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论文_曾小勇

湖南省茶陵县中医医院骨一科 湖南株洲 412400

【摘 要】目的:研究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患者30例。Ⅰ组采用骨牵引法治疗,Ⅱ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治疗,Ⅲ组采用Gamma钉固定法治疗,Ⅳ组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对比四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Ⅱ组、Ⅲ组、Ⅳ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Ⅰ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Gamma钉固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等治疗方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骨牵引法。

【关键词】股骨转子;骨折;手术方法;比较

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近年来整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过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取骨牵引法进行治疗,由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而容易产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较为不利。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49,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患者30例,年龄在39~71岁,平均年龄为(56.9±2.3)岁;Ⅱ组患者30例,年龄在42~73岁,平均年龄为(58.3±3.1)岁;Ⅲ组患者30例,年龄在40~71岁,平均年龄为(56.1±2.2)岁;Ⅳ组患者30例,年龄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55.5±2.3)岁。所有患者中,骨折原因包括20例砸伤、25例跌伤、34例坠落伤、41例车祸伤。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具有手术禁忌症及其它合并症的患者。四组患者在骨折原因、骨折时间、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Ⅰ组

Ⅰ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牵引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分别进行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在托马式架上放置患者患肢,根据患者体重的1/7~1/10,设置牵引重量,牵引时间为8~12周,期间使用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16周之后停用抗生素。

1.2.2Ⅱ组

Ⅱ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进行和资料,在大转子尖部到股骨上段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12~20cm,使股骨上段、大转子露出,在良好直视条件下复位。使用X线机辅助,安装股骨颈拉力螺钉,然后对钉板进行安装。术后对导流管进行放置,进行1~2d引流,同时进行1周消炎治疗。

1.2.3Ⅲ组

Ⅲ组患者采用Gamma钉固定法进行治疗,患者取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在手术牵引床上取平卧位,进行牵引复位。在X线机辅助下,对骨折对位和位置进行确定,在大转子上方到大转子尖部进行纵向切口,切口长度为5~6cm,同时在顶端前1/3片内测定点处,进行开口扩髓操作。利用X线机对对位进行确定,植入Gamma钉,在股骨颈上方,利用瞄准导向器将2枚股骨颈拉力螺钉拧入,同时对2枚远端锁定进行安放。术后对患者进行1周的消炎治疗[1]。

1.2.4Ⅳ组

Ⅳ组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法进行治疗,患者取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在手术牵引床上取平卧位进行牵引复位。利用X线机透视,对骨折对位、位置进行确定。在大转子尖下外侧4cm到股骨转子下窝取3~5cm切口,进针点确定在小转子下3~4cm位置,利用X线机辅助,对3支导针进行植入,对深度进行测量,将3枚7.3mm直径的钛空心加压螺纹钉拧入。术后进行2~3d抗生素治疗,住院一周即可出院[2]。

1.3观察指标

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痊愈:患者完全恢复,疼痛症状消失,活动自如,能生活自理;显效:患者髋关节活动度超过80%,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生活;有效:患者髋关节活动不自如,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无效:患者髋关节不能运动,生活不能自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Ⅱ组、Ⅲ组、Ⅳ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Ⅰ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注:相比于Ⅰ组,*P<0.05。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在过去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骨牵引法进行治疗,但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同时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相比之下,可以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Gamma钉固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Gamma钉固定法是一种中心固定的方式,其原理符合力学原理,在内侧骨皮质粉碎骨折之后,髓内钉能够对骨折处压应力进行对抗,可防止髋内翻现象的发生。同时拉力螺钉臂较短,能够在钉道内滑动,避免切割损伤股骨。远端锁定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髓内钉的抗旋转能力较强,因而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3]。

综上所述,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当中,相比于传统的骨牵引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可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Gamma钉内固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陈述祥,刘彦,陈丽君.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02(13):177-181.

[2]邵贺阳,孟丽娟,陈松涛.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5,06(17):712-714.

[3]郑建平,付格深.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6,01(12):138-140.

论文作者:曾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论文_曾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