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新铺镇卫生院 湖南常德 415303
【摘 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西药+康复治疗治疗,研究组接受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均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脑血栓,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临床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血栓;针灸;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临床疗效
脑血栓是临床多发疾病,多因动脉斑块、粥样硬化形成基础上,血流缓慢、血压较低,血液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内膜上成为血栓,称之为脑血栓。该疾病多与生活不规律、休息不足、嗜烟酗酒、过度劳累、喜食高热量与高脂肪食等因素有关【1】,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多伴有失语、偏瘫、偏盲等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西医治疗是脑血栓的常规治疗方法,但该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恢复作用一般,我院应用补阳还五汤、针灸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MRI或CT坚持排出脑出血、颅内占位等病变,无大面积脑梗死、梗死危重患者,无严重肾、肝、心等脏器疾病与昏迷患者。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42岁-79岁之间,平均(52.79±8.63)岁,病程在2个月-11个月之间,平均(5.3±1.9)个月;研究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在41岁-78岁之间,平均(53.09±7.27)岁,病程在3个月-11个月之间,平均(5.4±2.0)个月。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西药+康复训练治疗,口服尼莫地平,应用剂量为30-120mg/d,分3次服用,口服恼火苏,应用剂量为2粒/次,2次/d。康复训练内容:正确翻身、体位指导、坐起-起立-步行-上肢训练-下肢训练【2】,每次训练30min,1次/d,10次为一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研究组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补阳还五汤:地龙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桃仁15g、川芎15g、黄芪35g。对言语乏力者,加石菖蒲10g、远志10g;肢体麻木者加陈皮15g、半夏15g;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5g、杏仁15g;上肢无力者加桑枝10g、桂枝10g;下肢无力者加杜仲20g、桑寄生20g、续断15g;半身不遂者加乌梢蛇3g、地鳖虫5g、全蝎10g、水蛭10g。1剂/d。针灸治疗:下肢取环跳穴、昆仑穴、阳陵泉穴、三里穴;上肢取手三里穴、曲池穴、肩髎穴、合谷穴【3】,采用常规针刺法,得气候留置30min,均治疗10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通过观察患者肌力恢复情况、临床体征与症状变化、语言、活动障碍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活动、语言能力基本恢复正常,肌力改善到V级以上,能生活自理,临床疗效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语言与活动能力均得到改善,肌力改善到I-II级,临床疗效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疗效为无效。应用神经功能雀神评分(NIHSS)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水平进行评估,评分范围在0-42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工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资,±s表示计量资料,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接受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患者在NIHSS评分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脑血栓是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影响较大,给患者家庭会带来较大的负担。该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故一旦发病应及时实施有效治疗。
西药主张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脑活素、尼莫地平,该药物能改善患者脑循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状况,配合康复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偏瘫、语言与活动障碍等症状。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西医在该疾病治疗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患者多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偏瘫后遗症。中医认为脑血栓属中分范畴,病情发展迅速,会引起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昏迷、失语等症,与痰、风、火、虚、瘀等因素有关,血瘀、气虚是该疾病的病机【4】,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者多伴有大小便失禁、失语、瘫痪等后遗症,认为治疗该疾病应以益气活血为主。补阳还五汤中桃仁、川芎、红花、赤芍均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黄芪能旺气行血、补脾胃元气、祛瘀通络;地龙能通经活络【5】;当归可活血养血。诸药合用具有补元补气、活血祛瘀的效果,此外,该汤剂还具有扩张血管、抗炎以及保护血管细胞的效果,能抑制血栓形成,在脑血栓治疗中效果显著。针灸刺激穴位、经络,能调动患者机体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功能,进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对脑血栓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灶周围细胞缺血、缺氧状况,增加脑部血流量,有助于建立脑侧支循环【6】,进而达到经络血气通畅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均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脑血栓,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临床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段冬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8,34(03):40-41.
[2]陈楠.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1):43-44.
[3]邵立芬.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1):1460-1461.
[4]唐永.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203-205.
[5]杨金树.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1):73-75.
[6]庞嘉言.应用补阳还五汤、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35-36.
论文作者:陈来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疗效论文; 针灸论文; 对照组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