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与“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作实务论文,社会论文,中国论文,清单论文,通用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24(2014)01-0002-17
一、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元年及其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议题
2012年是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元年”,标志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时代。2012年是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元年,最主要的标志性事件是12月15日,原卫生部医政司在青海省西宁市首次召开“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工作会议”,全国各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和全国部分大型三甲医院院长参加会议,卫生部医政司赵明刚副司长代表卫生部就如何组织动员部署和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提出明确工作要求,标志着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国家卫生政策议题[1]。无独有偶,2012年全国各地多个机构“不约而同”先后举办多个医务社会工作专题研讨班,其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务学院联合举办的“中—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医务社工服务体系与社工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优先战略议题[2]。
二、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与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
现代社工实务体系目标是如何及时回应不断变迁的社会需要,主题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全社会的健康福祉,实质是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发展。一般来说,一线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的问题,通常似乎是服务对象表现出来的“个人问题”。但是,这些“个人问题”通过社会界定环节而成为“社会问题”,个人成为社会问题的载体。这意味着社工通过面对和解决服务对象的个人问题来解决社会性问题,发展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工作实务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总称,是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一套相对固定、成熟的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与程序总和。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是专业社会服务体系,是社会工作者群体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与程序总和,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与社会现代化之后,人类社会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安排。这意味着社会工作实务并非社会服务活动、互动关系、过程与程序的社会呈现与简单相加[4]。需要强调的是,社会需要与社会问题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常态,是现代社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问题的存在都是客观的、现实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社会问题的性质是“中性的”。特定社会制度与社会问题的客观性质并无关联,关键是社会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这种角度看,社会工作实务就是社会工作者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过程,实质是社会工作者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一系列主要和基本性社会工作实务问题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实务体系通常是围绕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问题清单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所面临与拟解决的最主要、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问题目录”,就是社会工作者实务活动、过程和程序的主要或基本问题。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社工专业服务经验积累和实务智慧的总结,实质是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社会服务项目、活动、过程和程序的发展规律与结构变迁方向。综观英美和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实务的历史发展经验,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由活动到体系,由直接到间接的服务,由一个环节到多个环节,由一种理论视角到多种理论视角,由社会工作实务到社工实务模式,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越来越长,社会工作实务概念内涵外延与范围内容日益丰富[5]。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典型、清晰地反映所在国家与社会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思维方式和社会理解模式,包括知识创造、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方式[6]。换言之,美国和西方国家有一套迥然不同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
英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实务体系的结构性变迁过程、历史经验和普世性发展规律说明,英美尤其是美国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或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分析框架明显不同于中国。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或实务体系的主要分析框架,实际上是从哪些方面或层面去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描述、运用、分析和研究社会实务。英美尤其是美国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的历史研究发现,美国是最盛行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国家,不同类型和各种层次的社工实务模式并存共生,凸显美国社工实务的专业化与多样化[7]。改革开放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直接社会工作实务证明,美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分析框架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社会处境,一线社会工作者常常面临价值观、理论、专业伦理守则、方法技巧和干预模式的社会文化冲突与结构性紧张关系,社工专业共同体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中国社会环境,尤其是符合华人思维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的实务问题清单[8]。有鉴于此,实际上,本文提出的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中国特色或是华人思维模式的。简言之,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需要中国思维的社会工作实务问题清单。
三、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与现代社会服务体系
英美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历史经验与实务智慧证明,人类的共同人性与共同需要为普遍适用人类社会的社工实务模式奠定了社会基础,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共同体提供了共同理论基础。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相对于特定型或专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而言的,是社会工作实务与社工专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反映了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与社工专业发展状况。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既是指其适用于社会工作实务各个专门领域,即适用范围普遍性,又是指普遍适用于各式各样社会工作实务项目、活动、过程和程序,即适用目标原则普遍性。需要强调的是,实际上,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提供了一份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这份清单基本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问题、主要领域、主要环节、主要过程和主要活动。但是,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既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工作实务,又非社会工作实务的概括。
中国本土化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历史渊源深厚多样。具体来说,一是英美尤其是美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提供典型的案例。二是192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研究和实务的经验积累[9]。三是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尤其是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哲学思考和专业反思,它们既是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基础,反过来又指导、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总体来说,三种实务来源同等重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理论思考与专业反思是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共同理性基础。社工实务证明理论基础越深厚,对社会工作实务问题本质与规律认识越准确,社会工作实务效果越好,社工实务能力越高。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实务经验智慧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越全面、深刻,尤其是普遍适用现代社会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实务体系,越能发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差异。中国本土社工实务经验、智慧、模式越丰富多彩,中国本土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越完善。简言之,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和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主体上是“中国特产”。
