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任何地方,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都是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它的安全和稳定将会决定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量,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用电安全。但是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因素有很多,除了线路本身的故障问题还有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甚至是动物的乱入也会影响它的安全。所以如何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的避免更大的危害发生,就是本篇文章所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方法
引言:电,这种能量已深深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蹄固,不可或缺。所以对于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维护,一定要做出最完整的防范方案。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原因有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气候的变幻无常,例如;暴雪、骤雨、飓风、雷电等自然因素,还有一小部分就是来源于人力的破坏和动物的奇袭。一旦输电线路受到影响,无论对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限制。所以,加强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防治,确保电路的平稳输送,就是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大问题。
一、输电线路的运行具备的特点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的发明,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保持好平稳的输电是我国电网企业的头等任务。输电线路的特点是在输送相同的功率下,电压高电流小,所以电能的损耗就小。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就是杆塔,其中的架空地线能够尽可能避免架空线路遭受雷电奇袭而发生的灾难。虽然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是有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如果这些危害没有得到最大的控制,那么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继而就拖延了社会的进步。
二、破坏输电线路运行的原因
1、暴雪寒冰带来的危害。
在冬季,我国很多地区都会有冰雪的现象。而这种冰雪现象就对电网的影响就有三种。第一种是温度,由于冰雪的降临气温极速下降,这种温度的改变就会影响电路中某些部件的物理性质。例如电线的外层就是用一种绝缘材料包装的,而这种材料的强度在低温的状况下就有有所减弱,这样的性质就容易使电线暴露的空气中从而造成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的安全;对于使用架空输电线路的电网来说,温度变化的前后就是线路热胀冷缩的过程,这就要求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既能是电线松的的形成拱形又要在紧的时候不被绷断。第二种是湿度,在冰雪覆盖的地方湿度就比较高,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的环境中,容易使线路中金属原件的性能降低,继而影响电路的运输。第三种就是其他因素,就是指冰雪天气带来的其他问题,例如寒风或者是冰雪悬挂的重量,这些也会对线路造成危害。
2、暴风骤雨带来的危害。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强风带来的灾难,尤其是新疆与东南沿海等内陆地区,几乎每年都会有强风给城镇带来的损伤。这些灾难严重的危害到国家电网的运行,暴风和骤雨都会造成电线杆(塔)倾断。在暴风下,容易吹偏那些跨度较大距离较远的的导线,迫使导线和距离较近的树木、建筑、或者其他导线的物体因为电气距离不够的的原因而放电,这就是导线风偏放电的危害。还有就是会造成线路塔上的跳线或者是变电站构架上的跳线,同时在强风的影响下变电站设备的引线线夹会容易脱落。
暴雨的长时间、大量的降临会侵害变电站的设备,这些金属设备受到雨水的侵蚀后容易发生异常,或者造成回路、短路等故障,破环变电站的保护和开关。城市内大面积的水域容易破坏放置在地下的配电设备,例如配电室、配电网开关站、电缆环网柜等,这些设备一旦受到损害维护的时间将是漫长的,就会让人们长时间的在没有电的环境下生活,拖延了城市的发展。
3、雷电带来的危害。
雷击可以发生在云与云之间,也能够发生在云与地面之间,当云中累积到足够的电量后,这些电量就会大致向下的释放出来。雷电放电时能产生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的高压电,这些电压可以破坏电子电气设备,劈断电杆、损害电线,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停电。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设备都是依靠电能来运行的,尤其在春夏两季,输电线路常常遭受雷击,这就容易影造成力输送不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雷电产生热量并点燃所击中的可燃物时,就会引起火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雷击事故都会引起火灾,被雷电击中的建筑物也不一定都会遭到破坏,毕竟又一部分的雷电影响的间接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做好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通过完整的检测和监控技术,及时处理问题。
三、关于如何防范的方法。
1、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完整的监控系统。
随着用电量的日益增加,对输电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就越来严格,只有在有保障的辟护下,我国电网产业的发展才会日益壮大。对于输电线路的状态要得到实时的检测,可以自主研发先进的检测设备,也可以引进国外优良的机械,结合人力的巡检随时将输电线路的状态汇报在统一的平台上。可以大规模的利用无人机来巡视线路的状态,利用无人机的灵活性,在上面安装可以检测到危害的雷达设备以及GPS导航设备,全方位井然有序的自主控制。无人机的作用不仅可以检测到即将到来的危害,还可以在发生雷击导致的火灾后分析火蔓延的方向,及时的为救急人员把握方向,进一步的将灾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不仅在检测上面提升防范,还要提高输电线路设备上元件的性能,找寻更可靠,更稳定,寿命更长的元件。
2、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和使用多种检测方式。
输电线路运行的范围很广,用电的地区就一定会有输电线路的运行,尤其是在一些极端天气与经常遭遇自然灾害的地区,维护好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任务就更加艰巨。在高原、冻土、山区等地区再利用普通的的检测方法就行不通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呀去研发一些新型的检测方法。根据实时的地形图,建立新的检测系统,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利用卫星遥感检测技术。通过扫描或摄影、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识别空中、地面等会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因素,同时也可以在抢修线路的情况下提供有用的检测数据。
3、建立一体化的线路维修系统。
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维护,除了在检测和运行方面,还要在维修上下功夫。作为监测的无人机,也可以拿来作为电路故障检测的工具。安装的摄像头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把位置传输在终端让技术人员前来维修。也可以在杆塔上安装报警装置和自动检测装置,一旦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报警,在平时的输电过程中就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维修。一体化的线路维修系统能够极大化的节约发现故障的时间,这节约下来看似不多的时间恰恰就能让远在异地的很多正在工作的人得到及时的帮助。
四、结束语
我们已经深入信息化的时代,太多的电子产品围绕在我们周围,对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保障直接影响到我过经济的发展。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灾害带来的,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就更应该抓紧时间建立好全方位的检测方案,在一些重要的输电通道加强防范,制作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而人为、禽类带来的外力影响,更应该提高防范,将输电杆塔尽可能的远离生物,避免人和动物的伤亡,也可以使好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
找寻新型材料来包装电路、优化杆塔的建立结构、采用更耐用的金属元件,更大化的处理在杆塔建设中的存在的可以避免的问题。对于导线风偏放电,就应该改善杆塔的建设方向,利用大数据得到最恰当的位置。一体化的监测系统早已不是理想化的状态,加强研发自动化检测系统,构建完整、全方位的输电线路运行体系,让我国的电网企业蓬勃壮大。
参考文献
[1]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40(11):3491-3499.
[2]方宏,杨帆,文宗滈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37-138.
[3]刘汝新,李龙.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1320-1320.
[4]王国涛.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探析[J].通讯世界,2016,(13):161-162.
[5]陈细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51):243-244.
论文作者:仝智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因素论文; 雷电论文; 就会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