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档案系统的形成(一)_中国古代史论文

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事业论文,档案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档案事业,已于20世纪90年代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在国际档案界颇具影响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如果从新中国成立时算起,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如果追溯到档案的产生,便经历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事业体系这样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大约170万年前,中国大地就有了远古的人类活动。云南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的周口店等地区都有原始人类遗迹的发现。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在生活、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但语言不能远传,更难以备忘,于是逐步创造了“结绳”、“刻契”、“图画”等记事方法。

结绳:就是在绳子上结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结子,用不同的结子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刻契:就是在木片、骨片或玉片等物件上,刻成各种标记、符号,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或记载各种事物。

图画:就是在陶器上画鸟、兽或禾穗等形状来记录当时发现的新奇事或吉祥物。这种图画较结绳、刻契进步。它是“文字的前驱”。

结绳、刻契、图画有了一定的备忘、信守和凭证的作用。这意味着原始形态档案的出现。但它们毕竟都是标记和符号,只能帮助有关的人们唤起对某些具体事物的记忆,不能表达确切、完整和让更多的人都明了的意思。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的形成有待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字的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力往前发展,出现了阶级,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发展了,更需要有条理的来往书信”(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第24~25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也就出现了。

夏、商、周奴隶社会的档案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了文字。

商曾建都城于殷,殷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

东周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并向封建社会过渡

1.夏代有了阶级和国家机器。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夏禹之前是“大同”时代,财产公有,禹之后则“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出现了私有和阶级。《礼记·明堂位》记载:“夏后氏官百”,出现了军队“武人”、“谋士”,产生了刑法和监狱。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袭取了王位。从此,开始了我国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王位的制度。

2.甲骨文是我国基本成熟的文字。它形成于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由此推断夏代已经有了文字。考古发掘的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上,有24种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那就是夏代的文字。

商王崇尚迷信,一切行事,如农业生产、祭祀、战争、田猎、出游、疾病、生子等无不卜问吉凶,祈求神明祖先赐福。这些活动形成的记录叫占卜文书,因为刻在甲骨上亦称甲骨文书。

甲骨文书有一个制作过程。甲骨大多取材于龟甲和牛的肩胛,也有其他动物骨,经锯、削、刮、磨、凿钻、灼兆等程序制作,然后把卜问的原委、时间、卜官名以及日后的应验等情况,用锋利的钢刀或玉刀刻在甲骨上,便成了甲骨文书。它是商朝官方文书。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殷都城成为废墟,甲骨文被埋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

甲骨档案的出土,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已出土的15万片甲骨,流失国外的2.5万片,台湾收藏了约3万片;4500多个单字已认识的近2000个,其余尚不认识。

3.西周金文档案。所谓金文档案,就是在青铜器上铭文铸字。这种做法在商朝就有了,但到了西周发展到专为记事铭文而铸青铜器。西周统治阶级凡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重大事件都要在青铜器上勒铭记载。如毛公鼎,这件西周晚期的器物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臣下毛公事和反映西周统治不稳定的情形。这是已经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共497个字。出土于陕西岐山,现存台湾,又称毛公诰。

4.《尚书》印证档案。虽有“千古《尚书》之疑”的说法,但都公认它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档案文献汇编。它记载着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1300多年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为记功、封命、警戒、筹谋以及誓师之词等。其中,有当时记录的,也有后人写的。

《尚书》的文体大致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这说明当时的文书已经有了定式。其中《夏书》二篇,《夏书·禹贡》记载着禹治水后的全国地理面貌;《夏书·甘誓》记载着禹的儿子启征讨诸侯等情况。《商书》七篇,《商书·汤誓》记载商汤伐桀的事。《周书》二十篇,集中反映周朝灭殷商以及周人如何巩固对殷人的统治等情况。

以上说明档案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图画阶段,进入到奴隶社会和出现文字之后才形成。

有了档案就会有自然的随意性的档案工作,诸如档案的收藏等。西周的天府——我国最早的档案收藏库就是最好的见证。

天府是宗庙的收藏机构。在宗法制度下,宗庙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古时尊祖为天,“王者天太祖”。《说文解字》称:“府,文书藏也”。府与库通称。

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

这里所讲的档案工作是完全意义上的档案工作,主要指档案行政管理——管理机构、人员及其法规和档案管理——档案收集、保管、提供利用等。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各朝,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

这个时期的档案工作,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发展而发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创新。

(一)春秋战国时期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的时期。西周王室分封,诸侯力量逐渐强大,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春秋时期从此开始。140多个国家之间的长期的兼并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公元前475年,开始了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这个时期的兼并战争和社会的大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迷信、宗法制度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代之以官僚制度和法律。贵族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养士”(有知识、谋略的人)之风。原有的档案遭受严重损毁,新形成的档案,包括日常政务档案、专门档案和民用契券以及刑书、计书、监书等大量形成和使用。

继承西周传统,各国史官的地位仍然显贵。他们担负着记录重大国政事件,保管着大量的档案典籍,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成为王侯公卿的高级顾问或“士”。由于记注(即档案)寓有褒贬,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仍是官府之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但随着周王室分封、东迁,王室衰败,王官百工流落,世卿官员陷沦,官府的档案大量流失社会。这在客观上为“士”搜集、学习和利用档案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私人讲学、私人著述从此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收集了大量的鲁、周、宋、杞等故国流传下来的史官记注和官府文书,并进行编纂。“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即删定六经。“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他还问礼于老子。

老子是东周王室的守藏史。即国家图书馆馆长或档案馆馆长。因为当时的图书与档案是不分的。因此,他很有知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曾适周问礼。他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认为老子的学识修养像神龙之见首不见尾那样深不可测。