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直接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范围内容,直接反映福利制度框架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直接反映社会工作者角色、地位、作用的变化,实质是反映社会服务体系价值理念、性质、目标宗旨、原则、范围、内容和服务对象等内容。概念框架是核心概念构成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构化说明,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内涵外延决定社会服务体系框架内涵外延,二者有内在一致性。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决定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框架范围内容。由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实务体系涉及多个领域,既有直接服务体系,又有间接服务体系,既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守则,又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人财物,既有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服务和社会工作研究活动,又有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行政管理活动,既有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本身的活动,又有相关性社会服务活动,例如,教育服务和住房服务。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集中于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直接性”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和服务过程,而且主要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和整个服务周期角度,构建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即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服务环节、主要发展阶段,以便为各类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指导、实务导师和理论支持,更为有效回应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强调的是,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笔者主观建构,尚需在日新月异和多姿多彩的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予以检测、验证、丰富、发展和不断完善。虽然,表面上看,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不变”的,但是,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内涵外延将日益丰富。简言之,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反映了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框架。
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根据横向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纵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体系,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涵盖的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由社会环境,价值理念、发展规划、服务目标、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服务战略、服务策略、主要问题、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资源、服务流程、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管理、服务结果、服务评估、服务总结和服务终结等,共计22个主要问题或主要分析层面组成,清晰描绘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的范围内容,明确界定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环节与主要流程,逻辑排列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问题清单,为所有直接与间接社会工作者提供明确、规范、统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大纲和工作指南,描绘社工实务过程路线图与时间表,是加强本土化“实务性研究与研究性实务”的途径[10]。简言之,中国化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为建构中国化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提供了专业指南。
(一)通用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首个分析层面是特定社会环境
本文的社会环境是个宽泛概念,泛指特定社会生活处境,主体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社会状态。在全球化处境下,社会环境至少包括国际环境、宏观社会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四个层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环境对国家福利政策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影响广泛[11]。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经验证明:全球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国际环境对国家的社会影响越大。
宏观社会环境概念覆盖范围可大可小,主要取决宏观环境参照物和社会环境体系层次结构。在国家层面上,宏观社会环境泛指国家与整个社会层面的社会环境,内容包括社会制度性质,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政治制度,如联邦制、邦联制和单一制国家;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等。这里的宏观环境通常与国家和社会密切相关,是社会环境最高层次[12]。宏观社会环境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通常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层次相关,越是宏观取向的服务项目,国家层面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越大,反之,越是微观取向的服务项目,宏观环境的影响越小[13]。中观环境一般是指介于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之间的层次,因此中观环境是一个变动的概念,这意味着中观环境的概念范围主要取决于其相对应的宏观与微观层次。在整个国家的框架中,中观层次与中观环境的内涵外延丰富,省级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均可以是典型的中观环境,但在地方社会中,中观环境与中观层次可能是某个社会组织,因其对应的宏观与微观环境有限。这意味着要根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是宏观环境,什么是中观环境,什么是微观环境。微观环境通常是指最基本、最基层和最微小的层次与处境,是社会环境体系结构中最具体的。一般来说,微观的环境可指个人环境、家庭环境、工作单位环境,甚至是社区生活环境[14]。
社会环境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框架中扮演着多种多样角色,发挥着多种多样作用。一般来说,社会环境为各类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奠定相应的社会基础,搭建宽广的社会舞台,在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环境的功能作用类似某种社会土壤、社会舞台、社会基础结构设施体系。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社会互动关系,似乎成为空中楼阁[15]。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不仅是土壤、基础和舞台,而且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对象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社会互动,共同构成常新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行为主体和社会互动关系之间已无法清晰区分开来,社会环境中包含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包含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中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社会互动、社会生活三者融为一体化世界[16]。最为重要的是,一般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似乎是客观的、固定的、直接的和物质性质的,社会环境通常是个“不变”的因素,社会环境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影响方式是直接、客观的。世界社工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环境的社会影响不仅仅是基础性和支持性的,而且社会环境常常决定社会工作实务的成败。这意味着假如不具备相应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实务难以发展[17]。时势造英雄,单有时(时代)和单有势(环境)无法造英雄。而且时势不具备,英雄肯定造不出。
社会环境因素或社会处境分析的“亚”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工实务的要点。实际上,这些亚问题清单为社工认识、理解、使用、研究、评估和分析社会环境提供指南。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准确认识、理解、研究、分析、利用、改造和重构现有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概念框架的内涵外延与主要类型是什么?社会环境历史演变与主要特点是什么?社会环境中政治处境、法律处境、经济处境、狭义社会处境和文化处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社会环境性质是一种社会处境、社会研究目标、社会分析内容,还是社工介入的方法和途径?社会环境研究或处境分析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与环境、人在环境、环境研究、处境分析等理论视角的中国适用性?社会环境的范围、内容、层次、结构与体系是什么?目标社会环境的主要优劣之处是什么?社会环境分析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系统障碍是什么?最适宜理论视角与方法是什么?如何营造和构建既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又有利于改善服务对象生活质量的社会环境?总体来说,社会环境分析的“亚”社会工作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全面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此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仅供参考”,社工可根据具体项目确定具体的问题清单。
