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圣人人格理想的探求——读《中国圣人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圣人论文,儒家论文,中国论文,人格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历史上,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圣人”寥寥无几,屈指数来,大约只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后来的孔夫子。然而这些寥若晨星的“圣人”却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层次和侧面上投下了他们庞大的身影。无论是在诸子纷起,百家争鸣的先秦,还是在西学东渐、革故鼎新的近代,无论是在经学、史学、文学的抽象探讨中,还是在心性修持、政治教化的具体践履中,无论是对诗书缨的精英阶层,还是对引车贩浆的普通民众,“圣人”始终都是一个权威性的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和事功的最高价值理想的完美人格体现。因此探讨中国人的圣人观无疑是个极富魅力而又极具难度的课题。这也正是相当一个时期内不见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的原因所在吧。今天我终于很高兴地看到一位博学的青年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勇敢探索的成果。这就是王文亮先生的《中国圣人论》。
作者从“圣人与人的本质”、“圣人与学问修德”、“圣人与士人性格”、“圣人与帝王政体”、“圣人与经典权威”、“圣人与夷夏秩序”等七个方面考察和研究圣人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淀过程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层面的渗透影响。编辑之后,掩卷思之,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作者视野之开阔。为了比较完整系统地研究圣人观,作者把从先秦至清末的漫长历史跨度全部纳入研究的视野之内,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每个时代的人们关于圣人观念的重要表述,几乎都被纳入研究的对象。就此而言,本书也可作为一部中国圣人观念史专著。不过,作者的理论兴趣不仅仅限于梳理圣人观念的发展脉络,而更在于通过圣人这个独特的视角来检视和揭示传统文化的特质,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一时代课题提供独到的见解。所以,作者没有以历史上圣人观念的变迁为经简单地线性展开,而是进而从人性论、修养论、价值论、政治观、道德观、民族观、文化观等多种理论角度,对经学、史学、文学等士阶层的精英文化和以礼仪教化、风俗习尚为表征的世俗文化中积淀着的圣人观念及其与整个文化传统的关系作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和分析。与论题的时间跨度相比,这种博鹜广涉,钩玄探幽的深度和广度更令人感到作者视野之开阔。
第二,是资料之丰富。处理这样一个历史跨度很长,涉及领域很宽的论题,没有广博而厚实的资料基础,便会流于泛泛而谈的空疏浅薄。而读这本《中国圣人论》,却处处使人感觉到资料的详实。我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仅序论部分短短20页的篇幅中,引文就达90余处之多,而所引书目,经、史、子、集兼备,古今、中外具陈,多达40余种(如计篇目则更多了)。正是这样扎实的资料功底,使作者在驾驭这个复杂的大题目时能纵横捭阖,应付裕如。
第三,立论之平,分析之缜密。如果说言之有据是史论性著作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言之成理则是决定一本论著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关键。时下一些文化论著,有的往往是名词术语堆砌了一大堆,立论也似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气概。然而细细追究其理论推衍,却让人觉得含糊其辞,难以自圆其说。而《中国圣人论》给我突出印象则是立论平实,说理缜密。譬如在探讨圣人与传统人性论的关系时,作者没有简单地根据常识把这一论题的合理性视为当然,而是首先对“为何能在人性论中讨论圣人的存在依据”加以说明,然后再作进一步的剖析:譬如,从圣人的存在意义和传说人性论的基本功用的契合来揭示“成圣”是中国传统人性论的根本动力;从“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基本模式对圣人存在的一致肯定来说明圣人在传统人性论中怎样成为一种先验的至善人格和绝对的价值预设;从检视荀子、孟子、朱熹、王阳明、戴震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对圣人的存在依据、圣人之性与凡人之性的关联方式,成就圣人气象的修持途径的不同意见的过程中,归纳出传统人性论在讨论圣人问题时的方法论特点,并对先哲前贤在理论思辨的过程中的得失长短加以简炼中肯的评点,通观全书,找不到那种虚夸不实的无根之谈,作者每欲有所阐发,必先陈述相当之根据。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严谨的学术风范,正如作者的导师、日本学者三浦国雄教授称许的那样,作者“并没有把既成的框架视为金科玉律来剪裁资料,而是虚心倾听庞杂的古人话语,再重新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精心组织,分析论述,实事求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因而极为有说服力。”
当然,作为一本开拓性的著作,本书也不能尽善尽美,由于作者论题指涉的领域极其广泛,不可能在每个细微处都毫无缺憾,例如作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牢牢占据着圣人的宝库”,这不能不与他的“多能”“有关”,对此,似感尚可进一步商榷。尽管如此,但本书仍不失为一本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