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备课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战论文,美国论文,札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9—0044—04
选题
2006年12月,学校进行学科带头人评比,参评教师必须要上一节常态课,题目自定。
讲什么呢?在电脑上地毯式地搜索以往用过的教学课件,“从历史的细节看美国”这一专题是为学校“文景讲堂”准备的专题讲座,以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中的历史人物为线索,将他们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所做出的决定,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结合了起来。这个专题在讲的时候,座无虚席,30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中途退场,效果好极了。我何不就选与美国有关的课题呢?
罗伯特·李,美国内战中为南方而战的将领,其最终以总司令的身份指挥南方联盟国军队。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战后不但没有成为战俘,而且依然被美国民众视为英雄;一场历时四年、致使62万人丧生的战争结束后,没有一个战俘,总统林肯在得知南方投降的消息后脱口而出:“南方人又是我们的兄弟了。”……凡此种种的历史细节,教材中都没有提及。但正是这样的历史细节,却更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就这么定了,讲“美国内战”。
构思
“美国内战”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中的一个子目。大纲建议课时数为一课时,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是一课时不够,两课时又用不完。那么这节课到底该怎么上呢?用一课时把教材内容交代清楚,既要突出内容的整体性、又要挖掘出历史细节中所蕴含的深意来,看看内容,算算时间,怎么都不好安排。
拿着课本,自己反复思忖:要将一段尽人皆知的美国历史讲出新意来,到底应该落脚到哪里?如果将罗伯特·李引入学生的视野,将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历史细节展示给学生,进而挖掘出这场战争所蕴含的现代宽容精神,那么这节课就要落脚到内战的经过及意义的介绍、分析上。再分析教材,决定将教材内容按照两课时进行安排,第一课时重点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背景;第二课时重点讲解和分析美国内战过程及其在美国发展史上的意义。展示课上讲授第二课时。
备课
展示课就从内战爆发的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切入。
美国是学生非常熟悉和关注的国家,美国内战也是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并不缺乏感性认知。那么这节课就从感性认知切入,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看看自己手中已经掌握的资料,感觉能够挖掘出来的东西还真不少。
1.林肯和罗伯特·李
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出发,林肯是一个正面而光辉的形象。正是由于他的正确决策,才使得美国人民最终走出了内战的沼泽。但罗伯特·李却是一个为南方而战的反对奴隶制的将领,他不为学生所熟悉,也不符合我们的传统价值取向,但他一样被美国人民视作英雄。为什么?
显然,这是值得挖掘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我想把人物对比的重心放到罗伯特·李身上:
美国历史学家就说,战争爆发时,“南部人民在争取独立上几乎是万众一心的”。在一个不能抓壮丁的社会,政府要开动战车需要足够的民意基础。其实李是热爱联邦的。在给姐姐的信中,他说弗吉尼亚退出联邦的行动是错误的。但是,他也忠诚于弗吉尼亚:“尽管我如此热爱联邦,可我却无法下决心举起拳头去打我的亲戚、我的孩子、我的家。”
这段文字起码有两点内容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冲击:①尽管道义在北方一边,但南部蓄奴州的叛乱竟然有足够坚强的民众后盾,南方的人民竟也认定自己在为真理和信仰而战——这是学生不了解的历史真实;②罗伯特·李明知南方错误,明明反对奴隶制,却依然为南方而战——这与我们所褒扬的“大义灭亲”的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
显然,这会是课堂上的一个亮点,同时也会拓展学生认知历史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美国文化的一种不同价值观。
2.一场历时四年的内战为什么会没有战俘?