(二)价值观或价值理念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价值观与价值理念主要是指社会价值观或主流价值理念,其中包括社工专业价值观。价值观概念的基本涵义是泛指由一种文化、一群人或一个人期望考虑和社会性建构的习惯、信仰、行为准则和原则的集合体。社会工作者界定一套核心与专业价值观,为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奠定价值观基础。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最新社会工作核心与专业价值观是服务(service)、社会公正(justice)、人的尊严和价值(dignity and worth)、人类关系的重要性(human relationships)、整合(integrity)、能力(competence),反映人类社会普世价值观与专业伦理[18]。一般来说,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研究中,价值观与价值理念的范围内容主要局限于社会习惯、信仰、行为准则或伦理守则,以及价值观念四小亚类,重点是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部分。我们将基本原则排除在外,予以单独论述,主要是考虑基本原则对实务与选择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专业价值观与伦理守则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它们既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灵魂,又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基础,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与内容”本身。这意味着社工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弘扬专业价值观与伦理守则。价值观寓于服务之中[19]。一般来说,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最大特点是“无形和看不见”,价值观“内化”问题突出。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构建过程中扮演多种多样的角色,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社工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实务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是最基本的问题。总体来说,专业价值观与伦理守则为社会工作实务奠定价值基础,确定价值目标和行动指南,既是价值基础、价值目标和专业使命,又是奋斗目标、努力方向,还是社会工作基本内容。有鉴于此,专业价值观与伦理守则扮演基础、灵魂、目标、方向、行为准则和服务等角色[20]。一般来说,社工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之间互动关系模式可以区分为三大种类型,一是英美国家中二者基本相一致状况,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工作实务吻合一致[21]。准确地说,原生社会文化处境、专业价值观与原生社会工作实务之间的内在结构化一致性。二是社会文化处境、专业价值观、伦理守则与社会工作实务之间存在系统性与结构性差异,例如,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不同国家与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主流社会与亚文化群体,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之间的结构性冲突状况,目前,中国大陆状况最为典型[22]。三是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实务之间互动关系处于相互适应、调整中,尤其是处于主体间相互建构过程和转型、过渡状况之中,这是互动关系模式的主体和主流[23]。中外社工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工作本质是社会利他的专业服务,精髓是人文关怀价值观[24]。简言之,社工专业实务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灵魂、目标和指引服务。
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的价值指南。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过程中应该始终牢记在心的是社工服务目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本项社工服务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伦理守则是什么?本项社工服务中最核心、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观与价值目标是什么?其主要理由是什么?本项社会工作服务中会涉及几种价值观与伦理守则,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优先次序或是冲突?本项社会工作服务最需要澄清的价值观是什么?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应持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项社会工作服务中最主要价值观类型是什么?目标人群价值观变迁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社会工作者专业精神与专业伦理状况可能会对社会服务和服务对象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如何最大化地缩小社会主流价值观、社工专业价值观与服务对象价值观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如何从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尤其是行为模式与个人需要角度确定其价值偏好?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服务过程中最常面临的价值冲突、价值伦理和道德两难选择是什么?如何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妥善处理助人自助、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和最大化实现案主自决关系?中国人专业价值观、伦理守则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总体来说,专业价值观与伦理守则的“亚”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问题清单比较理论、抽象化,这些问题一般较为难以操作化和实施量化的测量,因此,定性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法更为适宜。
(三)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是社工制度与实务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
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是个广义、宽泛的概念,泛指有关社工体系、项目和服务计划活动总称。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规划活动至少包括框架设计、发展规划、项目和服务计划等活动。这意味着社会工作发展规划的层次类型至少分为宏观取向社工制度框架与社会服务体系规划,如中共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构建宏大社工队伍,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战略规划[25]。这是社会工作发展规划中最高层次,也是最重要的层次,因为制度框架设计质量决定一切。中观取向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既有服务体系设计,又有人员配置计划,还需社会服务资源规划,是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因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设计、规划和计划主要局限于直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是实务的主体。微观取向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规划和服务计划主要考虑直接、微观、具体和专门性服务[26]。本文主要讨论中观与微观层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以回应诸多社工实务规划议题,而且主要是侧重于如何规划,规划什么,规范的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是什么等实务性议题。
为什么需要规划社会工作服务,实质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服务项目的发展规划目的。社工服务规划目标是通过服务计划,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福祉目标[27]。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多样的,社会公平、社会服务、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治理等。更重要的是,制定社工服务项目规划的工作目的是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等[28]。有鉴于此,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规划通常是在服务活动尚未全面开展时期进行的。地方社会工作决策者、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者与每个一线社会工作者,包括社工服务对象,都应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他们既是服务规划者,又是服务接受者。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人群和利益相关者对社会工作服务规划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例如,决策者、管理者和社工均高度关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服务对象则关注服务[29]。不言而喻,规划或计划质量状况决定整个服务质量。规划和计划无质量,发展结果就无质量。中外社工制度发展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过程与程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越有利,社会公众参与程度越高,社会共识越强,社会规划与社会计划的制度化透明度越高,而且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针对社会需要越准确,社工服务规划与项目计划预期的社会效果将会最佳。反之,规划与计划服务将事倍功半[30]。
社工发展规划、社工服务规划与项目计划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范围内容丰富,凸显设计、规划和计划工作的超前性、框架性、总体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发展方向性意义。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内涵外延是什么?主要范围、内容是什么?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宏观社会环境、前提条件与社会需要是什么?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础性理论视角是什么?什么时间是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最佳时机和最适宜的社会处境?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活动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元素”是什么?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基本过程、主要环节和最基本流程是什么?如何高瞻远瞩、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制定社会工作体系的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谁应是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主要制定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如何避免和杜绝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过程中时常遇到的“老”问题?如何实现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的最佳目标定位,有效回应社会需要?
