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竞争力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力研究可分为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三个层次。国家竞争力强调国家在不出现国际收支平衡困难的情况下,实现诸如收入和就业增长等中心经济政策目标的能力;企业竞争力侧重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核心技术和技能。产业竞争力则侧重于对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察。本文之所以选择“产业竞争力研究”作为综述对象,是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状态主要由产业竞争能力得到表征,各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影响也主要是针对产业层次展开的。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这几种定义(表1)明确界定了产业竞争力相比较的主体是“国家间和区域间的同类(同一)产业”,相比较的前提要求存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相比较的内容则是产业“向市场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的能力。上述界定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但本文认为这些概念还存在以下有待商榷的问题:
表1 几种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定义
序号 定义 资料来源
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
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金碚
1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2003)[1] (P32)
服务的综合素质。
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浙江产业
2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 竞争力比
的市场条件下提供有效产品和较研究课
服务的能力。 题组
(1997)[2]
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
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
3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 张超
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 (2002)[3]
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1.本文不认同金碚将产业竞争力等同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或出口能力的分析思路,因为贸易份额还牵涉到市场成熟度、贸易条件及各种贸易壁垒的问题,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客观能力,尤其是还会夸大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竞争力。Fajnzylber(1989)认为,将贸易业绩定义为竞争力是比较无说服力的,他将竞争力区分为虚假竞争力和真实竞争力,他认为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相关的竞争力才是真实竞争力(real competitiveness);而与低工资、汇率变化、出口补贴和高利润相联系的竞争力则是虚假竞争力(spurious competitiveness)[4]。
另外,国际市场份额数据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影响作用,不适于研究那些由于产品运输困难和即时消费的特点、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区域局限性大的产业。即使将国内、外市场份额指标加权平均,也需面临指标权重的确定难题。
解决这两个缺陷的关键,一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区际竞争力两个层面的研究予以同等关注;二是用全球市场份额数据取代国际市场份额数据。
2.本文不认同将“市场占有能力”和“赢利能力”作为产业竞争力基本内涵的观点。以“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行政垄断型市场结构下经常出现高市场份额伴随高利润及低生产效率现象。二是以利润、利税等赢利能力指标来界定产业竞争力,重视了资本报酬却忽视了劳动报酬,其结论有失偏颇。三是市场的成长过程会干扰对产业竞争力的测度。
3.“产业竞争力”概念应体现出有别于“产品竞争力”概念的鲜明特征。产品竞争力指产品依靠其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的特色,在自由市场上保持长期稳定优势的能力。若将产业竞争力界定为“向市场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则是以“产品竞争力”来界定“产业竞争力”。虽然产业以提供产品为终极任务,但同一产业内包含的产品数目极多,仅依据产品竞争力很难对产业竞争力做出全面衡量。基于以上考虑,将产业竞争力归结为产业的“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思路值得借鉴。
4.本文认为,资源转换器功能是产业有别于产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应将产业经济活动中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核心内容。另外,产业间、企业间和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可以间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应将产业间关系、产业内企业间关系和地区间产业关系等问题也纳入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
综合上述考虑,本文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为:
产业竞争力是指反映在产业经济活动中的较高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与配置效率(表现层),是产业技术进步能力、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要素引斥能力的有机统一(本质层),是产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提升技术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结果(来源层)。其中,产业技术进步能力指产业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对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产业组织成长能力指产业内通过有效率的企业规模形式淘汰无效率的规模形式进而达到有效竞争格局的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指产业依据区位成本和自身特征适时地进行区域间汇集与扩散的能力;产业要素引斥能力指产业依据各要素相对比较收益适时地调整各要素相对密集程度的能力。
