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呈现出成熟的态势,学理性更强,研究方法更科学,注重调查研究,量化的、实证的文章多起来,让人联想到当年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空疏之论渐少,学报研究论文不再是谁也能写的“小儿科”。本文分8个方面概述。
一、学报编辑业务
董翔薇认为,编辑策划是编辑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在出版事业产业化过程及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中日益凸现出来。作为现代编辑活动的全新模式,它具有特定的本质特征和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1]杨丽君指出,策划是主编的首要任务,主编的策划广泛涉及到办刊理念、读者定位、选题计划、作者队伍、审稿队伍、栏目设置、装帧设计、运行机制、相关活动、广告经营。[2]孙麾分析到,面对专业学术期刊的强力竞争,综合类学术期刊必须站在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综合化前沿趋势的高度调整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从“学科综合”办刊模式向“问题综合”办刊模式的转变,即创建一种跨学科、以问题意识为中心,自觉沟通和配置哲学社会科学各学术资源的综合办刊模式,是综合类学术期刊应对挑战的策略选择。[3]
崔宁指出,高校文科学报栏目创新,意在成为体现学报办刊宗旨和传播特色的窗口,具体体现编辑创新意识和刊物创新战略的文本平台,优化重组整合知识信息资源的传播平台,打造学报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高校知识生产和教育社会化需要的核心手段。通过栏目创新,可以优化组合主题领域及知识信息,提高学报的资源更新时空效率;以独创的重点栏目板块作为原创精品的孵化器和吸引、培养、扩大、稳定读者群的核心动力站;提升学报档次,增加引用率和跻身国内外期刊检索系统的“加速器”。栏目创新要有目标设计;栏目规划要进行资源调查;细分受众群体,特化主力读者的价值需求;还要进行文本设计。[4]张梅认为,特色栏目要体现学校学术特长,要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办好特色栏目,编辑要刻意挖掘,积极扶持,树立特色;严格遴选,精心编排,突出特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发展特色。特色栏目的“维护”与“保养”,要有相应的版面待遇——不惜发长文,稿酬待遇——不惜高稿酬,作者待遇——优先权、评审权。[5]
通常理解的三审制是“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朱雪莲认为,高校学报的三审制应该是“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或编委或副主编复审、主编终审”,专家审稿不是三审制中独立的任何一级审稿,但它又是必不可少的,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证。[6]高崇友认为,以责任编辑审稿为主体评判稿件的学术质量,是很重要的审稿模式,编辑应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7]谭笑珉介绍了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比较法(把观点、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稿集中起来,有对比、有分析地审读鉴别)、剖析法(解剖文稿的结构,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分析其优劣)、查核法(查对检验文稿中材料的真伪)。[8]周红兵、方秀菊对全国81家高校学报审稿期限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报由于受人员、效率、审稿人、作者等因素影响,审稿期限过长。为缩短审稿期限,提高学报出版时效性及学术信息应用价值,应选准审稿人,做好稿件退修工作,发展网上审稿。[9]朱美香指出,审稿失误原因是审稿制度不够完善,外部环境欠佳。遏制审稿失误,必须加强评审专家信誉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审稿专家资格审查制度,严格实行回避制度和审稿专家定期轮换制度,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建立适当的审稿责任追究制,建立专家评审评议制度和严格的审稿质量登记制度,建立标准化审稿程序。[10]周国清指出,退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编辑退稿语言表达要得体,做到“切己”、“切文”、“切人”,传导方式要巧妙,交往艺术要到位。[11]
黄亮翔认为,期刊主编是一本期刊形式美的主导者与组织实施者。主编应把握好封面设计与市场定位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统一,具有超前观念,力求创意出新。[12]马爱芳对417种学术期刊做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封面信息标识存在许多问题:刊名字号偏小,刊名字号差别过大,副刊名比正刊名更为注目。年度内改刊名或改刊名不加标示,刊名标示过于随意。期号标示不规范,邮发代号标示不清晰,出版周期标注重视不够。形象信息标注欠准确。[13]
杨风娥、王小飞列举了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问题:写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评论和解释;编写者对其结果作自我评价;把前言作为摘要;摘要和标题明显重复和单词重复;用子标题代替摘要;分段落写作摘要;使用非公知公用符号和术语;摘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第一人称作主语;摘要要素不全;类型选用不当;英文摘要阿拉伯数字用在句首;直接将中文摘要译成英文;英文摘要要素不全,繁简失当。要求作者撰写摘要要点,应掌握摘要写作四要素: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摘要开头禁用主语;摘要慎用长句或分段;英文摘要严格按其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写作。[14]高俊霞、肖本罗认为,在论文摘要的英译中,要注意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把握好英文的时态、语态问题,必要时可以用汉语拼音表达某些难译的词语;由于不同的思维及表达习惯,有时不必强求中英文内容的一一对应。[15]高崇友提出,要高度重视论文关键词标引工作,提高标引人员素质,加强标引工作的组织管理。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采用自由标引关键词的方法。[16]
