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探讨_科技论文

加快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探讨_科技论文

加快发展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加快发展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是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同时对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业已汇成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磅礴于全世界,以技术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闽”战略,迈向21世纪的正确抉择。

一、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一)成就与不足

“八五”期间,全省实施“火炬”计划150项,199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0多亿元,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家,部分企业已有相当规模和实力,例如1994年全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排序,福日公司、厦华电子公司、实达公司等跻身其间;部分产品如彩色电视机、打印机、显示器、不间断电源系列产品、立体彩色扩印机、图象传输系统等是名牌产品。福建省已建立福州高科技园区和厦门火炬高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还建立了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等省级开发区;有一批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在某些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福建物构所研制的激光非线性晶体居国际领先水平,实达集团开发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国内领先。但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名牌产品不多,尤其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更少;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覆盖率低,企业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不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困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低。

(二)优势和重点发展领域的选择

福建省除台、港、侨、特和地处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外,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有较强的科研力量(电子研究所8个、计算机研究机构10余个),有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电子信息产业效益高、前景好、影响广、关联度大、低能耗,低物耗、低运量,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符合省情,无疑应作为我省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在生物技术领域,拥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力量,产品开发初试锋芒,鉴于生物技术的巨大前景,考虑到农业的战略性基础地位和人民健康的重大干系,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是适宜的。福建省发展海洋产业具有自然条件和传统的优势,基础较好,在国内举足轻重,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决策,必将加快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材料是现代经济社会支柱之一,福建省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激光材料等的研究、开发有一定的优势,福建炼油厂投产后,其石油化工产品为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提供物质基础,新型材料可以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福建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综观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探索其成长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科技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力于高技术,需要很强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积累。

2、企业当主角。技术开发的主体在企业,科技成果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规模,占领市场。技术进步→生产规模大→市场大→效益高→科技投入大→技术进步,技术、生产、市场(所谓“技、工、贸”)构成正反馈回路,形成良性循环。

3、政府造环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但为本国经济营造有利环境。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指导性计划为企业指明方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软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保持后劲。

我国在80年代初,中央组织20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80年代中期相继制定和实施“863”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先后建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0年努力,硕果累累。各省市也都制定了本省的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有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之势。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和指导原则是:

1、精心筹划、大力协同。吸取我国发展两弹一星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科技工程的组织管理经验,“统一规划,大力协同”,“科学论证、精心设计”,以及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气魄、同样的方法抓新兴产业,科技界、企业界、政府部门大力协同,共同推进。

2、突出重点、优势集成。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一经确定则采取人才、技术、资金、物资、政策等各方面优势集成,务求必胜。

3、立足创新、注重综合。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在于创新,要增强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创新的途径之一是综合,当代是综合的时代,“综合就是创造”。事实上,大多数新产品是在应用现有技术(材料、元器件、工艺)的基础上解决一、二项关键技术“综合”而成。

4、市场导向、力上规模。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要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惯例运作,与国际市场接轨;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竞争力,引导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力上规模。

5、外引内联、开放进取。高起点、高层次地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吸引外资或合资创办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国内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加强闽台科技合作交流。在一定时期内,这是提高和保持我省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

6、培养人才、创造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是人才之争、智力之争,要把智力资源当作最大的资源来开发,培养高层次人才,确立本省在某些重点领域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

为使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必须提出比一般产业更高的奋斗目标:1、“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占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2010年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2000年达55%,2010年达65%。2、到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初、中期水平;2010年,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今后5年内,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初步建立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的运行机制;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得到全面应用和渗透。

三、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一是数字化电子音像及光电一体化产品,研制生产高清晰度、多功能、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微型彩色和图文电视,数字化激光影碟机,新一代摄录像机,高保真数字音响设备;开发生产高精度传感器件,激光材料、器件和激光医疗等整机,工业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各种医疗设备和智能化分析仪等。二是计算机及其软件产品,突出福建省优势,重点开发各类打印机、显示器、智能显示终端和不间断电源等外部设备;开发生产新代微机及工作站、计算机网络及接口、金融商贸电子化信息系统和配套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在交通、能源、工业、医疗卫生等经济社会部门的应用软件系统,突破软件生产自动化技术,逐步形成软件产业;加强计算机在过程控制和工业自动化的应用研究,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三是通信技术产品,重点研究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光纤通信;开发生产多功能电话机和终端(可视电话、数字无绳电话、家用中文传真打印机)、中小容量程控交换机、新一代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移动通信及光纤通信设备、数字调制解调器等。此外,加快建立全省科技、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全国和世界公用信息系统联网,发展信息服务咨询产业。

