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_化学论文

用脑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_化学论文

动手动脑,减负增效——谈加强初中化学课实验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教学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减负,不减质”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在教学中,既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不能降低教学质量,而且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做到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有句名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由此可见,化学对人类进步的重要性,而实验又是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验,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索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设计性、验证性实验,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化学实验以其形象、直观、鲜明、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复习,学生的课外活动等等。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使化学课变成动手动脑课,变成实践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验检验真理”的深刻含义。

一、利用演示实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教师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做实验时应目的明确,结果准确,操作规范,现象明显,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良好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1.突出重点

讲化学课要突出重点。如讲化学变化、演示镁带燃烧的实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生会发现有白烟生成,经教师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分析并推断出它就是氧化镁,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惊喜之余,学生从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的快乐中,找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为他们学习化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突破难点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否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学生难以回答。为了突破这个问题,增做了下面的实验:往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氯化铁、高锰酸钾晶体,振荡后溶液分别呈蓝色、黄色、紫红色。这个实验说明: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该溶质是饱和的,而对其他溶质来说并不饱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立刻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利用实验引入新课

增加典型有趣的实验,能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把学生引入新奇、奇妙的境地。如讲分子一节时,先在试管内加入少量氨水,然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说明氨水具有使酚酞变红的化学性质。那么,氨分子有没有这一性质呢?再做一个实验:在一条滤纸上用酚酞试液写上“分子”两个字,放入试管内,然后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往棉花上滴浓氨水,放置一会儿,滤纸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字。这个实验说明氨分子保持氨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分子”这课,也阐述了分子的定义。

三、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学生学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将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进一步应用,增做鸡蛋浮水的实验:将鸡蛋放入盐酸中,鸡蛋会沉下去,浮上来;沉下去,浮上来……。学生沉浸在快乐中,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学生的思维奔放起来,积极地动脑思考,很快得出了答案。这个实验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极深的,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学完复分解反应后,给学生讲解松花蛋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听讲,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回家试做松花蛋,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四、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

平时演示实验是教师做、学生看,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些实验经验以后,适当地将教师演示变为学生演示,即学生做、学生看,将会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如学生在已具备了制取氧气、氢气的实验知识和经验后,二氧化碳的制取就可作为学生的演示实验。此实验可演示仪器的连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收集气体等操作。对做实验的学生来讲,学生做演示是对他的知识、实验能力的考验,可以满足其好奇好、好胜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对看实验的学生来讲,他们对自己的同学上讲台做实验比老师做实验更加关注,并能认真地观察这个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过程是否做得规范,且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哪怕是很小的错误。又如白磷自燃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白磷有毒,不能用手触摸,着火点低,要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也应在水下进行,接触过白磷的用具应单独放置,实验后处理掉等。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及老师的指导,弄清楚注意事项后,由学生演示该实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使做实验的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使看实验的学生开动了脑筋。

五、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只有少数学生演示还不够,还应该让所有学生参加分组实验。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将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增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该定律。又如,测定溶液PH值的实验,可变演示为学生与老师同步做,共同得出结论。学生的积极性大增,不仅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印象深刻,效果极好。

六、根据实验习惯,自行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取氧化铜,并以自制的氧化铜为催化剂制取和收集氧气。此实验将药品的取用、称量、过滤、蒸发、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排水集气等实验技能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技能融于整个实验过程中,既复习了很多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又如,对如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问题,很多学生从理论上很快答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可是没有想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只想用氢气,不想氢气是从哪来的;制出氢气后,还原氧化铜的操作还有许多注意事项。由此可见,说起容易做起难。经老师点拨,学生此时就会积极动脑来寻找最佳的方案。通过做此实验,使学生了解了实验不仅应以操作简单易行、过程简捷、现象明显为原则,而且不应费时、费力、费药品。

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家庭实验

开展家庭实验,使学生能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家中暖瓶内的水垢用醋浸泡一段时间就能除去,蒸馒头用到碳酸氢钠等。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有兴趣,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也会更注意观察。这样不但验证和巩固了在课堂学过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动手动脑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日臻完善我们的教学,使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把探讨问题,钻研知识当做乐事去做,减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正如教育家陶行之说的那样:“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的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

标签:;  ;  

用脑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_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