胡婷

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 实验分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的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效果

尿毒症就是指人体的肾脏不能产生尿液,身体内代谢的废物和水平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所引起的病害。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尿毒症就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生化过程絮乱所造成的一类综合症状的总称。也就说尿毒症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造成尿毒症的病因也就具有复杂性,主要有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泌尿道结石等。透析治疗是我国用于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措施,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消极、抑郁、恐慌、焦躁等,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实验研究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8—79岁,平均年龄在(56.6±5.2)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6—77岁,平均年龄在(55.7±5.4)岁。对具有精神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功能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具有差异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是临床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认知护理干预

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给患者普及医学知识,对尿毒症的疾病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宣教,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效果以及优势,增加对治疗的信心。此外,还需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时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让患者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治疗。

1.2.2精神护理干预

护理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对患者的痛苦做到感同身受,并及时的纠正患者的认知错误。很多时候和谐的医护关系,会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对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

1.2.3亲情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共同的实施护理措施,让家属倾注更多的关爱给患者,用家庭的温暖,激发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同时,可组织病友进行交流,或者开展小范围的联谊活动,增加病友之间的娱乐互动,互相鼓励,使患者的生活更充实,心情更明朗。

1.2.4生活护理干预

良好的住院环境,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喜好和实际情况,对病房环境进行布置,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患者床头,放置其喜欢的照片,并叮嘱患者注意休息。让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治疗,心情会更加的健康[3]。

1.3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SAS的临界分数为50分,50—60分则表示为轻度的焦虑,61—70分则表示为中度焦虑,71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SDS的评分有以下几个标准,低于50分表示无抑郁情绪,50—60分表示轻度抑郁,61—70分表示中度抑郁,高于70分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当中进行整理和分析,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率为计量资料,x2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SAS、以及SDS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状况较好,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透析是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血液透析可有效的清除机体内残留的代谢废物,保证电解质和酸碱的平和,同时还可将机体多于的水分进行清除。血液透析是我国用于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一些急性的并发症不仅发生较快,还会急剧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一些缓慢的并发症出现较慢,但是会致使患者的病情反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患者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降低治疗的质量。因此本文实验研究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表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总之,在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还需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 郝思琴.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23):3650-3652.

[2] 鲍耀平.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89-290.

[3] 程小敏.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31):6476-6477.

论文作者:胡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护理疗效分析论文_胡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