自己觉得这是很精彩的一个问题。
一场历时四年、导致62万人丧生的战争结束后,没有一个战犯。没有“胜王败寇”的结局,盛禹九的论述深刻而精辟: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古往今来,成王败寇,弱肉强食,几乎成了一种规律。战败者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他们被打入“另册”,除了受到法律上的惩罚外,还会受到社会上的各种歧视和伤害。于是,仇恨,报复;新的仇恨,再报复;如此循环反复,永无穷尽。而在“新大陆”这块土地上,一场持续了四年付出了六十多万士兵生命的内战,得到了圆满的结局。这里,胜者不必为王,败者未必是贼。美国南北战争不仅解放了奴隶,而且向世人展示了战争中一种新的文明和风格:宽容、和解、礼貌与尊重。是林肯和格兰特这样一些卓越的领导者,以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政治智慧,化解了南北双方因战争而引起的隔阂、相互猜疑和仇恨。战争没有给人民心灵上留下创伤和后遗症,而是给社会带来了持久的安定、和睦与繁荣,从此这片土地不再有大规模的动乱和战事。
——盛禹九《格兰特陵园启示录》
我想要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去感受宽容与和解的魅力,让学生去领悟美国领袖高超的政治智慧。
3.历史的真实到底是怎样的?
战争结束后的失败者是不是就如我们想像般的那样颓废和狼狈?这个地方准备引用一张战争结束后格兰特接受罗伯特·李投降的历史图片:
“格兰特在阿波马塔克斯接受南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那是一幅非常动人和有趣的画面:在士兵群众簇拥和欢呼的背景下,两位将军紧紧握手。满头银发的罗伯特·李,一身崭新军服,腰系皮带,脚蹬长筒皮靴,手持佩剑,十分英武;而格兰特则是一身便服,胡子拉碴,据说当时他的皮靴和裤子上溅满了泥水。从这幅画面上看不出,究竟谁是胜利者,谁是投降者。人们说,这是历史的真实。”
这样一张历史图片的引用,意在突破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势:胜者一定是踌躇满志、意得志满,败者一定垂头丧气、颓废异常。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张历史图片来实现历史课堂的一项重要使命,即引导学生去尽力探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从而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4.种族歧视问题是不是就此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用以插手别国事务常用的借口,人权问题也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但美国历史上的人权保障就不存在问题么?引申和分析这个问题,意在彰显历史学科的时代气息,也想使学生认识到保障人权是一个漫长的、综合的工程。
在这个问题的分析中,准备引入马丁·路德·金和赖斯这两个学生熟悉的人物。
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马丁·路德·金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被暗杀。
我希望通过这段材料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消除种族歧视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追求自由与平等乃人之天性使然,在制度、体制、法律已经废除了奴隶制的情况下,由于精神、观念、社会等原因的影响,要把这一自由与平等真正的实现,不但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2005年1月26日
美国参议院以85票赞成、13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正式通过布什总统对康多莉扎·赖斯接替鲍威尔担任国务卿的提名,赖斯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引入赖斯这个人物,旨在说明美国黑人1个多世纪以来争取人权的斗争所取得的成果。
5.美国学生学习该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你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声明?解释。
(2)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自己在为自由而战?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构造一个争论,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很偶然获得了这段资料,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看这段资料后感到非常震惊:当我们要求学生清楚这样那样的基本知识点时,同龄的美国孩子已经在进行思考了。应该说,“历史服务于现实”的意识在这些美国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看着最终定稿的幻灯片,感觉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林肯、罗伯特·李、格兰特、马丁·路得·金等人物的介绍,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
应该说,与自己的初衷是相吻合的。
修改
第二天就要正式讲课了,给学科同仁简述授课思路,以为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的教案却被提出了“硬伤”:
资料翔实且丰富,但所有的资料为什么主题服务?课堂的中心与主线是什么?
同仁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不得不重新坐下来认真审视自己的教案,调整自己的思路。
这是个一针见血的问题。自己侧重于将更多的人物与事件引入学生的视野,但却忽略了所有的人物与事件应当服务于一个课堂中心的宗旨。
教科书中对美国内战评价的第一句就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自己所定位的第二课时中心也就在“统一”两个字上,显然,所有内容的讲解当服务于这个中心。于是再看课件,决定将课堂的主线定位在统一问题上,将课堂的辅线放在人权问题上。
针对“统一”这一课堂中心,自己对教案作了新的调整:
①关于林肯:
结合教科书中已有的内容,重新设置了课堂提问:
如何理解林肯在内战爆发前的首要目标是防止国家分裂而不是解放黑人奴隶?