如何将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制度设计、项目计划与功能定位、发展愿景有机结合起来?总体来说,社工发展规划、服务规划与项目计划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都是比较超前和宏观取向的,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突出,决定发展方向和服务质量、效果。
(四)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四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指社会服务项目前期规划和预期计划希望实现的活动结果。一般来说,社工目标主要侧重预期和积极性结果,对“非预期”和消极负面结果关注不多[31]。从社会工作目标体系角度看,社工服务目标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国家宏观的社会政策目标,又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项目目标,还有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目标和社会工作者个人目标。这些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目标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体系与结构。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体系界定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范围内容与类型。不言而喻,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角色是最为重要的,是社工实务的核心。
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努力的方向,是规划、设计、指导和实施服务的指南,是贯穿资源配置、组织定位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主线,为整合资源和凝聚社会力量提供动力源泉。
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贯穿社会服务的主题和主线,指明服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如果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不清晰、不明确、不操作化,或者是存在系统性冲突与结构性矛盾,那么社会工作服务结果和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因此,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操作聚焦是重中之重。
综观英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历史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英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体系发生重大结构性变迁,由19世纪的慈善公益服务,贫困救助,社区服务、物质福利和经济保障,发展到20世纪的就业援助服务,专业化社会服务,反贫困之战、公民权利和生活质量运动,20世纪末期的穷人资产建设,能力建设,社会服务目标由补救转变为发展和预防性服务[32]。这意味着英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社会性、制度性、结构性与文化性决定因素发生实质性变化,社工服务目标和社会功能由社会诊断、社会治疗转变为社会发展、社会预防和社会投资[33]。更重要的是,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宏观社会环境、社会政策、社会立法和社会治理目标体系,决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这意味着宏观社会目标决定微观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体系[34]。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由社会需要,尤其是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为基础的,只有以社会需要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为基础的服务才是“专业化与个性化”的社会服务[35]。中外社会工作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常常会发生偏移,由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蜕变为满足服务提供者或服务管理者需要,或是宏观政策目标与社会工作目标间冲突[36]。因此,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早期的中国,社工服务目标和战略定位至关重要[37]。
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基础与核心工作。国家福利制度决策者、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者、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均应思考此议题。社工项目服务目标概念框架的内涵外延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与功能、角色有什么不同?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体系与目标体系的性质、范围内容、基本类型、结构与功能是什么[38]?社会工作服务目标体系中不同目标的层次、结构、相互关系和各类目标之间吻合程度如何?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确定过程中通常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困难、障碍和制约性因素是什么?决策者与管理者在规划、设计、选择和决定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谁是决定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关键人物和利益相关者?决定社会工作服务目标过程如何?如何才能确保社会工作服务目标是以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而非服务提供者需要为基础的?如何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最大化地整合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如何克服和解决社工服务目标选择、确定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目标不清晰等普遍问题[39]?如何将社工服务的项目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和战略目标有机整合起来[40]?如何谋求宏观社会政策目标、中观社会服务机构目标与微观社工服务目标的内在一致性[41]?我们应从什么角度科学评价、准确衡量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实现状况,尤其是社会服务效果?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均是实务色彩浓厚的实务问题,比较容易认识、理解、掌握、实施和操作化。社工目标确定过程本身就是社会服务重要内容。
(五)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理论流派、理论研究和理论议题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五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理论与政策、理论与实务等重大关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人们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理性思考和系统化、抽象化、概念化的说明[42]。社会工作理论概念的内涵外延丰富多彩,既包括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理论流派、理论来源,又包括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理论模式、理论类型、理论结构、理论体系和理论议题等领域,泛指与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体系有关的所有理论活动。一般来说,社会理论结构分为哲学理论、一般性理论、特殊领域理论和实务性理论四个层次。从哲学理论,例如福利哲学理论;一般性理论,例如社会理论;特定领域理论,例如社会福利理论;以及实务性理论四个层次角度看,本文主要关注社工实务化理论与理论化社工实务。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指导专业社会服务,确立社会服务基本原则,划分社会服务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界定社会服务对象,规定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选择适当的助人方法技巧,确定专业服务标准,指明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微观化、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化、方法论、生活化和个性化于一体,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助人方法和专业服务有机地整合起来[43]。
社会工作理论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类型层次、结构功能、地位角色与体系化发展状况,清晰和典型反映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成熟程度,指明社工专业发展方向[44]。中外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经验证明,社工专业发展与实务理论化程度越高,理论自觉意识越强,社工理论对社工实务的超前指导作用越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质量越高,社会服务效果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工界存在重宏观理论、轻社工理论,重直接实务、轻实务理论的倾向。总体来说,中国社工发展缺乏深厚理论支撑与理论指导。因此,建构中国社工理论是呼应中国社工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超越现有西方社工理论的要求,是寻求“以中国为中心”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是回应全球社会变迁的严峻挑战。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是建构中国社工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泉。社工教师、一线社工和其他从业者是理论的建构主体[45]。简言之,社工理论实务化与实务理论化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在社工实务模式建构中的角色地位。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理论前提与基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目标目的、动机、原则、范围内容、议题、方法、过程和结果是什么?什么是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为什么一定要进行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社工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主要类型、主要范围、主要议题、主要研究假设和发现是什么?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过程中面对的最核心理论问题和操作化的实务问题是什么?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过程中通常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疑惑和障碍因素是什么?如何从事高质量、社工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研究发现直接有助于实务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如何将基础理论研究、政策法规研究、社工理论研究和社工实务研究有机统一、整合起来?如何适应欧美社工理论研究范式的结构转变,建立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46]?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与实务模式的思想、理论渊源、实务性智慧和文化资源是什么?如何培养一线社会工作者的问题意识,努力提高其理论素养、研究能力和专业服务的能力?为什么说最好的社会工作者既是理论研究者、思想者,又是一线社工、专业督导和教育家?如何使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贯穿社会工作实务全过程和专业共同体成员所有社工实务之中?总体来说,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基本特征是理论性、政策性、实务性、现实性和操作性的高度融合,难以清晰区分各自边界,为社工实务提供超前的指导。