朱君华认为,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具有重要的标志功能、评价功能、保护功能和链接功能,可以反映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可供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共享资料;有助于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期刊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也是作者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的体现。目前参考文献存在著录失真等问题,应提高参考文献著录准确性,正确理解参考文献的意义,增强著录意识,熟悉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及原则,使得参考文献能体现论文的科学性、继承性和先进性。[17]张建蓉认为,参考文献著录,应提供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被直接引用的最必要的、最新的且已公开出版的文献;提供引用资料的全部出版信息,项目齐全;按刊物的编排要求格式书写,标注正确,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18]倪向阳、马永军认为,研究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位置问题,一种是文献序号是和点号连用,标注位置比较单一,便于操作;另一种引文引号、点号、文献序号三者连用,标注位置比较复杂,要求分清结构,辨明语气,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才能安排好三者的位置,准确表达文意,以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文章,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位置的规范化及正确与否,是期刊质量、论文学术水平极有说服力的测度。[19]朱雪莲随机抽取78种纸质期刊做统计分析,发现EB/DJ类型网络文献参考最多,还有相当部分文献无类型标注;大部分参考网络文献著录很不规范,超过一半的参考网络文献找不到;参考网络文献的使用目前集中在中图分类号为G和T类的学术论文中。参考网络文献要注意其科学性和正确性;要参考有批准文号的正规网站和政府网站;要规范著录参考网络文献各著录项目;建议增加政府出版物的文献类型标识。[20]安拴虎、李剑欣认为,《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是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基础上制订完成的,带有明显的光盘版特征和痕迹,而后者则是基于电子网络平台的电子版规范,它的作用和功能主要用于对原创学术论文以及期刊源的检索与评价。《规范》不仅存在着“形式主义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大量违背《著作权法》以及国家标准的条款,由于它不适合纸质期刊的编排规律和实际,因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21]
丁建平认为,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22]
二、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
我们正处在“一网打尽”的时代,网络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学术信息的传输也步入了网络的快车道。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出版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学报编辑及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我撰写的《200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23],孙景峰撰写的《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均列专题概述。
许婴指出,网络技术的渗透和普及应用,导致学术期刊的编辑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载体方便、迅速、易检索,学术期刊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就必须首先实现规范化,以便与其他检索传播系统互联,及时传播。SCI和CSSCI既是学术信息的查询工具,又是科学研究及学术期刊的主要评价工具,这些大型文献检索工具的引入更推动了学术期刊评价向量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也要求期刊编排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尤其是必须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许婴以确凿数据说明,我国学术期刊网络化已达相当规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编辑部缺乏对网刊的自主权,期刊电子版经营权力大多转让给了各期刊网站。单个期刊在网站的运作过程中,除了提供与印刷文本版式相同的电子期刊文件以外,基本处于无作为状态,深层次开发不足;网站期刊的目录中未显示原有的专栏设置,只是文献标题的罗列,抹杀了期刊的个性特色。学术期刊编辑信息意识不强,忽视对期刊信息的管理与更新。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化编辑流程。通过各种专业的学术性数据库快速、及时地获取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资料与相关研究信息,追踪国内外研究最新动向,进行选题策划、合理设置栏目、有目的地约稿。利用网络发布征稿启事进行组稿,方便快捷,随时可与作者、审稿人交流,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利用检索系统等技术对稿件进行检索与查新,公正地判断稿件质量的优劣,防止抄袭。[24]