二、产业竞争力的来源研究
对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历代经济学家对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定性分析;另一类则是近代经济学家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期理论成果的定量检验。
(一)对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定性分析
(二)对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定量检验
J.Fagerberg采用1965~1987年16个OECD国家的统计数据拟合对数线性回归模型,证明需求条件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11]。
D.Kim&B.Marion用1967~1987年美国食品制造业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国内市场结构与竞争强度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12]。
A.Xepapadeas,and A.Zeeuw用理论模型推导的方式证明了政府环境政策与竞争力“双赢”的理论假说,并对波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12]。
Lourdes Moreno采用1978~1989年西班牙14个制造业分支产业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12]。
John A.Karikari(1988)使用1970~1975年加拿大制造业的数据,对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和其他竞争力理论进行检验[12]。
王仁曾(2002)利用1996年我国30个大类产业的截面数据建立双方程模型,验证了资本密集度、产业组织结构和R&D强度对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3]。
(三)简要述评
各流派经济学家为我们罗列出能够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大量相关因素,但是,对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并不等同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我们需要对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产业竞争力的真正源泉。
1.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对产业竞争力存在影响,但要素的比较优势还不能等同于产业竞争优势。要素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分工,决定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定位);而竞争优势才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特征决定了产业所拥有的要素水平仅能为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而产业利用和配置要素的水平才体现出真实的竞争力。
2.产业生产率(生产率法的更完善指标应是克鲁格曼所提出的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因素的生产率/工资率)体现了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组织效率体现了产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但二者都属于产业竞争力的表现而非来源,导致产业高生产效率和高组织效率的内在因素才是产业竞争力的真正来源。
3.完善的产业链条、具有正外部性的产业集群、有利的产业政策安排以及适宜的需求条件是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及配置效率的中间传导机制或良好外部条件而非内在源泉。
4.学者们在需求条件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方向上存在截然相反的判断。本文认为,竞争才能产生竞争力,卖方市场中的产业大多缺乏竞争压力,即便有更充足的盈余以用于创新投资却缺乏创新激励,即便形成庞大的销售规模也只是脆弱的竞争力,而买方市场的苛刻市场环境更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资源重组,进而培育出产业竞争力。
5.本文也提出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创新说”,但与表2中“创新说”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制度创新则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企业自主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产生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保证要素在产业间、企业间及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要素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向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完善、成本低和效益高的优势地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聚。
表2 不同的产业竞争力来源理论比较
序号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学说
1.禀赋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丰裕度决定产业竞争力
2.生产率 Mckee and Sessions.Robinson(1989)认为,生产率高的企业、国家或产业有竞争力[5]
Paul Krugman(1996)认为,竞争力概念是生产率的代名词[6]
3.创新S.Winter(1984)认为,竞争力的不同是创新能力的不同,所有竞争优势的来源均用创
新来解释,所有竞争力的差异均可通过创新历史或现在的差异来说明[7]
4.竞争强度波特认为,激烈竞争通过带动专业基础建设、加速市场信息流通,推动相关科技与专
业人才资源的发展而建立国家竞争优势[8]
波特认为,竞争力来源于扎堆(产业链)。一群在地理上相互靠近、在技术上和人才上
5.产业链 相互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Cluster)是国家
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8]
6.产业集聚贾根良、张峰(2001)指出,与组建超大超强型跨国集团这种战略并行,中小企业簇群
化发展可提高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从而获取产业竞争力[9]
7.产业组 张超(2002)认为,可以通过培育产业组织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组织效率包括
织效率 产业内各产业环节按产业链分工与合作的优化程度,产业内生产企业的数目和规模
的合理程度,以及生产要素在产业内的流动成本、流动速度等因素[3]
林德(S.D.Linder,1961)认为,一国在内部需求旺盛的产品上会较快形成国际竞争
