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与思考_高考论文

2011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化学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五年,加上新增的河南、山西、江西和新疆4省区,总共有19个省市区(上海市为国务院批准的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地区,本文不作探讨)参加了新课程高考。19个省市区共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能充分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现实问题立意”的命题理念,能体现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基础性、选择性。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结构特点和试题特点进行分析,能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起指导作用。

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结构特点

从纵向来看,2011年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在结构上与前几年的新课程高考化学卷基本保持一致,差异较大的是广东卷,其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试卷类型为单科卷(必考+选考类),而2010年和2011年的试卷类型为理综卷(必考类);从横向来看,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有着较大的结构差异,具有如下特点。(参见下页表1)

(1)从试卷结构类型来看,分为三种:海南卷和江苏卷为单科卷(必考+选考类);山东卷、福建卷、宁夏卷等为理综卷(必考+选考类);广东卷、安徽卷、浙江卷、天津卷、北京卷为理综卷(必考类)。10套试卷中,“必考+选考类”和“必考类”各占了一半。

(2)从题型来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突出了客观题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三大能力的重要性。选择题分值为28分~42分,占试卷总分的34%~42%;非选择题分值占试卷总分的58%~66%。其中选择题又分为单选题与不定项选择题:理综卷中除广东卷设置了两道双选题外,基本上只有一种单选题;两套单科卷都设置了单选题与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的题数为5道和6道,比较接近,也比较合理。这主要是由于单选题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使其在难度、复杂性等方面比单选题有明显的提升,也降低了考生选择题解答随机得分的可能性,更能突出对考生多种能力考核的要求。

(3)从考试涉及的模块来看,海南卷、江苏卷、山东卷、福建卷和宁夏卷等,都设置了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且大都依据新课程考试大纲将必修1、必修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设为必考模块,将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作为选考模块,一般是三选一或二选一。其中,海南卷、山东卷和宁夏等卷为三选一;福建卷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二选一;江苏卷则除了必修1、必修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外,将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也作为必考模块,选考模块也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二选一。广东卷、安徽卷、天津卷、浙江卷和北京卷都为必考类,没有设置选考模块,大都涉及了五个模块。其中,天津卷、广东卷和北京卷涉及了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浙江卷涉及了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安徽卷涉及了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前三个单元、《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个单元。我们可以看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在考卷中所占的比重较其他选修模块大;江苏卷和浙江卷将《实验化学》作为考试模块,重申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试题特点

1.注重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

与往年相比,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仍然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操作、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元素周期律(表)和化学计算等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必修1和必修2在各套化学卷中的比重都在50%左右,有的甚至接近70%,这充分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设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的基础性。

此外,学科内综合是历年来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一大特点。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相当一部分试题,不是单就某一个知识点来考查,而是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和多方位地考查,以高中化学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为载体,从高视角和较低起点入手,以能力考查为主导,注重化学学科素养,充分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并重。如宁夏卷第27题,以“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烧电池”为素材,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原电池原理、基本化学计算等化学知识,该题还结合题干所给信息考查了学生对化学信息获取、整合的能力和应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试题的情景性,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和对学生获取、理解、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关注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中“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2011年的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与往年一样,不仅重视考核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同时力求体现化学知识、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反映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以及在真实情景中考查学生从化学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此类试题所赋分值比重一般都占到了化学卷总分的50%左右,试题选材大量来自生产、生活实际,内容涵盖了医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和绿色化学等领域。如福建卷第6题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判断,涉及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酸雨的防治、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可燃冰等知识;第11题的锂水电池;第23题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稀土元素铈元素化合物的应用;第24题基于“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和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制备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的真实情景;第25题以“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为情景进行相关的探究。福建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试题量占试题总数的50%(化学试题总数为10道),试题分值所占化学卷总分的比重为70%。

考试大纲对化学能力要求的三大要点之一“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获取有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块进行整合、重组,从而进一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情景试题本身就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即化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新的实验现象、化学新工艺过程等提供了一些对学生而言在课本和平时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等,而“文字叙述、关系曲线、化学方程式、流程图、数据表、有机物结构简式和空间结构模型图等”等信息呈现形式,则可以让学生从中提炼一些新的知识或发现新知识的某些特征,并结合已有知识对新获取的新信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达到对学生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如福建卷第24题基于“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和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制备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的真实情景,通过“化学工艺流程、陌生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图表数据”等提供的信息,考查了胶体知识、溶度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和物质的提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理解、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和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比较多,如北京卷第12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第28题,宁夏卷第26题、第27题及选做题第38题,等等。

