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电力信息技术结合了电力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整体效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信息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电网运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延伸,电网运行的信息化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等多个环节,这也可见信息技术对于当代电网的运行及发展的重要性。电力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在这个网络下的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得到实时监控以及每个节点上信息和电流的双向流动。电力信息技术的体现主要是针对于发电站、变电站系统等重要环节而言的。
一、电力信息技术的单项技术应用
1.1 形成先进的控制技术
先进的控制技术是指在电网运行中自动分析诊断和预测运行状态并采取适当措施以消减和防止供电中断和电能质量扰动的技术。该技术紧密依靠于并服务于其他一些方面的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参数量测技术提供先进控制技术监测的基本的元件。在未来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实施方面,将引进预设的专家系统,采取高水平的自动控制行动,极大地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其优势在于能高效智能的管理电网工作,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先进性提供了保障。
1.2 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应用
利用先进控制技术通过智能电子设备对系统和用户参数进行分析测量,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及时预警和发送数据。专家系统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准确决策,结合先进的天气预报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负荷预测,例行概率风险分析,最后提供可靠的分析结果和决策。对产生的问题,通过智能电力信息技术实行对问题的自动控制和处理,还可以降低已存在问题的扩展和防止紧急问题的发生。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来执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将大大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电力信息技术在发电站、变电站的综合应用
电力信息技术在变电站、发电站的应用,是指对变电站、发电站中的所有设备进行功能优化整合,实现对电力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对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有一种综合性的建立。利用电力信息技术,对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既能有效改善管理和工作的复杂度,也能够综合提升变电站和发电站的整体安全度。发电站、变电站对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分层式三类应用方案。
2.1 集中式
所谓集中式就是相当于针对系统设置一个中央处理器,如扩展器外围接口电路,进行集中计算和处理从变电站获取的模拟量、开关量以及数字量等信息,以完成微机监控、保护和一些自动化的控制等功能。采取这样的应用方案进行管理电网运行的优点是拥有较强的实时性,能方便建立设备与数据的统一性的管理。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案对主机的存储能力以与计算能力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大规模的数据冗余使主机中的计算负担增加,对硬件的投入要求有所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分布式
分布式结构将发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配给多台计算机完成,然后再将数据和信息输送给主机,进行系统的处理。该方案一方面便于系统的扩展与功能维护,使其局部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由于主机的压力有所减少,硬件成本的投入方面会有所降低。其缺点在于各机器因存在不同的处理能力,在传递和处理数据时,可能会产生差错和混乱。
2.3 分层式
分层式方案在其系统结构上将变电站的信号控制系统分为三层,设备层、单元层以及变电站、发电站层,产生等级式管理流程。分层式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实现了完全的软件控制,简化了变电站、发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硬件,主机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使得复杂度有所改善。其缺点是,步骤较多,促使延迟性显现,数据失真也可能会产生。
三、在电网调度上的应用
电网调度信息化通信系统是是把现场系统远程测控装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光纤传送的方式将其传送至调度中心,这样就能够让调度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供电系统的具体情况。
实现智能化调度可以说是电网调度的最终目标;所谓的智能化调度具体指的是:建立一个区域范围内同步信息的紧急控制和网络保护一体化的新技术、新概念的具备协同电力系统保护系统元件的具有多道安全方向的新型防御体系。智能调度的核心是突发情况时,能够实现实时决策指挥,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大面积的故障发生,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意义。
我们还应该客观的认识到电网调度不断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智能调度的实现;智能调度与传统调度相比在优化调度、控制电能、消除隐患、警报以及应急事件处理方面有了非常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工作效率还是安全来说,它都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在管理上的应用
电网在地理上的分布普遍比较分散,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在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变化大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是没有针对性的采取分片区式的管理方法,势必会给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进而影响工作效率。此外,分开管理还会给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难,这也是电网系统的安全隐患之一。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统一的电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见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电网的规模势必也会有更大的发展,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各方面的需求,这也就是电力信息技术被广泛关注和实践运用的关键点。
结束语:根据以上的论述,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电网中所涉及到的安全运行问题,已经被电力信息技术完全的纳入。在电网的运行方面,电力的信息技术也展现出了较为巨大的作用,当下的电网管理控制方面也逐渐的趋向于全国化,因此,电力信息技术是电网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运行中,电力企业有必要将电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要利用我国的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对电网运行中的电力信息技术在运用方面有所强化,同时对网络技术正确运用,要将电网信息系统中尽早的将电力信息技术纳入进去,在最初就将创新机制有所融入,才能够实施电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 林江民.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0(19)
[2]黄文,王磊,朱小兰.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大家,2011(19)
论文作者:谢佩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发电站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