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崔冠楠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450000

【摘 要】目的: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Medline、Cochrane以及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79年9月~2015年4月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相关所有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研究,共4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结论:西医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由于文献质、量的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关键词】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脑梗死;系统评价;Meta分析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1]。红花黄色素是以中药红花为原料提取分离的有效活性成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其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很多小规模临床对照试验报告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但这些试验的质量及疗效并未得到肯定,因此有必要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以回答红花黄色素与西医基础药物联合治疗脑梗死是否优于单用西医基础药物治疗的问题。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纳入标准:①为了增加检索结果的敏感性,文中分组方法中提到“随机”便初步视为RCT;②各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试验中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③治疗组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或不联合其他药物为主要干预措施,对照组为治疗组中除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外的其它所有干预措施,两组间其他干预措施如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加载须一致;④由多组病例构成的临床试验,只选择所需的两组;⑤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颅内无出血及占位性疾病。⑥疗效判定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判断。⑦预期获得的结局至少包括临床疗效有效率。⑧患者不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并发症;⑨尽量选择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用法、用量、疗程相一致并且例数相对最多的文献。

1.2 排除标准:①无对照组或未行随机分组的方法设计试验;②单纯描述性研究、综述类文献、或描述不清无法区分是否为相应适应症的文献及未明确报道试验数据的文献;③对照组中有治疗组中未包含的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文献;④未明确试验中各组药物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的文献;⑤对照组中使用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文献;⑥研究对象为动物或组织细胞;⑦个案报道或病例数少(总数<20例)的文献;⑧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杂志发表的结果相同的临床研究的文献。⑨试验所用随机方法或盲法等存在明显错误的文献;⑩数据有明显错误的文献。

1.3疗效评价指标:临床疗效有效率评判提取疗效评价数据,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合并为有效;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合并为无效。

1.4 文献筛选: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阅读所获文献,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意见解决。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成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两组分别进行评价。

2 研究方法

应用事先设计的表格从原始文献中提取资料,内容包括:受试者临床特征(性别、平均年龄、种族、有无已发脑血管疾病),干预措施的特点(对照组与试验组接受药物特点),疗效评价指标及研究结果等。

以Revman5.2为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分析。对统计结果中的相对危险度(OR)进行汇总分析。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检验采用χ2检验。如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0,I2<50%)和临床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分析导致异质性的可能原因。对于临床异质性大、不可合并试验结果的适应症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于发表偏倚的衡量可依据倒漏斗图分析得知。

3 结果

3.1文献筛选结果:初次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39篇。经过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初步纳入13篇。阅读全文,按纳入排除标准复筛,最终有4篇符合系统评价纳入要求。

3.2 纳入文献情况及质量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纳入文献情况及质量评价见表1、2。

【注:①临床疗效;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③NIHSS评分;④CSS评分】

3.3 Meta分析结果:图1可知,4项研究的异质性检验 P=0.90>0.1,I2=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具有同质性,故合并分析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上述研究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4.25 [2.44,7.43]。显著性检验5.09,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结果可判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常规治疗用于治疗脑梗死较之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效果更好。

3.4 文献发表偏倚:由图2可见,纳入研究基本呈对称分布,故基本不存在发表偏倚或发表偏倚很小,所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Meta分析结果真实可信。

3.5 不良反应:4项研究未发生过敏、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或发热等不良反应。

4 讨论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局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不足以维持脑功能代谢和脑细胞存活而发生的脑梗死。在脑梗死急性期,由于脑血管的闭塞引起其支配区域为中心的脑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死亡。因此治疗以抗凝、降阻、减粘及抗血小板聚集为主,以改善脑组织供血,保护脑细胞功能。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提高纤维蛋白酶活性,减少血栓形成,抑制自由基产生,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治再灌注损伤,抑制磷脂酶A活性,减少膜磷脂降解,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保护组织细胞[6],故可改善脑梗死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对患有脑梗死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只有汤建平[2]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②纳入研究样本量小,4项试验仅纳入433例患者;③纳入研究随访时间短,因此远期效果不明确。

综上所述,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要好。可以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RCT来对该结果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3-354.

[2] 汤建平,蒋盼,杨小艳.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24-2525.

[3] 王周远.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23-24.

[4] 马正磊,吴宝鑫,程冬敏,等.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30-31.

[5]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CAT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8):48-50.

[6] 朱海波,王振华,田京伟,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5,40(12):1144-1146.

论文作者:崔冠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崔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