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土木工程的认识论文_闻凌美

浅析对土木工程的认识论文_闻凌美

闻凌美

(浙江墅林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土木工程进一步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机制出现了逆转现象,土木工程不仅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大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本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的定义、土木工程各方面的应用、土木工程的未来。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认识

前言

建筑业和建筑物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复合的载体,体现了土木工程技术与创新的作用。土木工程进一步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机制出现了逆转现象,土木工程不仅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大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业和建筑物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复合的载体,体现了土木工程技术与创新的作用。

1土木工程的概论

1.1土木工程的概念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1.2土木工程各方面的应用

1.2.1道路桥梁方面。“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路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刻都可以看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及内部都是由道路连接在一起的。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五”前三年, 公路建投资占GDP比重保持在3.1~3.2%, 投资额年均增长19%。

1.2.2公路建设方面呈以下特点: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81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4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万公里。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成都四条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从而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即“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通。

1.2.3隧道及地下方面。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始于60年代。1965年北京建设地下铁道。一期工程自北京站至苹果园,24.17km,明挖法施工。二期工程为环线,于老城墙下修建,16.1km,浅埋明挖法施工。20世纪60年代上海修建打浦路水底公路隧道。20世纪7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改建为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工厂和贮藏库。20世纪80年代上海建成延安东路水底公路隧道,全长2261m,采用直径11.3m的超大型网格水力机械盾构掘进机施工。同一时期,上海还建成电缆隧道及其它市政公用隧道等20余条,总长达30余km。1985 年至1987年,上海建成黄浦江上游引水隧道一期工程,日引用量达230万t,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人民广场地下车库的建成,其平面尺寸达176×146m,深11m。广州地铁、南京地铁等在此一时期进入设计与施工准备阶段,宁波开始了水底公路隧道的修建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的交通与市政设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地铁1 号线,地铁2 号线已相继开通。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已开始建设,多在地表至-30m以内的浅层修筑地下工程。

2对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的感受和认识:中国的土木工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土木工程有自己的特殊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项大资源被13亿一除即变得微不足道,而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成了大问题”。刘西拉教授此语切实道出了我国的困难之所在。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水、森林总量均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全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能源、教育、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四大严酷问题。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而土木工程,也必当立足长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近年新建的许多大型桥梁都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我国的上海徐浦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东海大桥、香港地区的青马大桥,韩国Seohae桥和Youngjong桥、美国Commodore Barry桥和加拿大Confedration桥等。像这样,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基本解决了建筑过快老化损坏,不得不拆去重修的尴尬局面,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后代并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条件下,满足当前的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土木工程师主动做到节能节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绿化,在夏季有效降低灰砖墙表面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可以使用节能保温型的多孔砖或复合墙体作为墙体材料,达到冬季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太阳能、地下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用量的减少。

另外, 对既有建筑的再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方面,上海已经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量不用的厂房,很多已经转变为展览厅、办公楼、艺术家工作室等。这样的改造再利用,既符合现代使用的要求,又节约了能源,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绿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工程建设产生的废旧混凝土等均会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我国每年的施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达4000万吨,产生的废混凝土就有1360万吨,清运处理工作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此外,我国是20年来世界水泥生产的第一大国,而这本身是一项高耗资源、高耗能、污染环境的行业。与其他材料相比,钢材和再生混凝土较为符合绿色建材的标准,应当大力发展这样的绿色建材。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3结语

土木建筑在不断发展,而且充满信心和期望,在非常杰出的传统建筑艺术成就的强大荫庇之下,经过与新的生活的融合,必将取得无愧于祖先也无愧于时代的更大辉煌。我们渴望全面展现建筑艺术,让土木工程光采照人,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前卫,郑七振,周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

[2]张玲,刘晓俊.关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5)

[3]李醒伦.探究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J].科技风,2014(03)

论文作者:闻凌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浅析对土木工程的认识论文_闻凌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