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谣言的特征_弱连接论文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流言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流言论文,角度看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流言因微博的出现而引起人们新一轮的关注。关于流言的研究已不是新课题,然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原有的流言传播特征发生了变化。那种依赖考察口头传播规律来研究流言的方式已经显示出其局限。当然,要深入、精确地研究微博上流言传播的规律,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与个案考察,这篇文章只想抛砖引玉,对微博流言出现的一些新特征提出一些假设,以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1.流言传播中的内容歪曲程度降低

最早对流言进行实证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他的研究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不同的传播者对流言内容的记忆与表达。他提出了简化、锐化、同化(leveling,sharpening,assimilation)三种不同的歪曲模式。所谓简化是指流言在传播过程中,细节逐渐减少。与简化同步发生的是流言中某些细节变得更加突出。同化则指的是传播者将流言的内容与自己的认知、表达、感情、职业习惯相结合,对信息作出更符合自己心理习惯的表达。①通过实验室实验得出的这三种流言传播的内容歪曲模式在实地实验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证实。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论是考察流言在口头传播,或类似口头传播(如书信)的媒介中传播得出的,主要参考的是心理学中关于记忆回溯的研究。换句话说,这三种内容的歪曲绝大部分并不发生在传播行为中,而是发生在个人对信息的保存和提取过程中。所以这一规律与其说是流言“传播”的规律,不如说是流言“记忆”的规律。

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口头文化传统的次生口语文化(即不是真正的口语文化却具有其特征,如电视),内容碎片化且没有严格的顺序,聚合的而不是分析的等。③然而由于微博特有的转发功能,再加上计算机文字操作中的复制粘贴等功能,可以不必依赖传播者的记忆进行转述,大大减少了传播者的介入,流言传播中的内容歪曲程度将大为降低。

这并不是说微博流言在传播中不会产生内容歪曲。这些歪曲将发生在有限的关键点上,例如将日常信息转化成微博的第一个传播结点,或者是对原微博内容进行联想、评论的原创者。信息的歪曲将发生在那些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微博用户那里。

2.流言与谣言界线模糊,传播路径透明

传统的流言在层层转述中,每个传播者都是流言的加工者,因此流言被看成是大众集体意识的表征,是公众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由于微博流言转述准确性的增加,这种集体意识的体现发生了细微变化。每个人对流言的“加工创作”程度降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关注度。不仅如此,微博流言与谣言之间的界线也变得模糊起来。

按照郭庆光教授的定义,流言指的是“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而谣言则是因为具有主观的恶意而捏造的不真实消息或言论。④按照这一区分,大部分通过口头传播的非官方信息因为难以确定源头而被划为流言。

互联网出现后,使用信息技术对流言源头的追溯能力大为增加,传统的流言开始向着谣言转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微博中流言的第一发出者一定是谣言的制造者,它可能来自于微博以外的其他媒介。但是微博由于平台相对单一,转发功能使流言的传播路径透明化,信源的确定变得更加容易。随着微博实名制的进一步实施,流言发出者的身份将更容易锁定。

3.信息匮乏导致流言产生的规律依然成立

奥尔波特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流言强度公式:R~i×a。也就是流言传播的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模糊性的变化而变化。⑤美籍日裔社会学家涉谷保提出,流言是临时的新闻。它是在环境模糊时,群体根据已有的信息碎片,对事件意义和解释的建构。涉谷保把流言看成一个群体对所面临问题和矛盾的解释,这一建构是社会的集体信念的反映。⑥

在近期微博出现的流言中,这一规律依然起作用。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泄露后,公众对此十分关注,而官方及学术专家的信息又不确定,海盐被核物质污染的流言一时间流传甚广。但是当政府及网上自发的科学团体积极地向公众提供大量科普信息,并采取措施保证食盐供应后,此流言迅速消失。

因此,可以将上述规律进一步扩展,用表1进行总结:

4.弱连接导致流言传播速度加快

所谓弱连接(weak ties)是社会学中用来描述社会网络中节点关系的概念,它意味着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远、社会关系重合度很低。简单来说弱连接就是“朋友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这标志着两个人的社会网络重叠部分较少,关系较远,互动不频繁。但是社会学家研究发现,虽然弱连接互动较少,但在扩散新信息时却强于强连接。弱连接往往可以带来自己朋友圈子所不知道的其他圈子的信息。⑦

在微博中,弱连接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我们可以从好友的转发或评论中和他们的朋友建立联系。在一系列的转发中,流言可以跨越紧密联系的小圈子,呈扩散状迅速地向四周引爆。微博在弱连接方面的优势,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理想的媒介。这种无方向的、渗透不同社会网络的扩散也为流言的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5.转发成本低,增加了流言的传播机会

现实中的流言传播需要占用传播者时间,需要一对一联系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才能够发生。如果把前面奥尔波特的公式加以修改,可以写成:R~(i×a)/c。其中c表示流言的传播成本。这意味着流言的传播成本越低,传播的机会和速度就会越大。

