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55002
【摘 要】FLD-30-15-7F型全钢智能升降爬架(简称爬架)采用集成型架体,主框架采用钢制型材定型加工,整体性好,防护网采用网框及钢板网,防火阻燃、强度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层消防问题。本文介绍了全钢爬架对高层及超高层外脚手架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FLD-30-15-7F型爬架;安全文明;防火;经济;管理
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防护要求标准的提高,促使防护架向装拆简单、周转方便、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方向发展。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主体施工中,爬架的优越性日趋明显,其用料少、安拆方便、提升快捷、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高层建筑外脚手架。
本文详细介绍了爬架从设计到施工、从应用到总结的全过程,对安装、爬升、使用和拆除四个阶段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描述,以求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并对使用爬架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的类似高层建筑工程外围护体系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1、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项目32层,层高3米从二层采用FLD-30-15-7F型全钢爬架,提高操作空间封闭性及防护网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周长149米,爬架共设置42榀机位;7层走道板,施工电梯进入爬架两层。
2、升降原理
FLD-30-15-7F型爬架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安装、装修施工外立面防护,以一定高度的脚手架通过与建筑结构外围的梁、剪力墙、板的附着,依靠自身的爬升设备,随着工程结构施工逐层爬升至结构封顶后利用塔吊空中解体,进行外墙装饰作业的一种辅助施工外脚手架。全钢式爬架架体全部使用型钢、钢板等钢材组合加工而成。架体高度为楼层5层高度,高出作业面2米。简化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爬架整体提升,是高层、超高层建筑脚手架的主要形式。
全钢型升降脚手架提升工艺流程图:
3、各系统介绍
爬架由支架系统、附着导向系统、动力爬升系统、防坠系统、施工防护系统、超限载报警系统六部分组成。
(1)支架系统由竖龙骨、导轨、辅助承重龙骨、辅助加强横杆、斜拉杆、龙骨板、龙骨板连接板等通过螺栓连接而成。
(2)附着导向系统由导轨、可调式卸荷限位支顶器、导轮组、附墙支座和穿墙螺栓组成。
(3)动力提升系统由提升挂座、穿墙螺栓、电动葫芦、链条循环体系、上下桁架承重梁等组成。上、下桁架承重梁位于架体内部的竖龙骨和导轨之间,通过横担承重钢梁连接构成承力骨架。电动葫芦上钩挂在上桁架承重梁横销上,下钩与链条循环体系连接。通过下桁架承重梁链条循环体系与结构上的提升挂座固定,提升挂座由穿墙螺栓固定在结构物上,架体整体荷载通过固定穿墙螺栓传递到结构物上。
(4)防坠系统由可调式防坠支顶器、附墙支座、穿墙螺栓组成。防坠装置包括:可调式限位防坠支顶器、拉紧弹簧、连接螺栓、附墙支架等部分组成。防坠形式是时差式摆针+辅助回位弹簧,它的主要作用是:当集成式升降脚手架出现提升机构或顶撑机构失效,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架体坠落下降时,能够自动地卡止在导轨的防坠横挡杆上,阻止架体下落,为脚手架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5)施工防护系统由外立面钢框镀锌钢丝编结安全网、防滑龙骨板、安全密封钢防护翻板及连接螺栓构成。
(6)报警系统由电动葫芦上钩位置的应力感应铁片、控制器和主控器组成,可对爬架各机位荷载进行超载、失载预警和控制,确保整体升降同步运行,任意机位出现问题均会报警停止工作。系统原理如图3-1所示。
3-1超欠载报警系统图级控制面板
4、技术特点
FLD-30-15-7F型爬架的出现为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传统脚手架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节约材料
不受建筑高度限制(建筑高度越高材料节省越明显),仅需搭设标准层高5倍高度的架体,同传统脚手架相比可节约大量的钢管、扣件、钢笆片、安全网等材料。
(2)节省人工
爬架在较低楼层一次性组装,然后只需进行提升操作,全智能自动操作,中间不需要倒运材料和重新搭设,可节省大量人工,且单位面积爬架人工费远低于传统脚手架人工费。
(3)独立性强
爬架组装完成后,仅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进行升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不需要占用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
(4)保证工期
爬架的独立升降,可节省塔吊的吊次,每次提升可选在不施工的时段内进行,操作仅需1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仅与楼层高度有关,与建筑面积大小无关),不影响正常施工,外立面装修可同时进行,主体结构封顶后即可进行空中解体。
(5)安全可靠
各机位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总控制室统一操作,报警系统灵敏,并配备防倾覆防坠落等安全装置,在架体防护内进行升降操作,提升过程全程电脑智能监控机位受力情况+人为巡视,人机结合、双重安全保障施工安全。多点受力体系,每个机位一般都有3个防坠器工作,即使构配件减少1/3,任何状态下都有2个防坠器工作,仍然安全。
5、爬架施工技术
5.1工艺流程
爬架施工主要包括架体安装和升降两部分内容
架体安装流程:
5.2 施工工艺
(1)安装
爬架安装均在1-2层开始安装,因此从第2和3层开始预留预埋工作,该处机位处只预留预埋附墙固定导向座安装孔,从第3和4层开始每机位每层均预留预埋二个孔,另一个孔视提升设备在机位导轨的一侧来预留预埋,二孔水平距离在350~400mm左右。
(2)爬架提升施工
1)爬架提升前的检查与准备:有安全技术负责人对爬架提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签字,按分工清除架体上的活荷载、杂物以及建筑连墙件、障碍物,安装电动提升装置,接通电源,空载试验,检查防坠器,准备操作工具。
2)提升操作:用电脑连接主机箱,监控各机位的人员到位后,在电脑上点击提升命令,电动葫芦顺转,爬架提升,在提升过程中任意机位荷载异常时,所有机位将会停止提升作业,重新排除报警机位障碍物后,即可重新进行提升作业。
(3)爬架拆除
FLD-30-15-7F型爬架可在空中进行解体拆除,拆除前再次完善拆除施工方案,对所有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拆除过程中重点和注意事项,现场设拆除总指挥,明确各岗位的分工,协调指挥。拆除前先清理架体上的杂物。拆除施工首先拆除各机位电源线及提升装置,然后从上到下依次拆除安全网片、龙骨板和竖龙骨等。
6、FLD-30-15-7F型爬架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FLD-30-15-7F型爬架在人材机等各方面均节省大量费用,且建筑物高度越高,其经济效益越显著,以本工程为例。
(1)升降作业时,每次操作只需一个作业班组7人即可,而搭设一般脚手架需要15~18人,可节省大量人工费。
(2)采用FLD-30-15-7F型爬架进行投入五层定型架体材料,大量减少了钢管、扣件、钢笆片等周转材料的占用,减少了人工高空作业的危险和垂直运输费用。
(3)升降过程需要的时间仅需1~2小时,传统脚手架的搭设需要1~2天,较普通脚手架有明显的工期优势,本工程共节约30天工期。
7、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外脚手架的选择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件大事,施工除考虑施工工艺及安全防护的要求外,脚手架的经济性、适用性、高效性也是需考虑的因素。爬架与传统外脚手架相比,爬架材料用量少,使用成本低,且建筑物越高越经济。作为十项新技术之一,它成功的运用值得推广。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爬架的安装、使用等方面内容以及相关经济对比,总结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郭正兴.升降脚手架的形式与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1998(9)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3】李会良,爬架在高层施工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论文作者:周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脚手架论文; 机位论文; 龙骨论文; 螺栓论文; 操作论文; 作业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