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市五三七医院外一科 7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液治疗,术后加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及愈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2.2±2.4)d显著低于对照组(16.3±1.6)d(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P<0.05)。结论 术前给予甲硝唑加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可显著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抗菌药
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病,病情危急、发展快,需急诊手术,阑尾切除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切口迁延不愈,延长拆线时间。抗感染治疗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临床上常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但应用的时间、种类等均没有明确标准,因此,临床疗效不明确[1]。本研究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不同抗菌药物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8-72岁,平均(39.1±2.6)岁;病程3-67h。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7-7l,平均(39.5±2.3)岁;病程4-65h。病例入选标准:(1)典型的右下腹转移性疼痛;(2)麦氏点压痛、反跳痛;(3)彩超显示阑尾周围有液性暗区;(4)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排除标准:(1)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有手术禁忌证者;(3)对甲硝唑及头孢曲松钠过敏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术前0.5h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TID,静滴,6天为一疗程;术后加用头孢曲松钠1g,BID,静滴,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用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及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口感染判断标准:(1)切口局部有红肿热痛;(2)切口有脓性分泌物产生;(3)体温>38℃;(4)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切口愈合标准[2]:(1)甲级:切口整齐,无红肿及硬结;(2)乙级:切口瘢痕明显。伴有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3)丙级:切口裂开,有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P<0.05)。
2.2 两组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2.2±2.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1.6)d(P<0.05)。
2.3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
3 讨论
阑尾切除术是阑尾炎常见的手术方式,一般其术后切口恢复快,出院早。若疾病已进展至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则较高。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则高达14.1%-67.1%[3]。术后消化道细菌可移位至切口,加上有脓液污染切口,则更易导致切口感染。因此。临床上常加强手术前后的预防性抗菌治疗[4]。
众多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尤其是化脓性阑尾炎[5]。急性阑尾炎主要致病菌为需氧菌及各种革兰阴性杆菌。需氧菌主要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而临床上患者通常为两种菌群的混合感染。甲硝唑及头孢曲松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甲硝唑具有疗效好、价格便宜、起效快的特点,其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及其他拟杆菌等,对脆弱群类杆菌敏感性为100%[6],但其对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无效。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尤其对肠杆菌科细菌杀菌作用最强,但其对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多耐药。从两药的药理作用上分析,两药联合用药可对切口进行有效杀菌、预防感染发生。
本研究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不同抗菌药物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甲硝唑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术前给予甲硝唑加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可显著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数,同时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较高,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谢利欣.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4(2):288-290.
[2]梅伊任,宋继红,刘燕.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1):157-159.
[3]冯东亮.化脓性阑尾炎80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与处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7(5):739-740.
[4]贺筱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J].今日药学,2012,14(7):429-431.
[5]庞晓军,杜正隆.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3(11):2030-2032.
[6]叶能坤,蔡冬阳.32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应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2(1):39-41.
论文作者:王彦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切口论文; 阑尾炎论文; 头孢论文; 甲硝唑论文; 手术论文; 感染率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