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级论文,管理工作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8年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制度的认识逐渐提高,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识逐渐增强,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银行内部和外部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不利于客观真实地揭示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标准滞后,分类工作缺乏内在激励
我国从1998年开始试行贷款五级分类,2002年全面推广,但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指标一直沿用四级分类口径,没有将五级分类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纳入综合考核计划,基层经营行的工作重点全部放在如何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一逾两呆”的考核指标任务上,对五级分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工作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基层行在1999年初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程序认真地做过一次清分工作以后,虽每季向人民银行和上级行报送五级分类数据,但基本是在四级分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直接生成五级分类的结果,没有按照贷款五级分类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序时、逐笔开展清分工作,没有编制清分工作底稿。一般是将四级分类的逾期、呆滞和呆账相应转换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将正常贷款中企业还款意愿较差、付息不是很及时的调入次级,其余的拆分为五级分类的正常和关注类。
(二)考核监督不力,分类工作缺乏有效约束
国有商业银行自上而下推行的不良贷款考核办法对进一步改善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对考核执行情况监督跟不上,约束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一些基层经营行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以“借新还旧”为“调节阀”,对到期即将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借新还旧”展期;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借新还旧”盘活。调查了解到“五级分类”比“四级分类”多出的不良贷款,绝大部分为借新还旧类的重组贷款。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七条的规定,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但是部分基层经营行为了与四级分类结果相衔接,对重组贷款的分类采取了“技术”处理,有的划分为“次级”、“可疑”,而有的仍划为“正常”或“关注”,严重影响了分类结果的真实性。
(三)技术分析不到位,分类结果缺乏科学依据
1、依赖定性分析。我们查阅五级分类工作底稿时发现,信贷人员搜集了很多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数据,但问到如何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判断最后的分类结果,信贷员普遍反映,这些指标完全是应付五级分类工作关于底稿的要求,没有实际加以运用,更谈不上定量分析。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基层经营行至今沿袭四级分类“重期限、重收息、重担保”的分类原则和思想,往往凭主观判断,以定性引导定量,更多考虑企业能否按时付息、贷款是否有足值有效担保等因素,以此判断五级分类结果。对保证类贷款没有对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定量分析。
2、忽视趋势分析。五级分类法要求对借款人第一还款能力分析时,必须对借款人历年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还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下期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以此综合判断借款人未来还款能力的变化趋势。但从我们所调查的两个基层经营行操作的情况看,仅有对历史财务比率的分析,对下期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的预测全部是空白,根本没有考虑趋势预测的分析层面。
(四)资源配置不适应,顺利过渡缺乏保证条件
1、信贷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从事信贷分类工作的人员或检查人员既要熟悉五级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和市场营销,同时要具备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基层经营行从事五级分类工作的信贷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素质低。如某市分行共有信贷人员125人,其中专科以下的66人,占53%,1998年受过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的大部分信贷员不再具体从事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现有从事五级分类初分和审核工作的信贷人员,只有极少数受过贷款五级分类的系统培训,有些信贷员不知道现金流量是什么概念,更不懂得如何测算和分析。
2、科技支撑乏力。一是投入不足,硬件设备更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下。如某市分行信贷部门共配置电脑16台,其中除1台486外,其余的都是386;二是软件开发亟待升级和优化。据调查了解,某国有商业银行为推行五级分类管理工作,专门开发了一套软件,但由于存在许多实际操作问题,目前正被新开发的信贷管理系统所替代。我们经过实地现场模拟操作,发现该系统在五级分类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缺陷。如五级分类工作底稿必须通过手工制作,不能通过该系统储存的信息直接生成;五级分类程序控制设计不够严密,系统可以对每笔贷款进行“预分类”,但在没有输入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逾期时间长短自动地将四级分类的结果转化为五级分类。
(五)贷款企业信息不对称,分类工作缺乏诚信基础
1、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不完整、不及时、不真实。调查表明有90%的企业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向银行报送报表的时间,难以满足分类工作的要求,如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表在期后2个月内才予以公布,年度报表在年后4个月内才予以公布;有些企业出于利益驱动,编制了3-4份不同报表,分别报送上级主管单位、税务和银行等部门。
2、社会诚信度不高。调查反映,由于利益驱动,有相当一部分中介机构向银行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常常误导银行判断;还有相当一部分评估机构高估企业抵贷物质的价值,导致银行低估了贷款企业的风险;由于银行贷款官司往往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银行对担保类贷款第二还款来源的分析结果常常背离事实。
二、对策建议
(一)迅速修改、完善有关信贷管理制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加紧对《贷款通则》和《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中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进行修订;另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人总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标准,增加有关定量分析经验判断和操作程序的具体条款,真正有效指导基层经营行规范操作。
(二)改进考核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尽快将基层经营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并按五级分类口径下达不良贷款降比考核办法,过渡期至少按两种分类法“双轨”考核,以增强基层行的压力和动力。同时要加大对考核结果真实性的监督,防止考核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积极投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当前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管理工作最大的障碍还是人的观念和素质,因此,要加快调整步伐,集中骨干力量充实到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岗位,同时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业务培训和操作演练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业务熟悉、知识全面、精通五级分类方法、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信贷干部队伍;同时,建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科技力量,统一研究开发一套以贷款五级分类法为核心的信贷管理系统,加快系统管理升级,着力解决五级分类管理运行低效率的问题;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提升配置档次,为信贷管理系统运行提供硬件支持。
(四)监管跟进,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严格监督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下降是人民银行2002年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建议尽快组织对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包括贷款分类制度、程序、控制,以及贷款分类结果是否连续可靠,作出系统评价,督促整改,为顺利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五)堵疏结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新发生信贷关系的企业,商业银行要坚持把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报表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重要条件之一,贷后坚持定期、连续收集和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一旦发现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定性信息严重不符,信贷人员可依据贷款合同督促企业作出解释。对已发放贷款、但财务信息不全或失真的企业,特别是做假账、出假报表的企业和中介机构,实施同业联合制裁。同时,要加强与税务、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联手打假机制,加大曝光和责任追究力度,使造假者无处藏身、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