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语言操练;分层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这便背离了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体性的发挥。而要想使初中英语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及水平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有用性及普惠性,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一、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设计得成功与否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整节课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目标导向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采取灵活、高效的导入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以《In the future》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A Bright Tomorrow in My Heart》。待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后,我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未来的生活,有的学生说“People will have robots in space stations”,有的学生说“There will be books only on computer, not on paper”,还有的学生说“People will be able to live on other planets”……待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肯定,并顺势引出了课题——《In the future》。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播放歌曲,不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还发散了学生的英语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语言操练,培养能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英语教学的理念、模式及方法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同时基于初中英语教育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日渐提升这一现实需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并将“能力本位”这一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始终,使学生在语言操练的过程中灵活掌握所学知识,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待学生初步学习并掌握了《Let’s go shopping》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之后,我让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设计自己最具创意的服装搭配作为语言交际的情境。在这之后,我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基于双方所设计的服装搭配,运用所学句型开展模拟购物对话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都很强,而且还有不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在对话中加入了很多创新点。这样,通过语言操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还增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有效利用,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基于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变化,并据此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及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使英语教学更具普惠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The wind is blowing》这一单元的生词时,我根据基础层、发展层和培优层学生的特点设置了分层教学目标。例如,针对基础层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拼读即可,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基础层学生的学习信心;针对发展层学生,我要求他们既要能够正确拼读,又要掌握单词的词义及用法;而针对培优层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单词的音标自主拼读,待拼读正确后当“小老师”教全班读,并能够利用单词及相关短语进行简单造句。这样,通过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既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要想促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适应教改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安玲.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36.
[2]王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6(23):68.
论文作者:胡文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