(六)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或社会工作原则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六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工作者的政策开发、服务提供、服务管理和处理问题提供行动准则
原则(principle)是影响人们认知、行为、选择和决定的道德准则或是一种强烈的信念、信仰。与此同时,原则概念框架的基本涵义之一是某种事务所依赖的法律、规则或是一种理论、理由,换言之,原则是人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思考或采取行动时所坚持的信念和所认可接纳的理由。这意味着原则与人们的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理念、道德准则、伦理守则和信念、信仰密切相关,相互交织,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认知、态度、倾向、选择和行动上。基本原则的基础性与决定性地位主要体现为深层次的隐蔽性,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的主观性,尤其是处理问题、矛盾、冲突和决定选择时所依据的最主要的理论、伦理、道德、信仰准则[47]。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伦理守则、理论基础、实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融汇多姿多彩和五光十色社会工作实务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依据,战略地位重要[48]。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等同于专业伦理守则,例如,尊重服务对象,保密、案主自决、为案主增权赋能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等,反映社工的价值判断和理念[49]。
社会工作基本原则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内容繁多,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工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价值判断、道德准则、选择依据、行为理由和工作准则等多种类型,例如,有学者认为,如何发展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应遵循或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扶持农村民间组织发育原则,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原则,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原则,完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和激励制度原则,搞好继续教育培训原则和建立合理正向的人才流动机制原则[50]。实际上,这里包含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组织原则、岗位设置原则和社会服务原则等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在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尤其是一线社工在面临各类疑问、困惑、矛盾、冲突、两难选择、政策争议和决策之时,整合专业价值观、伦理守则和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原则就会发挥重大作用,为社工实务决策和行为选择提供专业判断准则[51]。需要强调的是,比较专业价值观、伦理守则和社会工作理论而言,社会工作基本原则的综合性和实务指导性更加鲜明,更有助于一线社工的各类决策和选择,例如,按照普惠性社会服务,而非选择性社会服务的原则,所有儿童均属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而非局限于困境儿童[52]。简言之,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是社工在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的决策依据与理由。社会工作者在社工实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界定和全面掌握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与原理。社会工作基本原则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是价值原则、道德准则、理论原则,还是工作原则?社会工作基本原则的范围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中国有什么与西方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不同的原则吗?如何妥善处理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与价值理念、服务目标、指导思想、伦理守则、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基本原则来源于何处?如何运用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妥善解决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实务模式困境和行为决策困境?如何根据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地确定适宜的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例如,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如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自助互助以及尊重地方实际的原则下,分阶段有策略地开展灾后社会救助与重建、心理辅导与心理重建、就业与教育促进以及医疗救助与公共卫生服务,尤其需要十分关注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重建服务,发挥社工应有的作用[53]?社工在选择确定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常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疑惑、矛盾和两难选择是什么?如何在价值观、道德伦理、理论视角结构紧张和思想认识模糊不清的处境下运用基本原则?总体来说,社工基本原则“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都是一些比较指导性和操作化议题,尤其是对一线社工和社会服务组织管理者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和两难选择的专业帮助巨大。
(七)社会工作发展战略,尤其是社会工作服务战略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七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为社工的战略规划、战略定位、战略营销和战略目标提供依据
战略(strategies)概念的基本涵义是泛指个人或群体为实现促成其他个人或群体的长期变迁目标而精心设计和实施的程序。战略是指长期的取向和终极的目标,总体上宏观和长期取向。策略是泛指短期或日常的计谋和行动,总体属比较短期和日常化的谋划、部署、行动和服务。战略规划(strategies planning)是指界定长期目标,选择替代性的途径以实现目标的社会过程。目标是由特定干预目标、资助者、价值涵义、可行性和社会系统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组成。换言之,社工发展战略尤其是服务战略是指谋划社工实务体系长远目标和途径活动的总称。因此,社工服务战略研究通常应在具体实施社工实务之前进行专业服务将可能会达到最佳效果。此次服务战略与前述服务目标的最大区别是,服务战略侧重专业服务长期目标和实现途径,服务目标侧重整个服务总体的目标体系,包含使命、愿景、目的和目标,不含如何实现途径。因此,服务目标是以总体、宏观和目标体系本身为主,服务战略是以长远目标和实施途径为主。例如,有学者认为,为实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长远战略目标,应借鉴SWOT分析、PEST分析和VPC分析,并在战略选择中制定和实施流程再造战略、岗位设计战略和职业培训战略[54]。
社会工作服务战略是社工发展战略的主体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内容和过程之一。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的基本职责是计划、确定专业服务长远目标,列举和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类型多样,包含基础服务战略、专业化战略、优质服务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等。社会工作服务战略核心有三个方面,一是确立社工服务发展的长远目标,二是选择实现长远目标的具体途径,三是如何在现有宏观处境与条件下,采取最优组合,实现社工服务长远目标[55]。社会工作服务战略地位重要,是现代成熟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战略规划做得越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越高,社会服务的效果越好。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战略主要是通过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项目目标的关系,通过操作化和实务化的实施途径,聚焦实现目标,从而实现避免走弯路,做错事,浪费宝贵人财物和时间的问题而全面影响社会工作实务,影响社会工作机构和影响一线社会工作者。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工作服务战略不光是机构和机构管理者的事情,也是社工的基本职责,尤其是社工实务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实现机构、服务和社工个人的长远目标[56]。
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和主体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中长远目标定位和如何实现长远目标,宏观性、综合性、系统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特征鲜明。什么是战略与社会工作战略?什么是社会工作发展战略与服务战略?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的目标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的范围内容、优先领域、主要类型、层次结构与体系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战略规划研究?什么时间和条件下制定社会工作服务战略最佳?谁是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研究主体和骨干?如何从事社工服务的战略研究与战略规划设计?从事社工服务战略研究的主要阶段是什么?谁是社工服务战略规划研究成果的主要使用者?衡量社会工作服务长远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什么是最佳的目标实现途径?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困难、两难、障碍、冲突、矛盾是什么?为何中国社工机构和社工对服务战略研究的兴趣不大?如何改进社工服务战略研究质量?总体来说,社会服务战略规划研究议题是宏观性、综合性、系统性、实务性和操作性问题的结合体,兼具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等多种特点,问题清单简单而基本。
(八)社会工作策略尤其是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八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为日常化和常规化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活动提供谋划、部署和行动