范琳、王少杰则认为,学报出版仍停留在传统的纸张办公阶段,网络出版问题新、头绪多,目前只能作为一个“学术议论”的话题。就网络信息角度说,中国未来高校学报应注意三方面的建设:(1)设立专人负责的信息部,负责解决通讯渠道畅通问题,解决与审稿人及作者的联络事务工作,解决学报的对外交流事宜,尤其是与校内各系科的学术“绿色通道”的共建问题。(2)设立专人负责的法律咨询,负责解决网络出版的著作权解释问题。(3)设立专人负责的技术部,负责解决网络的技术化处理问题以及有关的技术加密和办公信息处理。[25]
向飒介绍说,国外网上电子期刊时效性强,检索入口多,标引深度高。我国网络期刊尽管数量不多,数据库的数据覆盖年限短,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还很少,但集中式的大规模网上电子期刊的发展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这主要是指二次文献数据库性质的网站。她进而概括了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四个特征,即期刊资源采集网络化,期刊形式网络化,期刊信息流通网络化,期刊读者参与行为网络化。期刊网络化发展中,应注重提高编辑的网络技能;以读者为中心,树立全程服务和远程服务的理念;网上信息内容要新颖而快捷;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用多媒体技术来重新美化期刊,加强科技支持的含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艺术化并充分融合在一起,将制作精良、内容新颖、有视觉冲击力的网页呈现给读者;加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26]
李亚青认为,高校学报既高度专业化又相对综合化的独特性,要求必须实行刊(纸质印刷品)网(网络)互动。刊为网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基础与保证,网为刊提供网络宣传窗口。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学报隶属于高校这个特征,使学报上网极为方便;学报的目标读者和目标作者与网络的目标用户一致,这为刊网互动提供了可能;网络版并不排斥纸质印刷版,在很多时候还有促进作用。网络信息的传输渠道、发布特点、受众结构与纸质媒体大不相同,所以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纸质媒体搬上网络,要经过适当的加工、整理和编辑,要强调图片的视觉效果并利用音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手段来协助。[27]
三、名刊工程建设与品牌创立
教育部于2003年11月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实施计划,旨在通过典范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发展再上新台阶。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栏目,逐步改变其目前“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
李频认为,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它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匡正高校学报的发展观念,突出和激励“名栏”建设。名刊工程入选期刊评审兼具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社科学报的引导功能。评审标准建构了名刊理论模型,评选的观测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其理论引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注重可持续发展;(2)以学报质量为核心,细化质量内涵,激励编辑创新;(3)扩大评审视野,激励办刊理念更新和办刊机制创新。[28]
阎现章认为,名刊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名刊、名栏、名作和名家四个方面,其中创造学术名刊是名刊工程建设的重点,在名刊工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上。学术名刊的性质是指具有学术品位高雅、品质精良、卓尔不凡的整体性优势,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处于顶尘型和品牌型期刊,尤其具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重内涵的精品刊物。名刊工程作为创造学术期刊品牌新的实践,是一种蕴含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学术期刊崭新发展观,对于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名刊工程体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点与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凝炼出名刊工程旺盛的“精、气、神”,并在此基础上合力共振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期刊业的繁荣发展。[29]
