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亦面临工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创新应用问题,电气自动化作为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标志,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电气工程之中。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系统阐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电气自动化今后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1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
1.1在电气工程中电力设施实时监测优势
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铺设拓展,发电机、变压器以及短路器等设施的参数监控量大大增加,实时监测难度变大,这给监控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及时对实时运行状况及时反馈,同时还要能分析和预测监测设施的很多关键参数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对一些设备故障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对电气自动化设施进行按时保养,使电气自动化设施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1.2电气自动化使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设施布置更有效率
电力系统的一阶段设备和二阶段设备的安装通常都要求安装地点有间隔,间隔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安装地点之间的连接线路选择特点通常是信号超强或者电流超大。二阶段设备的功能设置习惯性要在一阶段的框架构造时就提前完成,这样可以节约下很多电力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发电厂电气工程的应用
当前,发电厂通常是在分散测控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该系统实际是分层分布测控系统,主要是通过以太网、站控层、通信层、间隔层等多个模块形成的整体性系统,分散测控过程和监控各模块。相比而言,过程测控和模块监控能够直接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准确显示出来,如此为系统操作人员监控给予了方便。比如:在水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不仅能让水电厂实现单机、公用电气设备等自动化,同时还可促进全厂实现自动化,对提升整个厂区的生产安全,保障供电网络的稳定、可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火电厂中应用,则能够让火电厂的机、炉、电实现自动化,达成一体化运行。电气设备操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对电气设备运行时间、状态等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整理、分析,对潜在隐患及时有效地排除,这不仅能深挖火电机组生产潜能,还可大幅降低发电机组保养和维护成本。与此同时,单元炉机组一体化不仅便于运行数据采集,还可提升电网运行及管理效率,让火电厂朝着专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2变电站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如今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各方面有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自控技术,建立电气自动化运行系统,替代变电站人工作业,提升整个变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日常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基于此层面,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多层次、全方位监控整个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运行情况,以实现实时、高效的管理。其应用特点主要是通过微机设备替代以往应用的电磁式设备,以实现对操作监控的视像化、网络化、智能化。伴随微机测控技术变电站及继电保护、自动测量、开关操作、远程监控、故障自动记录等设备系统的设计和广泛应用,变电站逐步实现全面自动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大屏显示器、工作站、计算机、网络、打印等设备构成。其功能主要有这几方面:科学调度电网运行经济,主要是针对当前的电力市场日常运营情况对电网运行状态、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集和保存电力生产的数据、发电控制、电网运行实时状态评估、自动调度、电力负荷预测等;分析和处理电网运行出现的问题:电网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复杂、难度大的异常问题或故障,倘若未能进行及时检测和准确判断,则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如此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而危及到有电气设备安全,乃至人身安全。而实现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能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找到故障源且能提出科学、针对的处理建议、措施,进而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电网调度系统的运行安全。
2.4继电保护器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运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实时检测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在继电器实际运行中倘若发现某个电气设备有危险或发生冲突,那么能够迅速预警,为有关工作人员给予提示,进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器,目的在于能在发现电气设备运行问题时迅速自动化处理。比如:电气系统中某电气设备发生超负荷或短路,系统可自动切断电力,发出警报,提醒有关人员,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故障点进行准确申报。从实践情况看,影响继电保护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着方面:一是误动,就是电气设备保护器在正常运行时发生错误动作,以致于给工作人员错误指示,影响到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二是拒动,即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者故障时,未能及时作出准确的保护处理[5]。在实现自动化后,能及时检测有关电气设备,掌握参数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此可有效提升处理效率,技术人员基于远程监控对系统电路进行检测,大幅拓展了检测面,使保护工作更为深入全面,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迅速进行回馈,确保电气设备更安全运行。
2.5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监控系统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创建起总线监控和远程监控,其中,远程监控需要在系统中增设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监控工程的运行,该技术投入较低,配置上也相对灵活,线路创建相对容易,对于中小型自动化监控系统更为适用。而总线监控则可大幅提升整个系统针对性,考虑到工程需要,可进行间隔性设计,以降低对系统的依赖度,更好地控制成本投入。该种监控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对分布性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集中监管,而系统内部客自动化开展错误的预测、报警及处理,具有良好的数据恢复性能,通过双冗杂余通道,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空间,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总线监控系统中应用到的设备主要有控制器、监控器、远程终端等。其中,控制器主要对一切信息流的产生、处理、控制等进行管理;监控器则主要负责信息的接收和存储;而远程终端是所有子系统终端,能接收和分析数据,把信息回馈至总控室,总线监控能够对生产作业进行自动化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的完善以及品质的优劣直接关乎电力行业的稳健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永远在路上,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亦是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历程。为此,要将最前沿、最热门的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同电气自动化技术加以融合与衔接,以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各项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4(17):199.
[2]石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硅谷,2015,10(06):90,92.
[3]于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06):90.
[4]陈晓琪.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6,4(01):83,90.
论文作者:朱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