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综述_政治论文

近年来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综述_政治论文

近年来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深入,学术理论界对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理论)的研究异军突起,关于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研究也伴随其中悄然进行,许多专家学者就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涵义、内容、目标、途径与模式以及邓小平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贡献纷纷发表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涵义

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中的政治发展概念与政治现代化概念不同于西方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中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而是有特定涵义的概念。

(一)政治发展的动态有序说,即认为政治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政治方面健康而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中的政治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时空中,以实现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契机、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最高目标、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根本途径的政治系统结构要素的调整及其运行的高效化、民主的稳定推进、法制的不断健全的动态而有序的过程。

有的人虽明确指出邓小平关于政治发展的涵义,但认为邓小平所指的政治发展是相对经济发展而言的,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邓小平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发展大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涵义,认为政治发展必须服从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必须落实在经济发展上。

(二)政治现代化的现代政治体制说(或者政治体制现代化说或者现代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说),即认为政治现代化是指现代政治体制或者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或者现代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有的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政治现代化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建立以商品经济平等原则为基础的、各种权力相互制衡的、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民主政治体制。还有的人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制”层次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中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也有的人认为邓小平现代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即政治现代化。

二、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由于人们对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中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概念的界定不同,因而对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具体内容的阐释也不尽相同,从总体上可以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基本内容说,二是科学体系说,三是现代化说。

(一)基本内容说,即一般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如有的人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规范社会主体的政治行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

(二)科学体系说,即认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保障、原则、特征等具体内容构成的科学体系是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内容。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由民主、法制、体制、改革、稳定等概念组成的一个逻辑十分严谨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发展的目标——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2)政治发展的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3)政治发展的途径——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4)政治发展的特征——在社会稳定的状况下实现政治发展。

(三)现代化说,即把政治现代化的概念等同于现代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他们从亨廷顿归纳总结的政治现代化三方面内容(政治行为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与决策管理的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化)出发,认为邓小平现代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即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重建国家权威,清除或者削减弱意识形态和个人崇拜的影响,政治行为逐步走向理性化;(2)重构社会政治结构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群众参与,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三、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

关于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思想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单一目标说,二是双重目标说,三是多元体系说。

(一)单一目标说,即认为我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或者是社会主义法制、或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或者是政治稳定。如有的人认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的人认为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有人认为邓小平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目标是政治稳定,具体包括:(1)继承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成果,维护政治局势的稳定;(2)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实践,实现政治制度的稳定;(3)培养和塑造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保持政治路线的稳定。

(二)双重目标说,即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政治稳定,一是政治民主或者民主政治。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政治稳定和实现民主政治;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政治稳定不仅是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要以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为前提和基础。

(三)多元体系说,即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层级目标组成的体系。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发展目标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多元体系,包括:(1)“取得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即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3)“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处理好法制与人治的关系”;(4)“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5)“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6)“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7)“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七项目标中,前五项为基础层面的目标,第六项为中层次目标,第七项为最高目标。

四、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

(一)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一般都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如有的人认为政治发展的途径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还有的人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模式。一般都认为邓小平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式)的改革模式。可是对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的看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

1.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渐进式改革,这主要取决于邓小平的渐进式改革思想。它包括:(1)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具体的实践中找出改革的积极性因素加以扶植;(2)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即任何一种大的改革措施,都经历了小范围的反复实验,取得了经验,在群众心理中有了准备以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样可以避免全局性失误;(3)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即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先从小问题开始然后逐步向难度大的问题过渡,由局部性改革逐步扩展到整体性配套改革。

2.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走循序渐进之路,因为我国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完全性、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具有脆弱性、公民的民主意识具有不成熟性,因此,中国的政治发展要采取积极稳妥渐进式改革模式。

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采取政治体制改革的途径和方式,还是坚持渐进性(式)改革模式,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社会政治稳定为前提。如有的人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发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繁荣为基础的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还有的人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则,保持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五、关于邓小平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贡献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从宏观上讲,上述内容以及有的人提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贡献都可以看作是邓小平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贡献,这里所讲的贡献是从微观意义上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拔乱反正——特色说,即认为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政治经验教训,拨乱反正,使我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贡献在于:(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发展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理顺各种政治关系,实现社会整合,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3)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方式——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改革推进中国政治的发展。

(二)特色说,即邓小平突破现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模式。如有的人认为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在于:

(1)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新开拓。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供选择:一是坚持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模式,否定对它的改革与创新;二是由否定传统社会主义政治而否定了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否定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即渐进性的政治发展模式,在体制改革的起点、程序、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上,既坚持了原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2)中国式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创造,即把民主、法制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此外,一些专家学者还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战略、内在运行机制、基础性建设等等。

总之,邓小平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极其丰富,是其现代化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  ;  

近年来邓小平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思想综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