贺香梅、贾珍提出,要建设名刊工程,必须扬长避短,作好学术定位,建立特色栏目,体现优势和特色;多刊登站在学术研究前沿写出的论文,提高学术质量;提高学报的引用率,扩大国际影响;建立动态的专家人才库,包括作者队伍、审稿专家队伍、科研新秀。[30]刘志炜分析首批入选“名刊工程”的11家学报的特征,都是重点大学综合类社科学报,都体现出各自的学术性、栏目特色和理论品位,既充分发掘了各自学校深厚的学术底蕴,体现出极高的学术水准,又充分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及独特的区域(历史)优势,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栏目,是“专、特、大、强”的典型。他进而指出,建设高校学报名刊工程,学报编辑必须具有品牌意识,即创新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目的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31]
李启贤认为,学报品牌具有一般产品品牌的概念:有专有名称和标识;有较好的质量和一定品位等特征;在市场、社会上有一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能够给编辑部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报品牌的创立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定位,找到惟我所有别人所无的施展空间,加强组稿,严格审稿,精心编校,精心印刷,充分发挥学报编委的作用,努力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同质化,创立出优于其他同类学报的品牌。[32]
邵东华认为,掌握科学的公关理论并正确、正当地运用是创建名牌学报的重要条件和途径之一。公关可以沟通作者、挖掘稿源、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为创建名刊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公关活动可以使读者与期刊编辑部相沟通,扩大学报社会影响,塑造刊物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创建名刊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公关活动可以协调平衡内外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报生存环境,奠定名刊生存和发展的“人和”基础。从而,学报编辑部能创建出学术质量高、社会影响大、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名牌期刊。[33]
李维认为,期刊品牌是期刊的标记,是读者识别特定期刊的指示牌,具有区别其他同类期刊的标示功能。期刊品牌是期刊的象征,是期刊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独特的个性、稳定的风格是期刊走向成熟的象征。期刊品牌是读者的认知,它以读者为中心,其价值的源泉是对读者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从认知心理学来讲,期刊品牌的生成是客体形态构建与主体读者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心理生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期刊信息因子的优化,读者认识结构的优化,读者对期刊认知的升华程度。期刊品牌是期刊的一种符号在人们意识中的活动反映,期刊品牌的心理生成是读者在对象世界(期刊)中肯定自己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它还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体现。期刊是同质的,而期刊品牌则趋于异质。期刊品牌的最终目的在于和读者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既要与期刊特色相适应,又要与读者的潜意识需求相吻合。期刊品牌的传播是连接期刊、读者以及所有社会成员的重要桥梁,是期刊媒体对于受众的情感的反应过程。只有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期刊理念和期刊文化的传播,才能塑造出独具魅力的期刊品牌。[34]
四、学报改革与发展
改革的年代,改革的呼声。这类论文往往从学报的困境谈起,在市场经济、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探讨问题。
崔学兰认为,学术期刊不宜完全按市场化和经济化的规律运作,在学术期刊发展中存在三大误区,即在定位上误把市场定位等同于完全市场化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术研究的繁荣,也使稿件的评审标准发生了变异。在选题策划上,编辑主体意识严重失落。在选稿上重视外在的东西,轻视内在质量。[35]李西梅指出,市场导入唤醒了学报编辑的竞争意识,但不能因市场导入而降低学报的学术品位。学报作为特殊商品,具有价值构成的二重性(经济的、精神的),要正视市场“短视”对学报发展的反作用力,背市场“短视”而动,义无反顾地将提高学报学术品位放在首位:(1)认清学报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2)注重发挥学报学科建设的功能。(3)强化学报编辑的学术意识和社会反响意识。[36]
谭长贵认为,投入大、印量小、订户少、浪费大已成为高校学报出版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1)学报出版宗旨强调其由所在高校主办、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这种本位色彩使学报整体质量与社会集团主办的同类期刊相比要低。为了摆脱危机,大量采用外稿、高价邀约外稿,这又促成了学报出版宗旨定位与实际运作错位的尴尬。(2)学报的读者定位在大学师生、科研人员,但由于内容杂而散,这些读者更愿意阅读专业性学术期刊而疏远学报。(2)学报市场定位是学术类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然而学报几乎没有消费市场。[37]
