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CEPA体现的国家行为——看新一轮深港及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新一轮论文,深港论文,国家论文,CE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的经济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关系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在人们的期盼中,《内地与香港关子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终于于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签署。它的意义就在于其所创造的结构模式,开创了香港与内地、特别是香港与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关系,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总量增长以及区域市场专业化、多样化和一体化的形成,将对重构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贸易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CEPA的签署深刻地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行为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总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印记。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一方面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方面体现转型期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调控行为,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避免了类似其它国家所发生的那些剧变。
我们可以从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以来的重大实践中,看到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控的基本线索和脉络:80年代初,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使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等一批经济特区崛起,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杀出了一条血路;80年代中,中央决定开放沿海14个城市;90年代初,中央吹响了开发浦东的号角,使上海迅速崛起为引领长江三角洲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90年代中,中央发布了开发中西部的号召,使中西部地区获得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契机;现在,中央政府又与香港签署了CEPA这样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更加紧密的经贸安排,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已成必然。
稳定香港、发展香港、繁荣香港是经济意义上的经贸安排,更体现了国家调控经济的政治意义。它既要体现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制”的民心民意,还要为台湾回归祖国做出有效示范,更重要的是要使香港和内地、特别是香港和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真正获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发展求稳定,以进步促繁荣既是经济发展的辩证法,也是政治稳定的辩证法。
综上,我们体验到凡是属于国家行为的区域经济调控都是大手笔,凡是纳入国家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若干特殊的表现:
一是战略导向清晰,即充分、清楚地体现国家行为及其战略意图,如CEPA就是中央政府自香港1997年回归以来,反映香港民意,符合香港区情,摆脱香港困境,对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所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它将有利于克服香港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若干困难,使香港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二是政策力度巨大,即充分运用国家政策调控的职能和优势,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做出最有力、最恰当、最及时的政策安排。而CEPA作为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订的双边协议更具有法律保障,这种代表国家意志的政策调控一般都会大跨度地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是资源配置从优,如CEPA以突破性的方式,为香港的经济发展,为香港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了内地最广泛、最宝贵的市场资源,给予了最优惠的准入条件,使香港能以最佳的资源配置获取最大的经济成效。
四是发展周期较长,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控,一般都具有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周期。由于香港本身的良好基础和战略定位的调整到位,将有利于抓住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
CEPA的签署体现了国家经济调控的战略手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香港由此将获得一个相当长时期、具有战略意义、法律保障的发展周期,使香港重树经济腾飞的信心,一举摆脱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阴影,摆脱由SARS等特殊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赢得新一轮的经济崛起。而在内地与香港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中,获利最大的就是深圳、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并由此而奠定整合大珠江三角洲的前提和基础。
对CEPA发展及其正面效应的若干估计
贸易自由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先导和条件,而更高级的制度性一体化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逻辑结果,CEPA以贸易自由化作为主体发展目标,将在2004年1月1日起实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CEPA的未来发展,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CEPA将对香港、深圳与珠江三角洲的共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对以往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的梳理。这是因为,我们既然推出了贸易自由化的主体目标,就不可回避、不可阻挡未来经济一体化的按逻辑的正常发展,经济一体化钓历程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也必然促使生产方式产生重大的变革,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CEPA的实施对香港方面来说:
其一,将为香港的工商、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从2004年1月1日起,内地将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2006年1月1日起,对273种以外的原产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得益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单独关税区经济体,香港工商界、服务贸易界亦由于实行零关税而获得空前博大的内地市场和发展空间,从而处于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
其二,香港的工业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复苏。由于CEPA提供了大量的内地市场,将导致香港的产业复苏和就业增加,供销两旺的局面有望逐步形成。香港与内地将更有条件按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调整经营的区域布局,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但绝对不会导致香港在内地的产业大量回流,特别是生产要素型的企业大批回流香港会有困难,这不仅是因为香港的生产要素价格太高,还因为香港已经形成了后工业化社会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即是说,香港的留港企业处于或争取占领当今世界产业链的中上游,并作为珠江三角洲与内地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中下游的补充和提升,才能形成互补之势,香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只有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之上,通过提高产业的集约程度和科技含量,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三,香港的服务贸易将通过CEPA大举进入内地。根据CEPA的安排,17个行业将先于世界贸易组织许可的开放时间表进入内地市场,有的行业如建筑及房地产、物流、运输、分销、法律及视听服务方面,内地对香港的开放程度将超过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香港作为以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其服务贸易亦将由于获准进入内地市场而大有作为。