比较而言,中国学者和社工群体对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服务战略研究,有关社工服务策略研究成果和学术文章数量较多,典型反映了社工专业发展阶段与特点[57]。策略是泛指短期或日常的计谋和行动,总体属比较短期和日常化的谋划、部署、行动和服务。社会工作策略类型多种多样,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实务体系建设的所有环节与领域,例如,基本策略、发展策略、工作策略、应对策略、介入策略、干预策略、服务发展推进策略、行动策略、服务策略、评估策略、管理策略、推广策略等,是社工每天实务不可或缺的内容[58]。比较而言,在各式各样社会工作服务策略中,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策略或实务策略是最重要的。社会工作实务策略泛指直接社工实务的所有过程、所有环节与各类实务活动中的谋划活动。实际上,间接社工实务,例如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同样如此[59]。需要强调的是,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二是通过提高社工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提高社工专业发展水平,塑造社工的专业形象[60]。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策略可以划分为服务改善和工具方法两大类型,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社会工作服务策略贯穿于直接与间接社会工作实务的所有环节和所有领域,策略思维、策略能力、策略文化和策略服务状况是衡量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专业成熟程度的标准。一般来说,社会工作实务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工作实务策略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社会工作实务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工作实务策略类型越丰富多彩,反映专业服务能力高低。如社会工作服务策略和技术有社会合作、社会共识、社会冲突、社会对抗和社会协商等[61]。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首先,对社会工作战略规划者而言,战略规划与行动策略是专业社会服务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对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而言,社会服务策略、项目策略和干预策略、服务策略是基本性的。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社工服务策略是日常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专业服务谋划、部署、行动。社会工作服务策略越好,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效果越好,社会工作服务本土化色彩越浓厚。如有学者认为,根据中国国情民意,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应采取“巩固外围、突破内线、典型示范、由点及面”发展策略,这样可最大化回应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工作发展需要[62]。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工作服务策略适用范围是广泛多样的,社会工作者每时每刻都需要策略。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策略因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两人个人特质情况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等同于广义概念的社会工作方式、方法和助人技巧。简言之,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方法和助人技巧“策略化”状况说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程度。
社会工作服务策略“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如何做,如何使服务做得更好,实质是社工实务体系建设,核心是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和本土实务体系建设的成熟状况。什么是社会工作发展策略和服务策略?为何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共同体特别需要服务策略?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范围内容、主要类型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制定社会工作服务策略?谁是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制定者、实施者和服务者?社会工作服务策略制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疑惑、矛盾、冲突和两难选择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的主要阶段和发展过程是什么?什么是“好”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如何妥善处理社工服务战略规划、目标定位、服务策略和助人方法技巧之间的互动性关系?如何全面概括、系统总结、理论提炼和概念化抽象中国本土化与文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策略“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都是非常操作化和具体化的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做得最好,如何实现社工服务战略目标与工作目标。
(九)社会工作服务回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九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实际上界定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是社工实务的主体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与社会服务体系是现代社会的历史产物,主要功能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社工是社会福利制度中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社会服务性质是免费和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63]。换言之,社会工作实务就是解决社会问题,进而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个人和社会的总体福利。现代社会问题泛指影响绝大多数人们正常化工作和生活秩序的社会性失衡现象和行为总和。社会问题类型多种多样,有总体性和一般性社会问题,例如,贫困、犯罪、失业和老龄化问题,还有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问题、社工教育问题、社工人才问题、社工组织问题、社工服务对象问题及社会工作回应、针对和解决的问题[64]。本文主要聚焦社工和社会工作实务针对、回应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它们通常是以服务对象的“个人问题”和人群、组织、政策制度的“社会问题”形式表现出来,是所谓的社会工作问题。对一线社工来说,他们既应关注案主的个人问题,又要关注案主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65]。
社会工作者评估、界定、针对、回应和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过程,实际是界定案主需要和满足案主需要的过程,实际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过程,实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66]。一般来说,服务对象的问题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例如,生理疾病问题、心理与行为健康问题、上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贫困与经济保障问题、就业与失业下岗问题、长期护理养老问题、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儿童少年和大学生问题、残障人群和老年人问题[67]。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种多样和具体而微的“问题”与需要,正是社工和社工实务的工作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的界定并非易事,其中存在诸多理论、政策、实务和方法技巧类议题,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无论社会工作过程是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七阶段模式,还是一般性过程模式,一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是始于“接案”,还是始于“问题界定”,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68]。二是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估、界定和衡量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外在的表面问题,还是内在的结构问题?是宏观的环境问题,还是个人和群体社会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还是个人化问题?是经济保障问题,还是心理健康和社会沟通性问题[69]?例如,网瘾青少年家庭内部沟通不良主要表现为亲子沟通和情感表达单向性,缺乏平等对话的民主机制和完善沟通过程;家庭功能各维度不良表现使得孩子网瘾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三是从谁的角度界定需要,是社会管理者角度,还是社会工作者角度,或是服务对象角度?以最大化避免“被需要”、“被问题”现象发生,真正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而非社工的需要[70]。简言之,社会工作问题的界定和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需要的界定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前提和基础,问题界定的准确与否,需要界定的科学与否,需要界定的质量如何,决定社工专业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问题或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界定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界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找准真实关键问题所在,探寻问题背后社会成因和影响因素,核心是准确的“社会诊断”,为社会治疗奠定基础[71]。什么是个人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问题、社会需要?这些概念内涵外延与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个人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问题、社会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关系模式?为什么社会工作者应聚焦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如何才能最佳地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社会福利与社工视角的需要(need)与经济政策、经济学视角需求(demand)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何说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界定社会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过程[72]?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界定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主要方法和技术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界定过程中通常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疑惑和矛盾是什么?如何确保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界定的准确性?什么是最佳和最适合的满足途径?什么是最佳问题界定和需要界定模式?中国人问题界定和需要界定文化特征是什么[73]?总体来说,社会工作问题界定和社会服务对象需要界定是集理论研究、政策、行动、实务研究为一体的社会认知、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建构、社会干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过程。表面上看,问题界定和需要界定是技术和方法问题,实质是理论、政策和制度建设问题。