杨云山认为,学术期刊走出困境,首先要科学定位,确立自己的目标读者,在科研资源与目标读者的空间里寻找自己的坐标;站在自身所立足的学科资源矿藏上打井,寻求和发扬具有雄厚实力的科研基地或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优势,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期刊随之而有较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质量;编辑要由学者型向学者经营型转变,包括编辑理念的“经营”和编辑方法、出版思路的改革创新。其次,学术期刊的市场开发和项目经营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信息载体和传媒形式,其扩散和渗透的范围愈深远,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精神财富的价值就愈高。再次,编辑要有发现和培养大师,甄别、遴选和完善一切有真正价值的科研成果的能力。[38]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讨论,被《学术月刊》与《文汇读书周报》联合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林芳认为,目前学术生态污染严重: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学术评审的非客观性;学术近亲繁殖。只有净化学术生态,才能办好学术期刊。[39]
张西山指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使之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控制作用、读者和市场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有内涵式发展(知名度、美誉度),也有外延式拓新(发行量、转载率,影响因子等);既包括硬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为主要特征),也包括软核心竞争力(经营理念、办刊宗旨、风格定位等),学术品位(灵魂)、学术创新(动力)、学术精品(特征)、学术规范(技术)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40]
高崇友认为,要提高学报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实施战略联盟,打开国门办刊,使学报逐渐向国际化进程迈进,实现刊物国际化,质量国际化,流通国际化,读者群国际化。[41]吴成福指出,国外期刊存在着专题化编辑、高频化出版、集约化经营等趋势,与国外期刊相比,学报办刊模式普遍存在着刊发文章重复、影响因子低、出版时滞长、年载文量少、英文学报少等问题。中国加入WTO后,学报应尽早与国际接轨,逐步做到作者国际化、语种通用化、编排规范化、手段现代化、出版周期高频化、内容专业化、规模集约化、发行全球化。[42]
ISO9000:2000版标准中提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的质量管理8项原则,邵东华认为,这是有效实施学报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必须遵循的原则。[43]陈灿华、张曾荣提出,为了促进期刊社的健康发展,必须对期刊社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人员;对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实行竞争——淘汰制。[44]
李建军认为,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学报,没有发行量只有学报的过去和现在,不会有学报的将来。搞好学报发行,要以问题为中心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以特色为灵魂,扩大发行量;运用市场运作手段,进一步提升发行量。[45]
五、学报编辑主体
从1994年起到2003年底,有关探讨编辑的基本素质问题的文章超过100篇。[46]不完全统计,2004年一年就达60多篇,标题多冠以××意识、××素质(素养),这是编辑职业自觉的体现。其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对编辑主体做出分析的文章,尤具学理的深度。
王银娥认为,学报编辑主体的现代意识是指符合现代化编辑出版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理念或意识,它是与时俱进的编辑理念、求真务实的品牌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创新精神的统一。其构成要件为开放意识、信息意识、前瞻意识、策划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47]
朱晓江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记者意识,关心社会、学术界现状,提高发现问题、组织话题的能力,具有灵活的交往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48]彭雷生指出,受体制和传统办刊思维的影响,高校学报的读者意识缺失。强化学报编辑的读者意识,是市场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报的读者定位和内容定位所要求的,是掌握信息与扩大作者队伍的需要。学报读者的基本心理需求是求新、求真、求美,又可细分为接受型、利用型、探索型、猎取型。学报编辑要关注主流读者,做好读者策划,满足读者需求。[49]邓锟认为,强化和提高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增强对信息的感知程度,充实自己的“信息库”,提高利用和掌握信息工具的技能,使之具有全面准确评价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达到信息选择的广泛性和效用性的目的。[46]苏良亿从三个方面区分了学术型编辑与大众型编辑。前者目的在于科学创新,后者是让大众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前者主要为作者服务,后者为读者服务;前者多强调产品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创新性,后者的生产流动过程是一个市场的运作过程,社会效益要通过市场去检验。[50]肖利宏认为,学术洞察力是学术编辑识别学术论文的价值和判别学术发展动向的敏感,这种敏感是一种长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在瞬间综合运用的知识体验。[51]高云涌认为,社科学术期刊编辑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这种批判性思维具有理智性、精确性、严格性、经济性、对话性、建设性,其评价标准为创新标准、逻辑标准、实践标准和审美标准。[52]
