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葛鑫昌

铁路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葛鑫昌

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烟台市 265401

摘要:铁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是整体铁路施工的基础,桥涵过渡段连接稳定,施工质量安全才能保障整个铁路运输环境的舒适和安全。本文针对铁路路基施工和桥涵过渡段施工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力求提高我国铁路建设水平。

关键词:铁路路基;桥涵过渡段;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桥涵过渡段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桥涵过渡段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也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并且过渡段的沉降给铁路的维修养护工作造成很多困难,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影响铁路正常运营。

1 铁路路基施工工艺分析

铁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是首要施工环节,且是整个铁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由于铁路沿线较长,因此决定了路基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距离远,资金投入大,质量要求高等特征。并且铁路工程与一般工程不同,往往建设中会将许多土质材料应用到路基施工中,所以很敏感于环境变化,相应的承受能力较差。

1.1 路基基底处理

就无水区域而言,首先进行清表,做到附着物全部清理干净,包括挖掘树根,保持地面向下0.3 m 范围内清洁无杂物。另外,还应当布设排水系统。就地面横坡而言,假如坡度小于1:5 的比例,则需要清除该范围的草皮,反之在原地面实施开挖,开挖深度不小于2 m 的台阶。出现路堤基底为耕作土或人工填土,同时若松土厚度低于0.3 m,要进行地面碾压施工,使其满足相关的密实度要求,超过0.3 m,实施翻挖处理,并且开展分层回填碾压,压实结束后也同样要达到相应标准。

路基基底的处理,需要由相关实验室以及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查地基的承载性能,具体试验中每90 m 进行一点检查,共开展四点试验作业。当填土高度不超过2.5 m 且承载力超过160 kPa 时视为合格,反之则应当重新压实处理,直到符合标准。当填土高度超过2.5 m,地基承载力需要高于130 kPa,同样不达标的情况下需要平整碾压至标准要求。

1.2 路基填筑施工

1.2.1 科学选用填料及工艺试验

在路堤基床表层施工中,填料采用A 组料填筑,清除砂类土质;具体填筑材料的粒径选择小于150 mm 为最佳方案。针对路堤基床底层的填筑,采取A、B 组填筑填料法。正式进行路基填筑作业前,应开展必要的工艺试验,以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从而优化调整施工参数和技术控制措施,最终形成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通过相应的审核后,以此为重要参考来指导后期的全过程路基施工。

将填筑材料进行取样开展试验检测,依据TB 10102—2004《铁路土工试验规程》的具体标准,全面分析本项目中有关颗粒情况、密实性、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参数。只有相关的指标达到工程要求后,才能够投入到路基填筑的实际施工中。路基填筑过程中任何一类材料,均须经过现场试验检测,才可投入使用。

1.2.2 基床以下路基施工要点分析

在实际的边坡处理中,当填筑高度符合施工标高后,可进行中线恢复,设置间隔标准为25 m 的桩,而且实施水准测量,放置路肩边桩,同时结合设计需求实施路拱的修筑,另外实施必要的压实处理。开展路面整形阶段,需足够保障基床表层的施工效果,而且还保证路拱质量,针对路肩进行压实和整修。就边坡整修而言,应依据规划方案中的坡率,刷除掉超填位置,还需最大限度的防止发生超刷问题,如果存在夯拍的情况,需尽快予以整修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路基基床施工

路基施工中的基床高度一般为2.5 m,同时明确划分底层与表层的具体范围,具体的表层厚度控制在0.5 m,相应的底层大约为1.8~2 m,表层的填筑作业均采取A 组料填充,填充料的粒径选择需要控制在150mm以内;底层的填筑操作可以采取A, B组料进行填充,相应的粒径不超过200mm。具体的填筑方式,底层以及表层都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同时综合考虑具体情况规划相应的施工开展。

2 桥涵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2.1 预留沉降量

针对桥涵过渡段沉降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外,高路堤还要预留沉降量,从而保证路基沉降后,路基高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线路行车平稳、舒适、安全,减小线路维修养护的难度和工作量。

2.2 填料控制措施

过渡段采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填料有A组填料、级配碎石(或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和渗水土填料3种。一般情况下,高等级铁路过渡段填料设计为级配碎石(或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低等级铁路过渡段填料设计为A组填料或渗水土填料。施工时,加强对填料种类、规格、质量的检验,检验不合格的填料禁止填筑使用。

2.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过渡段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涵洞等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基与隧道过渡段及其他特殊类型的过渡段。每一种过渡段的结构形式也不尽相同,施工时,过渡段结构形式要满足设计要求。这里主要讲一下铁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桥涵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所谓桥涵过渡段,就是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涵洞等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的统称。

过渡段施工前,制定具体的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制定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正确的工艺参数。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加强施工管理,保证过渡段压实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过渡段压实质量决定着过渡段的质量,是过渡段是否出现沉降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过渡段压实质量必须通过施工工艺控制才能达到。

过渡段一般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的方法施工。若填料为级配碎石时,则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合料,然后运至现场摊铺压实。在施工现场,采用方格网控制运料车数和填料量,从而控制松铺厚度,保证压实厚度。摊铺完成后,按照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碾压次序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并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的方式压实。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时,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小于0.4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填料随摊铺、随碾压,随检测,保证过渡段压实度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

2.3.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①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②台后2.0m范围外过渡段路堤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③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填筑施工时,在桥台背部标出分层厚度和填层序号,以便于准确控制摊铺厚度,掌握施工情况。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2.3.2 路堤与涵洞等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①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填筑。②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按照试验确定的填筑工艺进行施工。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③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0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④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填筑施工时,在涵身部位标出分层厚度和填层序号,以便于准确控制摊铺厚度,掌握施工情况。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3 结语

铁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效果的好坏对于整个项目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当提高对于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应用和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有效确保路基功能在工程建设中的发挥,不断全面深入地分析桥涵过渡段施工的各种限制因素,优化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促进铁路建设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铁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旭.试论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16.

[2]朱森楠.浅谈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9(04):106-107.

[3]周倩.铁路客运专线桥涵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施工[J].安徽建筑,2008(02):62+78.

论文作者:葛鑫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铁路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葛鑫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