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区域经济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它集中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历史上,由于海上运输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北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古以后,由于大量人口的南迁,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而中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作出努力,以改变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建国以后,在生产力布局问题上,我国政府曾经进行过长期、艰苦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充分听取各部委汇报的基础上, 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十大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个讲话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进入60年代,我国政府和毛泽东继续加紧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探索。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 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危险。要建立战略后方,会议提出了“一、二、三线”的概念和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方针。由于夸大了战争的危险,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战线过长,超出国家的实力;许多投资缺乏科学的论证,造成大量投资经济效益不好;布局不合理,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差,等。
80年代以后,邓小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拨乱反正,重新审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国际形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重新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以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带头作用,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开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一)邓小平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为我国实行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1985年,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现在看,担心得过分了。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为什么说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或可以避免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 )世界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这个和平力量,首先是第三世界。(2)当今世界, 能打出世界大战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但这两个国家都不敢打,因为美、苏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方的力量。所以,我国现在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加快我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邓小平明确提出,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沿海地区的示范作用,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起飞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内陆地区三大部分,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的精华,我国大部分财税主要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沿海地区有较好的对外开放的条件,以沿海地区为重点,有利于利用海外的资源与市场。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在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上长期受平均主义的影响比较大,束缚了沿海地区的发展。邓小平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而打破平均主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就是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邓小平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三)邓小平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就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他还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邓小平首倡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4月, 他对当时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说:“可以划一块地方,叫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根据他的倡议,同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3年和1984年,邓小平两次到沿海地区进行考察,这两次考察进一步坚定了他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信心。他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要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因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进入90年代以后, 邓小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的问题。他认为,浦东的开发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到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从沿海向沿江深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92年,邓小平同志再次亲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考察。在考察期间,邓小平同志又对我国和经济特区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邓小平的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8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中,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他区域经济思想的一个重点。
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关系,坚持走东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道路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认真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以沿海开放为重点、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迅速崛起,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沿海地区加快了发展速度,而内地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迅速扩大,如1995年较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沿海地区增加了4.6 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减少了2.4个和2.2个百分点。(注:转引自樊纪宪:《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174页。)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东西部关系和人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一贯立场是,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但也要防止差距过大,要坚持走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共同富裕, 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共同富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共同富裕;一是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上的共同富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共同富裕主要是指全国各地区、各民族要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正确处理我国东西部经济关系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由我国坚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1984年6月30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尖锐地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注:参见《中国科学报》1996年4月15 日。)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期间,又针对我国一部分人士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更全面、更科学的界定。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这个界定不仅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而且也阐明了我国实行共同富裕的必要性。邓小平还阐明了不实行共同富裕政策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3页。)所以,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道路,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动摇的。
(二)邓小平阐明了共同富裕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关系,指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如前所述,我国必须实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这是由现阶段我国财力有限决定的,但是,实行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政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不矛盾的,因为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邓小平非常注意阐明二者的关系。1985年9月,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1986年9月, 他在接受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又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1986年12月,他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又再次强调,“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142页。)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看来,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是不矛盾的,而是可以统一的,因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归根结底只是手段,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目的。把二者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
(三)邓小平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道路。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沿海地区在发展起来以后,必须抽出一定的财力、物力帮助内地实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发展生产力始终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所以,“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针对建国以后我国有一段时间没有抓紧时间发展生产力,致使广大工人和农民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收入增加很少的事实,邓小平严厉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况,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还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那么,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沿海地区应该怎样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呢?邓小平提出了他的设想。他说:“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5页。)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一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值得注意的是, 在关于沿海地区如何帮助内地的时机与力度的问题上,邓小平也不赞成过急。他在提出第一点设想时就曾指出,“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作某些技术转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64页。)在提出第二种意见时也说:“太早这样办也不行”, 因为“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邓小平对先富裕起来的人也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对先富起来的人也应有些限制,应征收所得税,应提倡他们自愿拿些钱出来办教育、修路,等等。那么,应该什么时候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呢?邓小平认为要研究,他认为“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届时国家的实力比较强大了,我们有实力来帮助内地的发展。邓小平坚信,在沿海地区的帮助下,通过内地人民的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可以迅速发展起来的,因为“不发展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可见,邓小平始终把东西部地区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邓小平阐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道路
邓小平十分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早在50年代,他还在主持西南地区工作时就充分认识到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重要的。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他也作了许多论述。1950年7月, 他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同时把经济搞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是空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4页。)他还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说:“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很重要的一环是贸易,经济工作应该以贸易工作为中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46页。)进入80年代以后,邓小平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进一步的论述。1983年3月2日,邓小平在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落后的地区,如宁夏、青海、甘肃如何搞法,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1987年6月29日,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西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三、扩大开放,加强协作,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
80年代以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行的是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特点是,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主要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来进行,各个地区的经济建设规模、所需资金、市场,也由国家统一安排。这种经济运行模式曾对我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事实上只承认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否认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否认市场的作用,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固有的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国家对地方统得过死,平均主义严重,各种生产要素不能在国内自由流动,阻碍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邓小平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我国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对我国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说:“多年的经验证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 邓小平也提出了扩大开放,加强协作,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观点。
(一)邓小平主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扩大地方的自主权,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的讲话中说:“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我国有这么多的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1988年,他再次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现要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8页。 )这两段讲话都强调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放权力的必要性。值得指出的是,邓小平同时强调中央要有权威,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所谓“市场失灵”的问题,也需要发挥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节作用。因此,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提出和解决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邓小平强调,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注意地区间的分工合作
重视区域间的地域分工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这一原理。1983年3月, 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到,“搞经济协作区,这个路子是对的。我主张不只是搞上海和山西两个经济协作区,也不要老是试点。老是试点,几年解决不了几个问题,这就太慢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5页。)搞经济协作也就是区域间要对外开放,不能搞地区性封闭,所以,邓小平极力主张地区间的对外开放。1983年,他说:“三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了不切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146页。)根据邓小平的建议,198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国内各地区之间更要互相开放。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乡村,以及各行各业各企业之间,都要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联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和发展。由此可见,扩大开放,加强协作,也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