李太荣认为,培养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要克服权威定势、从众定势、书本定势、套板反应等惯常定势,在知识丰富、合理思维、多维视角、编辑策划讨论等方面加强努力。[53]曹竹霞等认为,学术编辑知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贯穿于学术编辑全过程,创新成果构成新的学术编辑知识树。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包括条件知识、本体知识和实践知识三个层面。[54]林芳指出,学报编辑对学术原创性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一些误区:重名家轻新人,重新话题轻老话题,重答案轻问题,重西方的轻中国的,重内容轻形式创新。[55]
张改荣指出,编辑失当主要表现为无须改而擅改,无须改而枉改,需要改而改之不当,需要改而未改。[56]
王京粤指出,学报执行编辑的思维应定位于民族文化传播,积淀优秀学术成果的理念上,应当好主编的参谋,协同主编精心策划栏目,负责校对监督。[57]邓丽琼认为,责任编辑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从选题、初审、送审到编辑加工,都要求责任编辑有信息搜集、分析鉴别、综合利用能力。[58]
姬建敏认为,编辑的意志受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影响、制约,表现在确立编辑职业动机、目的和工作态度的自觉性,编辑选择的果断性,编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忍性,编辑对消极情绪的自制性。[59]刘晓洋、张平从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出发,论述了编辑直觉在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及校对中的作用,分析了编辑直觉的心理机制,认为编辑直觉是长期的编辑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60]
常芳芳分析了编辑审稿中导致认知偏差的8种心理效应,即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从众心理、认知一致效应及趋中效应。[61]董莉指出,编辑思想亚健康是在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发展不够适应、与人民大众的需要不够吻合、与实际情况不够一致的思想观念及思想方法。她从世界论、方法论、认识论层面列举了种种表现。[62]她在姊妹篇里剖析了编辑行为亚健康的若干特征。
王华生指出,编辑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具有横断控制性(横断各个学科)和纵贯导向性(上承作者,下启读者),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控制中枢。编辑的审美选择以潜移默化的诱导、感悟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63]张聚元认为,编辑的美感是对语言文字、稿文义理、整体装帧美的感受和体会。编辑求美在于知音、品味,点(标题点睛、对作者的点拨)与雕(精雕细刻),编辑求美的最高境界是整体和谐。[64]金启平认为,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学术编辑的鉴赏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它依次表现为齐物境界、洞见境界、妙赏境界。以此三境界考量文本,文本可分为精、新、勇、灵、名、义六种。[65]
六、学报编辑与作者
几篇从法律角度立论的文章,反映出学报编辑及研究者法律意识的觉醒。赵鸥认为,作为期刊编辑,要处理好与作者之间的法律责任关系,必须明确法律赋予作者、期刊社哪些权利。从著作权角度看,编辑工作既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又受到其限制。编辑应正确处理好作者的失范问题,向作者宣传《著作权法》,增强作者的法律责任意识。通过编辑的职务行为,既维护本刊的合法权益,又保护好作者的著作权。[66]周少华、张晓爱指出,在期刊用稿合同的缔结过程中,稿约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邀约邀请;期刊一旦与作者达成用稿合意,稿约内容就可以成为用稿合同的一部分。但是,稿约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也应当体现期刊与作者之间的权利平衡;期刊社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用稿约条款对作者权利作不合理的限制。[67]任辉认为,稿约规则中关于回复时限的条款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作者合法权利的损害。因此,修改回复时限、理顺出版者与作者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十分必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导致审稿时间过长的“瓶颈”——审稿过程入手,做到工作规范,审稿高效,退稿及时。[68]
李平、封玲认为,数字化期刊正成为期刊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滞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化期刊的发展步伐。加强数字化期刊知识产权保护应从法律、相关技术支持等方面采取对策。[69]唐朝指出,当前期刊编辑易犯的侵权行为有: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未经作者同意,对作品进行实质性修改;未参加创作,在别人作品上署上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利用工作之便,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使用他人的作品,未按照规定支付报酬;丢失、损坏作者文稿原件或擅自转发作者稿件从中领取稿酬。[70]