在线下生活中,受到时间、人际信任、责任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两个人之间都会发生流言传播行为。但在微博上,流言传播的成本大为降低。个人不需要花时间转述,只需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发出流言。其次转发可以显示出转发者并非流言的源头,相对而言个人不需要对信息传播的后果负直接责任,风险较小。最后,微博是一个不同传播类型相融合的平台,它既不是纯粹的人际传播,也不是纯粹的大众传播,人际信任或者人际关系距离的影响降低,也促进了流言的传播。

6.微博流言中参照群体的影响外在化

微博作为一个人际网络,同时还具有着传统的小群体传播的特征。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发现,个人所在的小群体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规范和行为方面的参考。小群体不仅为个人提供精神支持,在某些时候还会给个人施加压力,强迫其服从群体的价值规范。

在微博中,群体对某类事件的关注或者评价会比日常人际交流中的可见度更高,这会给成员产生一种群体压力。流言的转发和评论数量将群体行为外在化,也会使个人产生从众心理。

除了小群体的内部压力外,参照群体也会对流言的接受产生影响。在微博中信源的可见度也强于日常流言传播。和日常流言传播中引述“据××说”来加强流言可信度的模式不同,由信源亲自发出或者转发的流言,等于为其可信性做了背书,无形之中增加了流言的可信性。

7.微博流言围绕热点事件产生,具有固定框架

微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有其特殊语境,热点事件的现场报道或者知情者爆料使微博经常在突发事件中充当第一信源。这在“7·23”动车追尾事件、乌坎事件等热点事件中均有典型的体现。在这些热点事件周围,常常会出现大量流言。

但是也可以观察到,并不是所有突发事件或异常事件均可以成为热点,也不是关于热点事件或人物的任何信息都能够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流言。对流言示意的研究发现,流言中表达的深层意义往往与社会集体记忆存在一定关系。⑧这一联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的联系,比如说许多古典的荒诞流言即属这种类型,比如人们看到微波炉,就会想到小猫小狗在里面做窝,再联系一种叫“热狗”的三明治,于是就会相信活狗被放到微波炉里被烤死的都市传奇(urban legend)。⑨

第二种联系是与群体历史的联系。例如法国学者勒莫认为,流言传播看起来会信息失真,其实每个成员接受——同化——传递的过程,是一个意义分享的过程。流言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社会集体记忆的潜伏、变化,最后找到一个机会爆发的过程。

第三种联系是与群体当下的不满或关注存在联系。比如当一个社会存在种族冲突、社会不公、经济危机等热点问题时,采用这些叙述框架的流言便更容易流传。郭美美炫富事件中出现的大量流言,多具有这种框架。

讨论:微博流言的功能

流言产生和传播的社会原因多种多样,信息不完全、群体认知不协调、集体记忆、白日梦投射、猎奇和追求刺激、获得社会威望等都可能是流言产生的原因。但是在当前微博上流传的不少流言,都与中国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有关。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它导致不实言论的扩散,对相关个人和机构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损失。但从另一面来看,它又表达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关切,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法国流言研究专家卡普费雷把流言定义为未被官方确证的消息。英文中并不区分“流言”与“谣言”,均以rumor称之。但在汉语中,“谣言”常常与恶意或虚假的信息联系在一起。所谓“谣”即民间的表达,本身是个中性词。但是在“谣言”中却成为贬义,认为凡是民间流传的未经官方许可的信息即为错误信息。这一视角忽略了一些流言中所显示出的真实的公众意见和态度。

其次,微博流言也是社会个体化的一种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个人无法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后果,社会也无法通过体制性的措施,消除这一不确定性。当个人需要的信息无法通过大众媒体获得时,只好借助个人自己的力量寻找确定性。从本质上讲,微博的兴起代表着信息取得方式由体制化的大众媒体,走向个人化的社会媒体。作为临时的新闻,微博上的流言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对不确定世界的确定的说明。

微博具有满足个人社会需求的正功能。从目前关于微博流言的负面影响的叙述来看,大都使用了环境的比喻,如“毒草”、“污染了言论环境”、“信息垃圾”等。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可能会对微博流言有不同理解。文化人类学家道格拉斯提出,人类对洁净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秩序的追求。一个东西肮脏还是洁净,关键看它所处的环境。尽管巧克力干净得可以食用,但是弄到衣服上就是肮脏;擦得亮的皮鞋很干净,但放到餐桌上就是肮脏。⑩

用自然环境的比喻来看待言论,就像把巧克力弄到衣服上,把巧克力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但实际上言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抢盐”事件的经验告诉我们,微博流言不能只靠禁言整治,只有靠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增加信息发布者的透明度才能消除。

注释:

①[美]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美]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9页。

⑤[美]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17页。

⑥Tamotsu Shibutani.Improvised News:A Sociological Study of Rumor.Indianapolis:the Bobbs-merrill,1966.p.5.

⑦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May,1973),pp.1360-1380.

⑧[法]弗朗索瓦斯·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⑨Jan Harold Brunvand,2001,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s,Calif.,Santa Barbara.

⑩[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等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

标签:;  ;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谣言的特征_弱连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