(二)秦、汉时期

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收、管、用在汉代基本确立。

秦、汉统治者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相当重视。秦始皇一方面焚书坑儒,另一方面热衷于法律文书和石刻文献,设立档案机构,确定档案人员。

汉统治者从秦始皇那里吸取教训,对前朝留下来的档案不是销毁而是收集。《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有萧何抢救档案的故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文艺志》记载:汉朝廷“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百年间,书积如丘山”。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迁都洛阳时,“其经牒秘书载之两千余辆”。

为了保管档案图籍,在汉皇宫内外,专门修建库房。如石渠阁、兰台、东观、麒麟阁、天禄阁、石室、宣明、鸿都等,亦便于群儒在这里校勘经籍,著书立说。

石渠阁,据《三辅黄图》记载,系汉初丞相萧何主持建造的,主要保管从秦宫廷收集来的和前朝的档案图籍,因阁周围以石砌成,并引水绕阁而故名。这样便于防火防盗,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

兰台,主要保管汉中央的档案典籍。东汉时,班固在此担任过令史,编过《汉书》。

东观,系东汉王朝档案典籍收藏中心。

此外,西汉中央还设有专门档案库——骨签档案库。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门档案库。骨签档案是兵器管理工官及兵器制作情况的登记册,因为刻制在骨签上故称骨签档案。

汉代档案图籍的利用极为突出,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大多参照秦代记录,所以有“汉承秦制”之说。司马迁编修《史记》,班固编纂《汉书》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图籍。

(三)隋、唐时期

这个时期,随着魏晋以来官与吏的分途,在中书、门下省设起居官员,专掌记言记事,使记注史官同文档官吏相分离。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诞生,选官用吏两条途径。科举成为入仕的正途,吏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一般文书档案官员属胥吏,不易升迁。这样一种变化,表面上是档案人员地位的下降,客观上是档案人员专一化的开始,有利于文书档案工作的加强。

在档案史料的收集上,唐王朝制定了法规性文件《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规定了各机关应送交史馆档案的种类、方法和时限等,还可以去牒索取(《牒索》)。这使唐代史馆可以编撰本朝“日历”和“实录”,在这个基础上编修国史。

隋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沿袭,并创立了官员铨选制度。铨选官员数量很大,高宗时有万人之多,形成了大量的甲历档案,所以设立了专门保管甲历的库房——甲库,这是我国最早的人事档案库。

(四)宋时期

随着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皇帝档案典籍从中央档案保管机构中分离出来,建立专门保管某一个皇帝的诏令、谱系、诗文、典章等的档案库。据《宋史·职官二》记载,宋代最早建立的皇帝档案库称龙图阁。“龙图阁,大中祥符中建(大约公元1008年),在会庆殿西偏,北连禁中,”“阁上以奉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书、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两宋时期这样的档案库共建了11座,比美国第一个总统档案馆(罗斯福档案馆,亦称图书馆)早900多年。

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关普遍建立起架阁库。这既是档案保管装具的变革,更是各级国家机关保管现行档案的机构,并沿袭到以后各朝,形成机关档案室雏形。宋代的一部法典汇编《庆元条法事类》有关于架阁库的一些规定。

(五)元时期

1206年(宋宁宗开禧二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在吐蕃建立行政统治机构。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第五代汗忽必烈即位,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疆域东南至海,西至新疆,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

元朝建立后,逐步推行汉法,文书档案工作制度也基本上沿用前朝,但有自己的特色:

文书立卷工作由文书承办部门或人员完成;

文书驿传四通八达,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驿站网络;

包装档案用毡包。他们视档案为神物,用毡包包装后放置在蒙古包的神位上。

(六)明时期

明统治者对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很重视。朱元璋下令所属收集元朝统治机构保存下来的档案,征集散失在社会上的历史档案,对送交档案的人员予以奖励。对收集到的大量档案,建筑专门的库房,加强保管。在中央的有大本堂、皇史宬、后湖黄册库、文渊阁库楼等。

大本堂: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建,原是皇子读书的地方。它主要用于保管、整理前朝典籍图书以及其他方面的档案图籍。

皇史宬: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仿古代石室金匮建造,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至今保存完好的皇家档案库。全部砖石结构,即谓之“石室”,具有防火、防盗、防潮、调控室内温湿度的功能。室内有石台,台上摆放铜皮大匮,谓之“金匮”。主要收藏历代皇帝活动的记录和最重要的图书,如永乐大典副本等。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主要保管清朝的实录、圣训、玉牒等。

后湖黄册库:始建于洪武初年,是明中央保管全国各地送来的黄册、鱼鳞册等赋役册簿档案的。黄册,即全国各地户口总登记簿,每十年造一次。造新册,核旧册。每册四本,一送中央户部,黄色封面,故称黄册,另三册分存于布政司、府、县,青色封面。它是当时全国最完整的户籍人口记录。同黄册有关的是鱼鳞册(亦称鱼鳞图册)。它是记载全国各地土地的登记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全国各州县分区编造,详列田地面积、地形、土质、四至及业主姓名等。一式四份,分送各级政府,作为征税根据。这是全国当时最完整的田地产记录。因图上所绘田亩挨次排列像鱼鳞,故名。黄册库建在南京后湖的小岛上,故名后湖黄册库。随着黄册档案的增加,库房也逐步增加,到明亡前达700间,收藏黄册170万册以上。它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办事吏数十名,库匠100余名,管理黄册的监生50名,还有杂役人员200余名。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具规模的皇家赋役册簿档案库,在当时世界上也属罕见。

地方档案库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座。其名称不一,有的称架阁库(堂),有的称黄册库,有的称案牍库(所)、案册库、册籍所、造册局等。(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国家档案系统的形成(一)_中国古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