教科书81页所引用的林肯当选总统前的两段演说词原本已在幻灯片中引用了,最初只是想要强调林肯的最高宗旨是维护联邦的统一,而不是废除奴隶制。现在,将材料中一眼就能看出的问题更深地往前推进了一步,使学生不得不去思考“统一”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之认识到:只有国家统一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市场、劳动力等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罪恶的奴隶制才有可能被彻底废除,黑人奴隶也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如何理解林肯所说的“南方人又是我们的兄弟了”?
这是一个不为大多数学生所知的历史细节,引用了,也作了客观介绍,但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思来想去,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点透:林肯是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说的这句话,他宽容的对待南方叛乱者,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联邦统一。这样,既呼应了前面的演说辞和后面盛禹九《格兰特陵园启示录》中的引文,也更为深刻的突出了主题。
②关于罗伯特·李:
在这个人物的介绍中,要突出解决罗伯特·李“为什么虽败犹荣?为什么被美国人民视为英雄?”这样的问题。
罗伯特·李是一个与我们传统价值观相悖的人物,原来只是想要通过这个人物的引入,去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现在看来,对于这个人物的定位实在是低了。罗伯特·李放下武器、选择投降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使南方的人民不再陷于战火吗?不就是在战争最后的关头选择了维护联邦的统一吗?于是决定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盛禹九《格兰特陵园启示录》中的内容去引导学生分析并最终理解这个人物。
加大课堂辅线的内容量,在人权问题的发展上下工夫。
这个问题的切入,选点定在了电影《乱世佳人》中的两个女演员身上:一个是饰演郝思佳的英籍女演员费雯丽;一个是饰演黑妈妈的哈蒂·麦克丹尼尔。
战争结束后,对南北双方人民心灵上的隔阂与创伤,通过女主角的海选花絮来剖析:
“郝思佳是一个让全美国适龄女人艳羡的角色,大部分的美国女演员都参加了这一角色的海选。最终,来自英国的舞台剧演员费雯丽荣幸地获得了这个角色。全美女人悻悻然的同时,南方人也在感到高兴:不管怎样,没有让北方女人饰演他们心目中的郝思佳!
由此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尽管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留在人们心底的创伤和隔阂并没有因此而消除。而心灵的创伤,只能依靠时间来医治。”哈蒂·麦克丹尼尔是电影中“黑妈妈”的扮演者。由于出演该角色,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荣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黑人演员。决定从这个黑人演员切入人权问题:
“哈蒂·麦克丹尼尔的获奖是不是可以说明,美国内战后不久,就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因为教科书中的表述,所以学生会回答“不是”。
此处决定增加对美国“民权之母”非洲裔妇女罗莎-帕克斯的介绍。
罗莎·帕克斯一句“我受够了让出座位!”引发了大规模的黑人民众拒乘公交车运动,而其领导者就是马丁·路德·金。帕克斯被美国国会命名为“民权之母”,而在其追悼会上,美国现任国务卿赖斯说了一句最有意义的话:“没有帕克斯,我今天就不可能以国务卿的身份站在这里。”马丁·路德·金是课堂上为突出民权斗争的艰巨性而重点介绍的人物;赖斯是展现民权斗争结果而引入学生视野的人物。如此设计,就使得民权斗争问题以罗莎·帕克斯始,以赖斯终,美国黑人为争取民权而展开斗争的脉络变得更加清晰,辅线内容变得更加充实而完整。
看看修改完毕的教案,似乎不好再删或加什么内容了。
我期待着尽快走上课堂。
那些熟悉的高三学生们会不会坐在座位上偷偷地哂笑?他们会不会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种作秀的感觉?自信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随着那些学生们曾经认知和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重新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逐渐变得庄重而投入起来……
[收稿日期]200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