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_蒋延军

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_蒋延军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井陉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井陉 050300)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淡化。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对企业进行市场化转型。文章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下电力营销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电力营销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电力营销模式;研究

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

1.总体思路。

通过建立优先购电制度保障无议价能力的用户用电,通过建立优先发电制度保障清洁能源发电、调节性电源发电优先上网,通过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等市场化交易方式,逐步放开其他的发用电计划。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平稳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并促进节能减排。

2.主要原则。

(1)坚持市场化。在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通过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开展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的比例,加快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向以市场手段为主转变,为建设电力市场提供空间。

(2)坚持保障民生。政府保留必要的公益性、调节性发用电计划,以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在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常态化、精细化开展有序用电工作,有效保障供需紧张情况下居民等重点用电需求不受影响。

(3)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在确保供电安全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水电和规划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上网,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

(4)坚持电力系统安全和供需平衡。按照市场化方向,改善电力运行调节,统筹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引导供应侧、需求侧资源积极参与调峰调频,保障电力电量平衡,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水平,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5)坚持有序推进。各地要综合考虑经济结构、电源结构、电价水平、送受电规模、市场基础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用电计划改革实施方案,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 当前电力市场经营现状

(一)用电紧张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用电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供电企业,缺乏应对供电需求在短时间内暴涨的机制,并且其发电供电水平也无法满足大量的供电需求。因而导致供电紧张的局面。同时,电煤的供应量时有不足,限电、断电情况较多。使得电力企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对电力供应的保障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二)输配电价格不明确

我国对与供电价格的确定,采用成本加利润原则。虽然表面上看,符合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律。然而,在当前国内,对与供电成本一直存在争议。之前发生过不少在电价制定过程中,采取虚增成本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伤害到用电用户的利益。并且,还有发电成本主辅不分等问题,使得电价制定,缺乏准确的依据,从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定位不明确

进行市场化改革后,电力企业应当以企业的形式,进入市场,在市场规律下优胜劣汰。然而电力作为能源性产业,与政府、政策之间的联系,依旧十分密切。使得电力企业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仍然没有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负责人有的将电力企业作为竞争性企业,然而亏损时,外界和企业内部都会给予决策者以巨大的压力。而如果将电力企业作为公益性质的企业,以为人民服务为第一位,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无法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面对主管部门考核,也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

3 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的营销模式分析

1.建立服务性的电力营销模式。

作为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践行的新型营销模式,服务型营销模式与传统的电力营销理论推行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一样,认为服务营销学理论中应该对多个变量组合进行解释和发展,在传统的4P理论之外,还增加了“人”、“服务的过程”、“具象的展示”等因素。服务的质量基于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功能质量,同时还提出了“服务接触”的概念,这一系列理论认为以服务作为电力营销过程的出发点,通过提高对服务产品的满意程度能够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开拓。

2.建立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

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指的是将当前的市场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等理论相对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营销模式进行集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各种优点的营销模式。综合型营销模式非常注重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调动,如产品资源、服务资源以及用户资源等,更好的为电力营销服务。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型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当前的电力市场化过程相适应,所以,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营销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综合型营销模式中的优点,服务于电力产品的营销。

3.建立大用户终端直接交易模式。

用电量较大的用户如:电解铝行业、钢铁行业、储能电站、大型矿山、水泥厂等消费群体可以考虑引入直接交易模式,即:用电大户与供电企业直接签订双边电力交易合同,其中包括形式多样的订单式供电协议。大用户终端直接交易模式优势在于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直接互动,这不仅解决了供需双方在满足用电、供电问题上的一些特殊需求,还缓解了社会用电平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整体工作效率。

4.建立普通用户差异化营销模式。

差异化营销,指的是对消费者按照某种属性进行有效区分,并针对其特点制定专属产品。供电企业要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分销)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电力产品差异化营销可以针对普通电力消费者的诉求,专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例如:从价格层面看,阶梯电价是差异化营销的一种常见手段,它通过消费者用电量的多少制定了不同的价格清单;此外,阶段性定价也是差异营销的体现,通过不同时段的电量输出实现了价格差异。因此,消费者用电大数据的采集是实现差异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5.建立用电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现如今在各行各业中,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已显示出非常卓越的功效。在未来电力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供电企业除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产品以外,还要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体制,建立与电力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客户关系系统,通过一些电力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或单独提供给用户,或与电力销售服务进行捆绑,其主要目的在于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吸引更多的潜在用�簦�从而有效地挖掘市场,锁定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创造更大的市场收益。

结束语:本文从当前的电力市场营销现状入手,对影响电力企业经营效益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列举了服务型营销模式与综合型营销模式在目前电力市场化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了优化营销模式,促进电力企业效益发展的几点看法。包括提高管理水平,制定灵活的电价制定机制和积极的开拓市场等。

参考文献:

[1]刘彦宏.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11):176-176.

[2]郭强.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127-127.

论文作者:蒋延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论文_蒋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