其四,内地人流将为启动香港消费和繁荣香港做出贡献。由于2004年7月1日前内地允许广东省居民个人前往香港旅游,特别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大量进入香港,有利于拉动香港的消费、旅游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每增收1美元,社会综合效益增收3-5美元,引进外资相应增加3美元,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为社会提供3-5人的就业机会。
其五,CEPA的成功签署对澳门具有示范效应。据中新社报道,内地有望在今年10月与澳门签署CEPA,其基本框架由三大部分组成,并争取在明年初实施,使香港、澳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联动,这对澳门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
CEPA的实施对深圳方面来说:
其一,将使深圳重组本地市场的商品结构,对内地消费市场有冲击、有补充。但由于香港85%以上的制造业已经迁往内地,目前当地制造业的规模有限,又主要是名牌产品和高档产品,因此形不成对内地商品市场的全面冲击。
其二,人们的消费选择趋向多元化和高级化。预计深圳的消费品市场及相关市场由于香港地产商品的涌入,商品结构的内在有机构成将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市场的消费选择,深圳人将可以十分方便地买到香港的名牌产品,甚至买到更加价廉物美的名牌产品。
其三,有利于推进深圳的改革进程。CEPA要求在七个方面加强双方的合作,如通关便利化必然要求双方提高通关效率,建立双方信息通报制度,改进双方商品检验检疫水平,提高质量标准;如加强中小企业合作,中医药产业合作对推动政府与企业的改革、管理都有益处;再如促进电子商务、加强贸易投资、提高法律法规透明度等均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改革进程,从而有利于降低双方的合作成本,提高双方的综合竞争力。
其四,带动深圳第三产业发展并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于商品流通将刺激和带动大量舶物流、人流、资金流,因此,深圳的物流业、商业、旅游业、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速度,从而有利于改变并提升深圳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有利于深圳向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推进。
其五,将强劲拉动深圳的经济增长。由于贸易自由化将会引发更加频繁的相互往来,使得CEPA必然涉及到深圳的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架马主将强劲拉动深圳的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趋势已经体现在深圳物流业的动向之中,如深圳的集装箱运输在今年前五个月已经超过高雄港,由于其增长的速度高于高雄港。
其六,将大大提升深圳城市的国际化的水平。由于深圳在香港与内地的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中首当其冲,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将迎来新一轮的外资投资热、商品贸易热和服务贸易热,由此而引发的马太效应将促成深圳经济新一轮的良性循环,加上香港的国际化人才大量进入深圳,将大大提升深圳的国际化城市的水平,使深圳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CEPA的实施对珠江三角洲来说:
其一,由于香港经济辐射半径的力度不同,内地各地区各城市的购买力度不同,使得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在承接香港商品进入的时候,进口力度最大,购买力度最强,贡献比率最大,互补性最强,经贸合作关系也将最紧密。
其二,珠江三角洲二龙戏珠的“双核模式”将有望形成。珠江三角洲二龙戏珠的“双核模式”将在广佛都市圈和深港都市圈的强大中逐步形成,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广州不象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具有压倒其他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绝对优势,所以难以形成一个龙头的格局;原因之二是由于珠澳都市圈经济总量相对弱小,目前还很难形成左右局势的气候,故三龙探宝的模式还有待未来发展。深港经济一体化是深港都市圈形成和稳固的基础,而深港都市圈又是珠江三角洲二龙戏珠“双核模式”形成的前提。
其三,有利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整合。由于CEPA有利于深港经济一体化,亦有利于形成深港都市圈。深港都市圈的金融、物流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气候,广佛都市圈的重化工业、文化教育中心地位是历史的延续,加上深港都市圈的形成将与广佛都市圈的城市功能相错,城市功能相错与产业的非同构有利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整合、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其四,为深圳、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提供了兑现世贸承诺的适应期。由于CEPA中的若干安排,如对香港建筑及房地产、物流、运输、分销、法律及视听服务方面的开放措施,比较兑现世贸的承诺更加提前、更加宽松,这不仅有利于香港利用内地市场优先掘到丰厚的第一桶金,而且还有利于深圳、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为迎接兑现世贸承诺提前练兵,有利于应对国际跨国公司的一体化进入,并因此而赢得了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既避免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又合理地安排了内部的双赢。
追寻“一国两制”条件下深港经济一体化的理想模式
两地的生产和流通、两地的国际化水平程度还相当低下,两地的贸易、产品、资本、劳力尚不能在双方区域中自由移动,而且从更深层次揭示了由于一体化制度背景的缺陷导致人为限制因素的严重存在。
而CEPA不仅大大地突破了所谓“自由贸易区”中关于相关贸易的设定范围,甚至对“关税同盟”的设置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越。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水平迅速跃升至一体化水平的更高阶段。这是在世界贺易组织的活动框架内和“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做出的特殊安排,既反映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与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又体现了中央政府和祖国人民对香港的热情关注和实际支持,同时也顺应了民心民意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但是,这并不是“一国两制”条件下深港经济一体化最高的理想模式,因为深港经济一体化不仅要求实现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还要求实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这样才有利于获取由于一体化所带来的整体经济绩效和潜在收益。
在“一国两制”的政治体制框架下,深港经济合作一体化的理想模式应当为“共国市场”,即实现两地双向的商品、人力、资金、服务等四大流通,它不仅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合作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而且有相互间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企业移动,从而达到欧盟发行欧元前的一体化水平高度,这样的水平高度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贸易自由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先导。虽然,CEPA比较以往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了十分重大的突破,但离“共同市场”的一体化模式尚有差距,因为这种更为紧密的经贸合作模式内容还相对单薄,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单边色彩,还必须逐步地使两地的商品、人力、资金、服务等四大流通朝双向、双边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所需求的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市场规则,只有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市场规则才能符合并代表更多人和更广阔区域的利益、意志和要求。
当然,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渐进,既有时间上的向前推移,如逐年地向前推进;又有空间上的向外扩展,如香港深圳之间先行一体化再逐步对外扩展。实践证明,只有渐进才最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我们同样可以追求渐进中的高速,从而尽快实现并落实两地经济一体化的相融性、互补性、协调性和拓展性。
“共同市场”一体化模式,将从更深的层次追求简单一体化向复合一体化的过渡,追求浅度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的突破,追求功能性一体化向制度性一体化的发展。一旦达到“共同市场”一体化模式,将使深港两地的发展条件、贸易结构、资源组合,增长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使深港两地的市场分布、区域体系、网络组织、商业模式发生全面的优化,从功能性和制度性两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两地形成真正的经济增长的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深港两地和珠江三角洲才能真正获得一个相当长周期的、稳定的和全面的发展。而目前的CEPA就是这种相当长周期的、稳定的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极富实践价值的前提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