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夏渊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境,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问题情境可以是文字内容、图片资料、录音录像、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演示实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能力。本文就浅要议论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应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要,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同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像以往常教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笔者认为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主动权在于学生,因此应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极富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对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
初中语文课里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侯,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篇课文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对母亲较有感情,却对父亲颇多怨言。应该说难以理解渴望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不满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疼爱笔者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在笔者的眼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通过笔者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要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且终于明白父亲对待自己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这样,笔者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生们终于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所以,做文同做人,有的时侯,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们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
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兴趣,形成动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问题情境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和培养能力
有的时侯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笔者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的角色中去。再如在教学魏学伊的《核舟记》这篇课文过程中,课文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声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又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已》这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表现方面的素材。在《范进中举》中,让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怕、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在《孔乙已》中,让学生以讲台桌作为酒店的柜台,让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通过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把课本里的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表演,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表达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情境,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
赞可夫曾经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作为充满爱心的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师,我们在教学里,应该传递出一股极大地感染力,为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让他们始终感到兴趣浓厚、兴高采烈。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生活真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才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乐于探究并获得主动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二中342200)
论文作者:邝夏渊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8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亲论文; 笔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