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周文

浅谈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周文

海南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 海口市 570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明显增多,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成为施工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以给排水工程为核心,首先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然后指出施工质量通病,最后阐述了相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引言: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筑使用性能密切相关,影响用户的生活体验。分析可知,给排水工程具有范围广、专业性强、存在交叉作业的特点,一旦材料、技术、管理等环节的管控不当,就容易引起质量缺陷。以下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1、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流程和重要作用

1.1 施工流程

建筑给水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材料检查→测量放样→支架制作和检查→安装管道→水压试验→冲洗消毒→安装洁具→调试交验→管网通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熟悉图纸→测量放线→安装支架→安装管道→灌水试验→安装器具→通水试验→回填施工→竣工验收。

1.2 重要作用

分析给排水工程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促进经济发展。水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建筑行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均要考虑到水源的合理使用,这就对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基于低碳环保发展理念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建筑给排水施工期间,加强工艺控制和施工管理,为给水、排水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环保目标[1]。第三,提高生活水平。我国水资源短缺,其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合理设计给排水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用户的居住舒适性。

2、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通病

2.1 管道渗漏堵塞

管道渗漏和管道堵塞,是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中渗漏原因如下:①基础处理不当,出现不均匀沉降;②管道材料质量差,不满足设计标准要求;③闭水段的端头封堵不严密。堵塞原因如下:①管道开口设计不合理,导致泥浆、杂质进入管道内部;②没有定期清理管道,导致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量积聚;③施工期间测量误差大,导致施工走样。

2.2 槽底泡水问题

槽底泡水的原因,主要是雨水、降水进入沟槽,由于排水不及时、不彻底,导致积水存在槽底。在水体侵蚀作用下,槽基、地基土质变的松软,地基承载力明显降低,继而诱发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2.3 支架安装问题

支架安装是给排水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支架、吊架安装期间,常见问题如下:第一,管道在转弯部位,没有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砌筑,而是使用空心砖,导致管道和支架的接触不紧密[2]。第二,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对于支架、吊架高度的测量不准确,继而影响支架制作质量,安装时出现卡孔错位现象。第三,当前建筑施工完成后多为毛坯房,给水管道和墙面距离较小,会影响后期装饰装修。以水表为例,考虑到墙砖的厚度为30cm左右,因此水表安装位置和墙面之间,应该控制在30-5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器具安装问题

在卫生间内,洗漱盆、便器均设计了水弯,能对下水道中的异味进行阻隔,但会影响楼板检修。施工期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预留位置不当,或者尺寸出现偏差,或者紧固螺丝缺少弹性垫片等,就会影响器具的稳定性。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渗水、堵塞等问题。

3、针对给排水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

3.1 管道防渗防堵

针对管道渗水问题,防治措施如下:第一,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可以采用压缩变形、热膨胀等技术,加强入场检测,确保管道质量满足标准要求。第二,对于施工操作因素引起的渗水,要求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落实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作业,避免留下质量隐患。第三,加强细节控制,以管道套丝为例,要求锯口平整,和管道中线相互垂直,具有清晰的丝口[3]。第四,完工后,委派专人保护管道,避免施工操作造成意外损坏,或者损坏后及时维修,通过漏水试验、闭水试验,评估管道的密封性。

针对管道堵塞问题,防治措施如下:第一,管道安装尽量一次完成,如果施工中断,应该使用棉布堵住管口,或者使用木板遮盖,避免异物进入管道。第二,管道安装以施工图纸为准,并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如果对管道的材质、尺寸、位置有疑问,及时向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提出,避免造成返工。第三,为了防止水弯沉积杂质造成的管道堵塞,施工中应该打开疏通盖,对杂物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水弯部位的通畅性。第四,在管道施工中,可在横支管上设置清扫口,使用直角弯头和三通;在横干管或立管上使用“乙”字管,有利于清理拥堵。

3.2 科学回填沟槽

在沟槽回填上,必须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作业,一旦出现较大误差,就会影响回填质量。第一,回填作业前,检查管道、附件等设施,看是否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对比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保证图实相符,识别风险因素。第二,管道安装完成后,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外,应该及时进行回填;并在回填前彻底清理沟槽内的杂物,将积水排干净。第三,通过水压试验后,组织开展大面积回填工作,合理配置人力、机械等要素。回填过程中,要求管道内部有水流通;回填使用的砖块、石块,将直径大小控制在10cm以内,防止损伤管道。第四,如果使用机械回填,要求回填土超过管顶70cm以上,才能将机械开进场区[4]。

3.3 准确安装支架

在支架、吊架安装期间,控制措施如下:第一,制作支架和吊架时,按照设计图纸执行,严格控制形态、尺寸、规格、材质等要素;打孔钻眼时,要使用电钻或冲床工艺;管道焊接时,避免出现裂缝、欠焊等缺陷,并进行防锈处理。第二,准确设置支架、吊架的间距,其中管道上的支架,要处于同一直线上,可以采用拉线法进行检查,保证管道整齐排列;管道和支架之间紧密接触,材质不同的管道之间,使用橡胶绝缘垫。第三,热水管的固定支架,要根据热胀量、膨胀系数、补偿量等指标,确定支架间距;支架一般设置在分支、变径、接口、穿越墙体和楼板等部位,以提高管道的稳定性。

3.4 落实验收检查

给排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开展水压、通水试验,评估施工质量。看管道的标高、管径、坡度设置、平面位置等,是否满足预设要求;看管道、支架、卫生器具的安装是否牢固;看水表、阀门、水泵等部位有无渗水现象。此外,还要定期检查,重点是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做好养护维修工作[5]。其中,检查包括视觉检查、镜检两种,前者能确定管道内有无淤泥杂物,确保管道通畅;后者能确定渗水、堵塞的具体位置,及时发现塌陷、错位等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给排水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能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分析可知,给排水施工质量通病较多,例如管道渗漏堵塞、槽底泡水、支架安装问题、器具安装问题等。对此,施工企业应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促进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跃.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8,(3):272.

[2] 陈海涛.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1024.

[3] 张超.建筑给排水常见质量通病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4367-4367.

[4] 陶宇,栾艺.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9):131.

[5] 王芳,徐凯.建筑给排水质量的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94-95.

论文作者:周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周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