8.市场需求力[8]
波特认为,苛刻需求环境迫使公司达到更高的标准,刺激公司不断改进、创新和提升
竞争力[12]
9.政府作用不同政策环境会对产业生产要素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影响产业竞争力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三、产业竞争力的实证测评
表3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以“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成果,其中编号为1~6的是针对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7~11是省际比较,12~13是市际比较。
表3 产业竞争力实证测评的比较
序号 机构/作者 评价对象 评价指标体系或模型简介
时段
瑞士洛桑国 全球50多 在评价国家整体竞争力的222个指标(不含背景指标)中
1
际管理发展 个国家制造1980年至筛选出与制造业相关的82个指标,作为评价一国或地区
学院(IMD)
业的国际比今,每年一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依据,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活力、国际
较度 化、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
民素质等八大要素
中国人民大 珠三角地
2
学竞争力与 区、(原)南2002沿用IMD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研究中 海市制造业
心研究组的国际比较
中国社会科 中国工业的1995;1996 分析指标涉及工业生产能力、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
3
学院工业经 国际比较 ~2001 率、出口品质量水平、贸易结构、工业集中度、研发投入、
济研究所 全员劳动生产率等[14] [1]
任若恩等与
4
荷兰格林根 中国制造业运用生产法获得国际可比的时间序列和产出数据,从相
大学的专家 各产业部门1980~1990 对价格水平、单位劳动成本、生产率等角度比较[15]
合作的国际比较
5
郭克莎 中国工业的1993~1998 从生产率、劳动成本、经济效益、进出口、生产规模、科技
国际比较 创新、设备先进性等角度进行比较[16]
6
张其仔 中国制造业1995~2001 采用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流动资金周
的国际比较转次数指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
魏后凯 中国各省的从工业的市场影响力、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
7
吴利学 工业比较 2000工业创新力角度构建指标体系,采取简单几何平均法计
算综合指数[17]
暨南大学工 广东、江苏、 采用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工业增加值率、销售利税
8
业经济研究 山东、浙江、 1998~2002 率、综合要素生产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
所 上海等省市优势指数等指标
的工业比较
中国东南部采用市场销售额区位商、工业增加值区位商和工业总产
9
贾若祥 沿海省市制2001值区位商指标,用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AHP)确定
造业比较 三者的权重分别为0.52、0.30和0.18[18]
东北三省老从产业内微观企业的赢利能力、高级要素、产业集聚、市
10 周丰滨、刘 工业基地的1994~2002 场影响力角度建立产业自生竞争力指数A,A=
文革制造业比较MLαCβSγ其中S为地方专业化指数、C为显示竞争力指
数、L为比较劳动生产率[19]
西部11省
11 陈新力 的工业产业1998~2001 计算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比较
泉州、温州、
12 谢立新 苏州三市的1978~2001 比较分析了三次产业的结构转换能力、组织成长能力及
三大产业比空间聚散能力
较
河北省11 用市场占有率反映显在的市场竞争力,用竞争优势(由产
13 聂辰席 市的工业比2001品销售率、增加值率、生产率的乘积表示,其中综合要素
较生产率用Cobb-Douglas函数求得)反映潜在竞争
力[20]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此外,一些学者在产业竞争力实证测评方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包括:
1.王建刚、于英川(2004)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样本指标综合得分。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该法能够有效避免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偏差。
2.贾若详使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中国东南部沿海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因此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3.朱小娟(2004)介绍了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标杆法,标杆法主要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和经营竞争力比率法等数量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比较和分析,寻找竞争力评价的标杆作为判断标准[21]。
4.陈新力(2004)借助偏离份额法分析产业竞争力,这种方法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全局相关部门或产业相比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学者们在测评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是后期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创新基点,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本文认为,后续研究还可针对当前研究中的以下缺陷做出进一步改进:
1.多数指标体系结构庞杂,各种指标的运用没有优先顺序,没有归类,没有分配权重。指标体系中既有市场份额层面的各种进出口数据,也有生产率层面的劳动生产率指标,还有基于投资和环境层面的研发投入、工业集中度等指标。在指标处理方面不进行关键指标和相关指标的分析和筛选,致使指标多的评价要素在排名中所起作用大于指标少的要素;对不同层次、重要性不同的指标使用统一的权重来计算,也使计算结果有失正确性。
2.指标体系中大量非财务指标的使用以及指标之间可能的重叠性,使得相应的实证研究存在着指标体系量化上的难度和结论的有效性程度问题。
3.运用多因素法研究竞争力的解释性强,对竞争力变化的预见性高,但一些入选指标的竞争力含义不明确。
4.对赢利能力等正指标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成本等逆指标。
5.多数研究沿用现成的模式进行分析,而从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设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