(十)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的第十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泛指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的目标人群和组织机构。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组织,服务对象层次多种多样。在社会工作专业文献与专业实务活动中,通常使用Client的概念来表示各类社工服务对象。社工专业Client概念的中文译法多样,有案主,服务对象,求助者和受助者。Client概念的基本涵义是泛指那些寻求和获得专业服务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组织。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而且包括所有需要帮助的各类人群,甚至是存在各类问题和需要帮助的家庭、群体、社区和组织,服务对象普遍性特征明显[74]。一般来说,英美社会工作传统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和家庭,个体、微观和治疗取向比较明显,1970年代以来,群体、社区和组织,尤其是政策法规和制度等宏观取向的服务对象增多[75]。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类型和对象构成变化反映英美社会工作体系结构性变迁规律和发展方向。需要强调的是,谁是服务对象的问题初看简单,但是,在很多时间和处境下却“并非易事”。谁是社工服务对象,谁是主要对象?谁是次要和间接对象?各类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这是社工专业服务和社会工作实务活动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关系整个服务体系[76]。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主要目标人群,确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核心不仅是身份认定,更重要的是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界定,以便确定提供服务的范围和内容。这意味着谁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直接、表面和形式化问题,目的是确定服务的目标人群。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实务问题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或基本需要是什么?如何及时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恢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与角色?这是社工服务对象界定时必须回答的最核心、深层次和实质性问题,是实务过程的关键[77]。不言而喻,一旦服务对象确定下来,尤其是一旦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要可以清晰确定下来,而且找到问题的成因,那么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服务,提供哪些专业服务,哪些是优先专业服务?如何提供专业服务?谁是专业服务提供最佳人选?社工提供专业服务的主要过程是什么?这些社工实务问题自然具有清晰、明确、适当和操作化的答案,可以预示专业服务成功[78]。最重要的是,社工服务对象界定,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界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社工服务对象对专业形象和专业服务的认识评价[79]。简言之,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身份确认,尤其是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的专业界定是重中之重。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谁是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与基本需要是什么?如何根据服务对象的人群特征、问题、需要设计专业的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主体和主题,个性化与专业化是社工服务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福利政策与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宏观社会福利政策与目标决定谁是服务对象?为什么服务对象界定是重中之重?目前社会中有多少人群需要国家帮助和救助?他们各自需要什么样的福利服务与专业服务?现有社会资源与满足变迁中社会需要间差距有多大[80]?谁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谁是直接、主要和优先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主要人群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他或她是社工服务对象?个人对象与家庭、群体、社区对象的主要异同是什么?影响选择服务对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科学区分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如何准确界定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是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最佳方式?为什么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问题解决和需要满足的程度,是衡量专业服务质量的最主要方式?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既是非常理论、政策与专业性的,又是非常操作、具体和研究性的,凸显社会工作实务的研究性特点和深厚的理论政策水平。
(十一)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第十一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泛指社工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边界大小和服务内容的多少,核心议题是社会工作的服务规模,主要议题是如何界定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框架与概念框架。框架(framework)基本涵义是指客观事物、社会服务或社会现象的边界、内在的结构与体系,是指社会服务体系的若干组成部分,是指社会服务体系的结构,是指社会服务体系间的边界。换言之,社会边界、组成部分、服务规模、范围大小、体系结构是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关键词。需要强调的是,社工服务范围大小决定于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一般来说,案主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就应有什么服务内容。如流动儿童生命状况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社工介入流动儿童生命教育范围内容[81]。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内容除了来源于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之外,更加重要的是来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使命、价值观、宗旨、目标、职能、地位、角色和作用定位,因为宏观社会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生活状况与需要层次、社工能力等宏观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社工服务范围,即社工的专业角色[82]。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总是随社会的总体性需要和服务对象的个人需要发展而不断扩大。现代社工服务范围由自助互助、慈善、公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遗属津贴、教育、住房服务扩大为医疗健康服务,由公共服务扩大为社会服务,由非专业服务发展为专业服务[83]。简言之,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服务体系结构变迁规律为社工服务范围界定提供普世性答案。
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服务内容是专业服务体系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主要是由若干服务内容组成,所有社工服务内容组成专业社会服务体系,二者是总体与局部、体系与部分、框架与领域的关系。二者主要区别是总边界与具体服务。虽然社工服务范围界定深受宏观社会环境与政策法规,服务对象问题与需要,社会服务体系状况和社工功能角色定位等众多因素影响。但是,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确定是专业服务的基础。一般来说,一旦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确定下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框架的边界就确定下来。如果社工希望为农民工提供专业服务,那么农民工社工服务范围、内容确定是服务前提[84]。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现代人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框架范围基本是明确、一致和普世性的,但是,相似服务对象、相似服务范围、相似服务内容、相似服务方法却有不同社会文化涵义。这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范围、内容、方法和程序都需要以本土社工化实务为基础[85]。相似社会问题、社会需要、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方法,却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表现方式。比较而言,事先确定社工服务体系框架范围的模式,远比根据社工实务发展而扩大的模式要好。
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边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概念框架范围、专业服务体系的结构和专业服务规模等议题。什么是社会工作实务?什么是社工实务概念框架?什么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与体系框架?为什么确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至关重要?影响确定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主要因素是什么?现代人类社会工作服务范围通常包括哪些部分?哪些部分社工服务最能体现“中国特色”?谁是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主要决定者?确定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主要步骤和流程是什么?决策者、管理者和社工在确定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时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一线社工确定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疑惑、冲突、两难选择是什么?如何高瞻远瞩、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确定社工服务范围?何谓确定社工服务范围最佳模式?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基本是比较宏观、体系和结构取向的,重点是概念框架范围和服务体系框架范围,关键是不同服务体系之间的边界和内部性结构。