(二)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要在高技术跟踪、应用研究和建立高技术产业三个层次上取得突破。重点开发微生物发酵产品、固定酶产品、细胞融合技术产品,积极开展基因重组和转基因产品研究开发。在农牧业应用方面,继续研究和推广二系法杂交水稻,选育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和无病毒苗木,研究水产人工育苗、快速繁殖技术;开发高效、无污染生物农药、食物添加剂、饲料等生物产品。在医药卫生应用方面,开展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研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制品及药品、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以海洋生物制取活性物质及药品,促进我省优势高技术产品菌草酸胶囊、胞必佳、恶性肿瘤广谱检测试剂盒的产业化。

(三)海洋产业

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洋养殖业,重点研究主要海洋鱼类大黄花鱼、鳗鲡、对虾、红石斑鱼等的人工养殖及育苗技术,发展四贝(缢蛏、花蛤、牡蛎、泥蚶)二藻(海带、紫菜),进行规模化生产;发展海洋捕捞业特别是远洋捕捞业及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在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方面,重点研究大型深水航道整治技术、深水港筑港技术,加快福州、厦门、湄州湾等枢纽港和其他港口建设,提高港口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发展集装箱运输。开发海洋化学资源,进行海水提镁、海水提溴、海带提磺及制成品开发研究,发展海洋化工。开展海洋资源调查,特别是台湾海峡石油、天然气勘查。

(四)新材料产业

研究开发新型陶瓷材料,重点是高级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发展高性能特种陶瓷(高强度结陶瓷、耐高温陶瓷、化工陶瓷)、敏感陶瓷(压电、光敏、压敏、热敏陶瓷等)及各类电子、电力陶瓷。研制生产新型工程塑料、特种性能塑料、高性能纤维、橡胶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非线性光学晶体、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推广应用稀土材料,注重改进传统材料性能及其生产技术、设备、工艺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制定实施计划。组织有关企业、科研单位、经济部门经严密论证,制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计划”等4个行业计划;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也应制定本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大型项目要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应由企业进行或由企业牵头组织进行。

(二)加大投入力度。由省财政拨款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及公共信息网络,资助应用研究、支持重点攻关项目;建立“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新兴企业风险投资提供信贷,风险基金委托专业银行经营,该行可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债券”向社会融资;省、地市各级用于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经费不低于全部科技经费的3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经费不少于销售收入的3%,至2000年,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50%以上;在福建省对外招商中,高新技术产业应占优先地位,大力吸引外资(包括港、台)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给于优先支持。

(三)健全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福建省产业政策,明确把高新技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审批新建工厂必须同时考察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定期(3—5年)发布福建省技术政策,鼓励使用新技术,限制以至淘汰过时的技术、工艺、设备、产品,规定行业技术标准,及新建、扩建工厂的最低技术要求;出台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企业技术进步法;设立技术发明奖、技术革新奖和科技进步奖。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享受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最低税率优惠。切实提高科技人员待遇,包括工资、医疗、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待遇等;重奖有发明创造和在产品开发、企业经营中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四)抓紧人才培养。调整我省高等院校、中专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增加高新技术应用专业;建立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基地,大力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专家、科技企业家、实业家和跨世纪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以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闽工作,与京、沪等地闽籍科技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延揽国内科技人才。

(五)加快基础建设。确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基础研究重点学科,保持一支精干的基础科研队伍;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10个以上省级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公共实验室,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和管理,政府给予资助;建立1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其中一半以上应由大型企业(公司)组建和管理;建立一批新技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及若干大型科研资料库,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领导管理。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的领导,省委、省政府定期专题研究规划实施和有关政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各级党政第一把手要亲自抓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有关计划的执行。成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由省长或副省长任组长,科委、计委、经委、财政厅等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成立科技智囊团(15—25人),由主管部门领导、科技专家、科技企业家、软科学专家组成,为领导小组之咨询机构。成立电子信息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四个专家组(每组10—25人)由主管部门领导、科技专家、企业家组成。

标签:;  ;  ;  ;  

加快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探讨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