七、学报评价体系
“核心期刊”作为期刊评价的尺度是否公允,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孙景峰撰写的《2002年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专列一个论题“核心期刊逐渐成为研究的亮点”进行综述。2004年,这场争论呈淡出态势,李云、萧东发的综述文章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结。十余年来,核心期刊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由最初的为图书资料部门利用有限的经费建设优质馆藏提供参考,变为评价期刊质量优劣、论文水平高低、职称晋升与否的依据。加之核心期刊内在收录标准与使用方法各有不同,以及人们对其功能认识的差异导致争论加剧,赞同与反对者各陈其辞,针锋相对,讨论文章屡见报刊。据李云统计,有关核心期刊的文章达752篇,有关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文章85篇,经选择得有代表性者30篇,此间持反对观点者约占总数的90%以上。反对者与赞同者均承认核心期刊功能的变异,并分析其由多种因素造成。反对者对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加以质疑,认为这种评价功能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且造成诸多不合理现象产生。同声势浩大的对核心期刊变异持反对观点者相比,赞同者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文章发表数量上均显得势单力薄。赞同者多强调期刊数量多,论文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职称评审中的过多人为因素均是导致核心期刊功能变异的原因,并强调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尽管有缺欠,但仍有其合理性。双方有一点共识,即急需研制一整套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期刊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工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身就是一项研究课题。[71]
这一论争虽说已是余绪,有三篇文章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杨红军认为,核心期刊的存在缘于文献分布的规律,文献分布规律的基础是期刊的本质,即期刊的学术性和期刊存在的合理性,用量化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核心期刊依赖于期刊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水平。核心期刊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其遴选方式急需完善,其应用仍需规范。期刊评价适宜多角度、分层次进行,为每一种期刊找到自己合理的存在、发展空间,而不是只有核心期刊一个目标。[72]姜晓辉指出,在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过程中,往往存在忽视学报这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作用的现象,其分学科的统计效果往往偏重于专业期刊,没有顾及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点。有学者据此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势必受制于“影响因子”而难以进入评价体系,或已被边缘化并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无法与专业期刊匹敌。姜晓辉认为,根据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从文献应用角度和学科分析角度对其进行认定研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重要方法。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来源刊还是核心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都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综合性学术期刊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科特点,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不宜简单地与专业期刊比长论短。综合性核心期刊的评选既要服从集中分散定律,又要考虑学科的应用背景,还应放在整个评价系统中综合考虑,不断调整宏观的和微观的统计方法,不断适应期刊发展的客观需要。[73]袁小鹏、李鑫指出,由于核心期刊评价机制的某些负面作用及其影响,非核心期刊发展举步维艰,生存面临危机;社会对于科学研究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性以及学术期刊编辑特点和规律的作用,使非核心期刊具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生存价值;社会要重视非核心期刊的学术地位和作用,并给予其相应的生存发展空间;非核心期刊要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注重自身办刊特色与风格的建树。[74]