(十二)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第十二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泛指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提供各类专业服务活动的总称。社工服务内容是社工服务范围的具体体现,若干社工服务内容汇总构成社会工作服务范围。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通常以具体而微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精神病医院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范围主要由生理服务、心理服务和社会服务三部分组成,无论是临床生理服务、心理咨询与治疗,还是社工服务,三部分都属专业社会服务内容[86]。社会服务体系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本文主要侧重由社工机构和社工提供各类专业帮助服务。这意味着由志愿者、兼职人员和其他各类非专业社工提供的服务,不属于社工专业服务内容。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内容主要是来源于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和现实需要,这意味着服务对象有什么问题和需要,社会工作者就应提供相应的专业帮助服务,满足其需要。但是,在社工实务过程中,一方面服务对象的主体自觉和主体自决能力有限,无法表达需要,另一方面决策者和社工常常难以清晰准确界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诊断不准确,因此,社工服务内容并不一定能够准确针对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案主对服务内容并不满意。例如,企业社工可以在维权和协调劳资关系、协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教育与培训、营造有利于农民工的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但是,农民工群体最迫切需要和最基本的服务是什么的问题应运而生,是前述的服务内容,还是需要其他的服务内容[87]。
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主要是回应变迁的社会需要,间接反映主要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环境,直接反映服务对象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结构性变迁趋势,直接反映社会福利与发展方向。因此,社工服务内容与优先领域会因社会环境,政策法规、案主状况、社会服务体系状况和社工自身等因素影响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常新的。这意味着在当前的状况下,某些社工服务内容是新增的,某些社工服务内容将会消失,某些社工服务内容将会适当调整改革,某些社工服务内容形式依旧,但是内涵内容已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社会环境、政策法规、服务对象、社工组织、社工自身、服务模式均可能引起变化。这意味着社工专业服务内容和方式应随宏观环境、政策法规、社会结构和案主需要不断调整,意味着国外社工服务内容和方法不能原封不动、照搬照抄在中国实施,应实现本土化[88]。在社会结构转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老龄化和国民身心健康需要结构体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医务社工服务内容和优先领域应是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和家庭服务等[89]。一般来说,衡量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质量优劣和效果好坏的主要标准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关键是能否及时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实现预期的福利目标[90]。这意味着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评估社工服务质量和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简言之,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和内容质量是专业服务体系和专业发展状况最综合的衡量指标。
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具体服务,是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基本原则、应对问题、服务对象需要评估等诸多服务活动的集中体现。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概念的基本涵义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谁决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数量多寡和范围大小?社工机构和一线社工在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时,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应根据案主的需要?为什么中外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哪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服务内容?哪些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社工确定社工服务内容时,通常遇到的问题、困难、疑惑、矛盾、冲突和两难选择是什么?什么是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最佳模式和最佳方法?如何适时调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规划、评估、衡量社会工作服务内容适切性、内容质量和内容效果的最主要标准是什么?总体来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表面上是微观和操作化取向的,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宏观和制度取向的基础理论与政策问题,综合性特征明显。
(十三)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是通用型社工实务模式概念框架第十三个分析层面和主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概念框架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泛指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所涉及的各类特定方式、助人技巧、服务技术和服务途径的总和,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体系的主要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类型多样,主要是服务方法、服务方式、服务技巧和服务途径等形式。从适用领域看,有研究方法、工作方法、服务方法、管理方法、评估方法和体系建设方法等。本文主要聚焦直接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和专业服务方法,同时兼顾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方法。一般来说,社工实务是以专业价值观、专业伦理、专门服务对象和特定社会处境中提供的,因此,社工服务方法并非是纯粹“中性、工具性和技术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涵义。
这意味着如果单纯从工具理性和技术方法角度看,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工作方法、专业服务对象与专业服务活动三者之间也存在是否适合、是否恰当的问题,并非每种社工方法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否适用和恰当是服务质量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技巧本身之间并无优劣好坏,高低贵贱和中西方之分,关键是是否适合回应服务对象的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只要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方法。传统社工方法通常会面临新型社会问题的挑战,如何创新专业服务方法是个永恒话题[91]。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本身就是社会工作实务,就是社会工作实务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服务模式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割裂地看待实务。同时将社工服务简化为个案、小组、群体和社区方法,避免社工服务“方法技巧化”倾向[92]。简言之,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基本判断标准不是专业性与形式化,而是“适合性和有效性”。
社工对社会工作服务方法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和服务效果状况取决于社工本身的状况。这意味着不同的社工可能会运用不同方法服务相同的服务对象,社会服务效果可能差距较大。这意味社工的专业背景、专业思维、专业判断、专业能力、专业方法和服务效果千差万别。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准确评估服务对象需要,整合各类方法,针对性和分类化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特定社会处境下多行为主体和多方法的系统性整合[93]。不言而喻,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在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中所占前提性、基础性和条件性地位突出。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在其他条件或因素既定的状况下,谁的方法、技术更胜一筹,谁就将会获得更好成果。在某些状况下,方法技术成为关键因素。最为重要的是,社工方法选择取决于社工服务的价值观、伦理守则、目标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不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喜恶、偏好和能力高低,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94]。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初期的中国社工界、社工教育界而言,社会工作服务方法议题格外重要。简言之,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和助人技巧是衡量社工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综合性视角。
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清单的主题是如何做服务和如何做得最好,如何实现投入产出比和效益的最大化,如何有效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概念基本涵义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概念框架与主要类型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如何有效避免社工专业服务活动的“方法技巧化”问题?如何处理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与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服务对象需要之间关系?什么是最佳和最好的社工服务方法?选择社工服务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选择最适合、最佳和最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如何总结提炼本土化社工服务方法?选择社会工作服务方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困惑、矛盾、冲突和两难选择是什么?如何有效整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灵活运用多种异质方法和及时调整社工服务方法[95]?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尤其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相契合的社工服务方法体系?总体来说,表面上看,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亚”社工实务基本问题都是非常操作化的问题,好似主题和主体是“如何做”问题,实际上是社工服务体系运行和社工者能力、角色问题。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14日
标签: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环境分析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