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实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五年试验总结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总结报告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0年秋季开始,九江市教研室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试验,被列为全市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重点项目之一。参加试验的有7个县(区)13个教学班(其中市级3个,县、区级4个,校级6个),到1995年7月经人教社命题,统一测试及省教研室数学组验收评估,试验圆满达到预定的目标。现将五年试验总结报告如下。
任务和做法
试验的任务:检验本套教材在我市广大县(区)城乡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合理性;培养一支掌握新教材的师资队伍;同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规律,为我市实施义务教育推广新教材作好教材、师资、学法各项准备工作。试验的做法是:
1.选定学校,培训师资
我室从7个县(区)13个教学试验班中,选定3所学校各一个教学班为全市试验点。这3所学校是庐山十里乡中心小学、庐山区第一小学和浔阳区东风小学,分别代表农村、城镇和市区;在师资配备上选聘了学历均为中师毕业(或相当于中师毕业)的一名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中年教师,一名教龄不到5年和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任教;生源方面,除市区试验班学过学前教育外,其它均无学前教育,入学时不搞择优,但弱智儿童不编入试验班。这3个试验点在地域、师资、生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试验点确定后,组织试验学校领导和教师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稿)》、义务教材(试用)和人教社数学组《对做好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试用教材实验工作的几点意见》等材料,在调动试验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性同时,使之进一步明确试验目的,掌握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排体系特点,提高对教材试验的认识,扎扎实实地进行试验。
2.制定计划,控制条件
由市教研员牵头,试验学校所在县(区)的教研员,校长和执教教师组成市试验课题小组,制定试验计划任务书,使试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为了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对试验条件作如下控制和要求:
(1)试验班师生相对稳定,不随意转学和插班,对保证教学数据资料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2)严格按试用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顺序进行教学,不同时使用和参考其它教材,不加班加点,控制课外作业份量,使试验班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教学;
(3)及时记录教学有关情况,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积累资料,客观地评价教材;
(4)认真做好测试与评价工作,每学期各试验点写出质量分析小结。
3.定期活动,加强指导
每学期实验课组必须集中1—2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开学初组织全市集体备课(各县区同年级试验班教师全部参加),制订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对全册重、难点教材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每学期进行一次公开教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推广教学经验;再次,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召开质量分析会,互通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此外,还不定期举行专题研讨会,充分运用教材编排的优势,先后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怎样有效地组织学具操作”、“如何精心设计课内练习”、“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专题研究,使试验班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断改进教法,使教学教研水平得到提高。
4.统一测试,客观评价
每单元教学结束,借用省教研室推荐的外地编制的单元测试题进行测试,检查单元教学效果,由执教教师进行评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达到教材基本要求。期末统一用人教社数学组编拟的试卷进行考核,统一评分标准,定量教学目标分项统计,填写各类统计表,写出书面质量分析报告上报市教研室存档。
结果与分析
由人教社数学组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期末测试,市、县(区)、校13个试验班测试结果如下:
表一
从整体看,13个实验班教学效果良好,及格率均在95%左右,优分率除四年级外都在80%以上,说明教材结构合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学习的内容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需要,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掌握,能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新老教师所接受,即使是毫无实践经验的新教师也能基本上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还从一所乡中心小学实验班来看,生源和办学条件较差,执教教师更换6人,毕业验收及格率仍达100%。经过教与学的检验,可以肯定,义务教育小学教学课程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教师们普遍反映,四年级教材内容偏多,概念比较集中,课时少,师生负担较重,教学效果也不及其它年级。
实验还表明,经过学前教育、家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班的优分率高于其它教学班;教师责任感、组织教学、驾驭教材能力强的班,教学效果更为突出,从而说明教学质量还受到教师和生源的制约。
表二 市级三个试验班期末测试定量正确人数分项统计结果
说明:1.口算正确指按限时要求错误率在15%以下的人数。
2.笔算正确指按限时要求错误率在1题以下的人数。
3.应用题正确的指列式正确的人数。
学完第九册,由省教研室命题对学生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进行了限时(口算8分钟,简算和脱式计算为25分钟)测试,其结果为:
试验表明学生在计算准确性、速度和灵活运算能力方面,达到了教师用书中的量化要求。在口算方面,由于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中、高年级的口算,所以学生口算能力由低段到高段不断提高,克服了学生历来到高段口算能力逐渐下降的现象;笔算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运算逐渐复杂,但教材突出了重点,加强了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应用题方面,学生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选择算法,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各种解题思路,使之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上述数据证明了教材在应用题的编排上注意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采取分组集中进行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几何初步知识由于教材分散,同时加强了图形的认识,增加了简单的测量和画图内容,教学时,重视了直观教学和学具操作,通过摆拼实践活动,加强了形和数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收获和体会
1.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试验学校的重视支持和正确领导,是搞好试验的保证。
试验开始之前,省教研室对我市这一试验十分关心,并具体将该试验列为全市教改实验的重点项目,拨给试验经费,有关县区教研室和试验学校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几年来试验学校关心和支持试验班教师参加全市试验课题组的各项活动,课题组的全体同志共同协作,积极参加备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进行指导,我室质量分析等教研活动,省教研室袁玉霞同志对我市的试验十分关心,组织并参加教研活动,深入试验班进行指导,这样上下齐心协力,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2.充分运用教材结构的优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试用教材在编排上突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知识的生长点上下功夫,便于学生以简驭繁,举一反三地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纵横的联系,便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促进迁移,培养思维灵活性;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对于难点教材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遵循儿童认识规律,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练习题分为低中高不同层次,逐步提高要求,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数学能力,由于教材具有上述优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教学效果良好。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了教学要求。
另外,由于教材在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弹性,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在学生达到共同要求的同时,便于因材施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天地,为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是“下可保底,上不封顶”。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在参加95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4名,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获奖28名,参加全省小学生自然奥林匹克竞赛获奖28名。此外,在学校运动会、书法、绘画、歌咏比赛获奖多人。少数学生由于课业负担不重,还超前学习了初中一年级数学课本。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