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作为自然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由来已久,近年来被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愈益受到重视,大有取代摘转率等传统评价方式之势。中国期刊网(CNKI)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主办,所收录的社科期刊未经选择,是一个自然的期刊集合群。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筛选,在数量上控制在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总数的8%-15%,是一个精英期刊群。汪继南研究发现,如果用中国期刊网的引文数据来观察衡量一批期刊,其结果与CSSCI往往会有所不同。他对CSSCI引文数据和中国期刊网引文数据进行比较,数据表明,二者的引文评价整体效果(主要指期刊排序)基本相同,而在具体学科、具体期刊中引文评价效果差别很大,此消彼长,大有出入,情况比较复杂。二者对期刊进行评价排序,其耦合度在75%左右;在有出入的25%的期刊中,有55%的期刊在中国期刊网中评价更高,45%的期刊在CSSCI期刊中更有影响,前者体现期刊影响的广泛性,后者体现期刊影响的集中性;各学科的顶尖期刊在CSSCI和中国期刊网中都有最大的影响,评价完全一致。[75]
尹玉吉、李逢超梳理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工作,指出存在的诸多问题:能够参加期刊分级、评比的期刊太少,覆盖面过窄;学术类期刊与消费类大众期刊放在一起评比不科学;消费类大众期刊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真正的学术类期刊;自然科学类期刊比重远远大于社会科学类期刊;核心期刊的分级方法也有很大缺陷。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来掌握和考察:主办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培养人才的情况;发行量的大小;装帧、编排、校对、印刷质量;创办历史的长短;转载率;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以及他们联合组织的学术期刊评比是比较全面、客观的,更具权威性。这些依据在确立学术期刊质量和级别中所起的作用有主次、有轻重,在具体操作中,按照宏观与微观、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分门别类,然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算出每一种学术期刊的得分来。这样,在定量分析确定之后,按照得分的多少,学术期刊的级别就出来了。[76]
尹选波认为,学术文摘类期刊以博、大、精、深、新等特点赢得较高社会声誉。它的功能不是有关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而是人们自己认可的。它对客观评价学术期刊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先天不足和客观上存在的局限性,学术文摘类期刊转载文章,在考虑学术性的同时,还要顾及自己的办刊宗旨,受众接受程度等非学术因素;编辑的学术修养、个人爱好等主观因素也影响着它的选稿;对文章质量的判断,有时也难免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难以找出客观的大家广泛认同的标准。不如国际上通行的引文分析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77]
八、学报的功能与作用
郭兆昆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一可贵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高校学报肩负着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高校学报的性质、特点、成长、发展与作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高校学报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78]佘斯勇认为,关于大学人文社科学报的社会效益,过去笼统地提地多,具体地研究少。江泽民同志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重要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应担负的职责。这也正是学报社会效益的具体表现。[79]
沐子认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在这个对人类文化扬弃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就是编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编辑活动构建了人类的文化。编辑活动构建社会文化的方式,一是文化接受,即选题的导向和开拓,二是文化选择,即编辑对原稿的鉴别,三是文化重组,即对原稿的修改和加工。由于编辑活动的隐匿性特点,使得编辑的这一最主要的功用在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过程中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80]
黎文丽指出,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学报的导向功能是学科建设的催化剂,学报的培养功能是提升师资水平的助推器,学报的宣传功能是学科建设成果产生社会效果的传播器,学报的储存功能是学科建设成果的标志和存储库。[81]石新中指出,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学科分割现象,这已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科的分割与近代以来人们的分析方式有关,然而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实现沟通和融合。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的过程中,综合性社科期刊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82]
(承蒙李婉华同志帮助搜集资料,谨致谢意。)
标签:人文社科论文; 工程信息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学术期刊论文; 论文; 参考文献论文; 文献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