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建筑项目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其中的地基处理,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的稳定和安全,必须切实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沉降。但是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文章将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作为研究核心,全面梳理相关地基处理方法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切实提升地基处理能力,有效发挥岩土工程的作用,推动我国建筑项目施工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处理方法;技术应用
1.前言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基础性工程,对于项目整体质量水平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这种实际,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强化地基施工质量,希望借助于这种方式,提升施工管理效能,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处理难度较高,流程较为复杂,为了确保相关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误操作出现机率,文章将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作为研究核心,着眼于地基处理的要点,理清常见的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形成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同时着眼于实际,对特殊环境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形成系统化的处理模式。
2.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要点分析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要点的梳理,使得施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掌握相关处理工作的标准以及流程,提升施工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处理效果。具体来看,由施工人员对岩土工程施工区域进行预压试验,掌握地质基本情况,评估侧向位移、竖向变形以及土壤空隙水压等数据,形成对地基稳定性的全面认知,同时根据上述数据,对地基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对预埋的管线进行防护处理,避免夯实过程中造成管线结构性损伤,避免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延长施工周期。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还需要做好深层搅拌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固化剂以及搅拌剂的类型以及用量,确保地基的结构强度,防止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
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技术分析
我国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高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很好地满足了现阶段岩土工程施工环节,地基处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实现了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3.1 土木合成材料法
土木工程合成材料法是指借助于新型的土木材料对岩土工程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增强地基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与传统的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相对比,土木合成材料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高分子化合物的使用,使得地基处理的效能大大提升,有效增强了地基的排水能力,减少了流水对于地基的侵蚀。现阶段土木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基边坡之上,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有效改善地基土壤的渗透性,提升岩土工程地基的结构强度以及负载能力。
3.2 置换垫层法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对于地基之中深度较浅的垫层,可以使用碎石进行置换,经过必要的回填工作之后,使得地基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大大提升。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置换垫层法现阶段多用于地基深度相对较浅且地基中含有软土的情况,通过对软土的置换,来实现地基的有效处理。置换垫层法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机械设备对地基之中含有的软土进行清挖,直到露出质地坚硬的土层 [1]。在此基础上,使用一定级配的砂石进行置换,并进行回填夯实处理。通过砂石的置换回填,使得岩土工程地基的透水性得到大大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也得到保障,能够有效应对地下水的侵蚀,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置换垫层法效果较为显著。
3.3 机械强夯法
为了提升岩土工程地基的结构强度,在某些环境下,可以使用机械强夯法,机械强夯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不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环节,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相关要求,对起重机械的数量、夯锤的吨位以及夯实的高度等进行判定。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普遍使用8t~30t的夯锤,借助起重设备,将其抬升到6m~30m的高度,对地基进行夯实 [2]。通过强大的冲击,使得地基土壤颗粒得到重新组合排列,将土壤孔隙之中的水分以及气体快速排除,进而大大提升地基的结构强度。从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在机械强夯法下,地基的压缩性能够下降2倍~10倍,地基自身的承载力能够提高2倍~5倍,而造价比置换垫层法要低35%左右。
4.特殊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对特殊环境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探索,有助于帮助施工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应对不同场景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需求,增强地基处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切实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效能,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1 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环节,应当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施工企业仍旧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提前进入现场,对施工区域的软土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勘察。根据勘察数据,结合过往经验,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类型。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承载检测实验,根据检测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技术方案应用的有效性。
4.2 换填法的应用
换填法是指对在地基软土深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地基的整体强度以及透水性,施工企业对软土的上部进行挖掘处理,然后使用灰土、素土等结构强度高、压缩性低的建筑材料进行换填操作,形成垫层,在土壤回填的基础上,进行夯实处理。换填法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实现岩土工程地基的有效处理,与其他地基处理方式不同,换填法在施工过程之中,应当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对地基进行分层铺设,铺设环节应当保证垫层的结构强度以及密实度 [3]。在这一过程之中,对于垫层材料应当结合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可以选用颗粒半径在5mm~40mm之间的砂石,也可以使用人工垫层材料。在完成垫层铺设之后,在进行夯实作业之前,可以对垫层进行湿透处理,避免夯实环节出现垫层断裂的情况。在完成整个换填处理后,还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垫层进行检测,确保垫层施工质量。
4.3 夯实处理法的应用
从构成来看,软土地基主要由碎石、粉土等低饱和度物质组成,基于这种特性,在地基处理环节,可以采取夯实法来进行处理。通过夯击,使得土壤进一步被压实,确保软土的密实度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爱,强夯法能够对地基1.2m范围内的土壤起到加固作用 [4]。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夯实法的调整,确保夯实效果。
4.4 固化法的应用
通过使用化学溶液或者胶结结构的方式,以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形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升地基的结构强度。例如水泥、水玻璃等作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固化材料,能够对土壤空隙进行必要的填充,使得土壤的密实度大大增加,地基的抗压性以及透水性得到提升。根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需求的差异,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可以采取压力灌浆、旋喷法以及深层搅拌鞥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高效的固化处理,以切实提升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为后续岩土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难度 [5]。
5.结语
基于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以及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要性,文章从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掌握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基本诉求,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进行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与此同时,对特殊环境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设置优化以及施工技术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寿龙.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 中国高新区,2017(22):173-174.
[2]解磊,吴正.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70.
[3]夏立程.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 江西建材,2107(06):47-48.
[4]杨腾.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 四川建材,2017,43(05):95-96.
[5]陈俞佐.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2017(02):36-37.
论文作者:王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夯实论文; 环节论文; 土壤论文; 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