3.注重对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课程把实验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不仅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实验化学》单独列为一个选修模块,新课程考试大纲还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作为三大化学学习能力之一。自2007年实施新课程高考以来,化学实验题在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所占分值越来越多,近几年各省市的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化学卷中所占分值比重大都在30%以上,有的达到了50%,[1]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同样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其中,选择题一般侧重于对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涉及的内容简单而广泛,一般包括操作规范的判断(如江苏卷第7题、海南卷第2题)、现象与结论的判断(如安徽卷第10题、天津卷第3题、广东卷第23题)、简单的过程与分析(如浙江卷第8题)以及实验方案正误的判断(如北京卷第11题、广东卷第10题)等。非选择题注重多个实验结合,突出多元能力并考,侧重于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这类试题一般是将多个小型实验按一条主干知识相联,整合成为一个大型实验,它的主题往往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综合性实验题的考查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原理(仪器、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连接、操作目的与顺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2)基本实验操作和规范性(如过滤、气密性的检验、读数规范操作等);(3)实验分析与评价(如对操作或现象的分析、对不同方案的评价等);(4)实验结果处理(包括图象判读、数据分析、计算及误差分析等);(5)实验设计。如宁夏等卷第28题,第(1)、(2)、(3)①小问考查的是实验原理“装置的连接、操作顺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3)②、(4)小问考查的是实验分析“对操作或现象的分析”,第(5)小问考查的是实验设计;浙江卷第27题主要考查实验结果处理中的“图象判读、数据分析、计算”;山东卷第30题以“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的化学工艺流程图”为情景,综合考查实验原理中“仪器、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连接”、实验分析与评价中“对操作或现象的分析、方案评价”及实验设计等内容。

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在加强实验考查的同时,实验探究题仍然受到了重视。除了在上述实验中渗透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如宁夏卷第28题(5)小问的“实验设计”、浙江卷第27题的“实验结果处理”,还有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针对猜想与假设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如安徽卷第28题,试题以“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为情景,要求学生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等,较为完整地展示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4.关注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考查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其中的时代性不仅指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还有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趋势。所以,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色。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关注也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一大特色。自2007年实施新课程高考以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在每一年的试卷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2011年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新增内容的考查比例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2011年各实验区的高考化学卷都比较注重对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考查。从分值比例来看,不同试卷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新增内容分值比例最大的是安徽卷(23%),最少的是天津卷(4%);其他一些省市,除广东卷和安徽卷低于12%外,其他卷都在12%以上。从考查知识点来看,10套试卷对新增内容的涉及均较广,特别是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等在各省(区、市)高考化学卷中基本都有涉及,新增内容的考点分布趋于稳定。总体来看,各新增内容的考查难度与教材的契合度比较好,但根据新增内容的难度和陌生程度,其考查的深度和关注点又有所不同。[2]例如,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不仅关注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简单计算等基础知识,还关注到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如北京卷第23题);而关于盖斯定律、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理论等内容的考查则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如海南卷第11题、宁夏卷第26(4)题和第27(2)题)。

5.重视化学计算题的考查

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没有将“化学计算”单独列出来,而是将其分散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四块内容中。但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因为化学计算不重要,而是强调计算的实用性以及认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摒弃人为编制的繁琐的、虚拟的计算。从分值来看,自2007年实施新课程高考以来,每一份新课程高考化学卷都涉及了计算题,且均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分值比重都较高(大部分都在20%以上,有些省市在30%以上)。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虽然计算题的考查力度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分值比重在12%~24%之间,但仍稳定在17%左右(参见表3),符合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对计算题的要求。从考查内容来看,新课程高考化学卷注重对物质化学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焓变等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化学计算知识,仍然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新课程新增内容如pH、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的考查,主要是深化有关反应原理的认识。而且,试卷中所设计的化学计算题大都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在探究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考生的化学计算技能,突出一般方法、通用计算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不刻意追求计算技巧。如浙江卷第27题,以“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为情景,突出的是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能力,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等内容;宁夏卷第27题,以“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为情景,考查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转化率及燃料电池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涉及了盖斯定律、化学方程式、理论效率、化学平衡常数等内容。

三、问题与思考

1.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下降

在化学试卷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高考的一大亮点。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基于新课程高考的导向作用,各课改实验区都根据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表现来考查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并且一般是将科学探究能力分解成实验方案设计、按规定完成实验操作(用语言描述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与解释、实验方案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查。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也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查,但在考查力度方面总体上较往年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分值上,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有所降低。如2009年广东卷、安徽卷、浙江卷和福建卷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分值分别为34分、17分、15分和23分,各占试题总分的22.7%、17%、15%和23%;[4]这四个实验区2011年高考化学卷中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分别为17分、13分、14分和20分,各占试题总分的17%、13%、14%和20%,均较2009年有所降低。二是从考查过程来看,10套化学卷中只有安徽卷继续保持了对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的考查。如广东卷,2007年第23题“实验探究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2008年第21题“对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2009年第21题“对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所得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2010年第33题“用刚吸收少量的NaOH溶液对用和浓盐酸制备时的尾气吸收处理的探究”,都是要求考生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等,而2011年的广东卷并没有对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进行考查,如第33题,题干虽有“探究”二字,但只有第(2)小题考查考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所以,在高考化学卷中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基于情景设置问题应考虑素材的变异性

基于情景命题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特点,它不仅重视考核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同时力求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反映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以及在真实情景中考查学生从化学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情景命题还能结合“文字叙述、关系曲线、化学方程式、流程图、数据表、有机物结构简式和空间结构模型图”等信息呈现形式,让学生从中提炼新的知识或发现新知识的某些特征,并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推理,以达到对学生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我们不难发现,基于情景设置问题有着诸多优点:一是素材来源广泛,便于追踪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化学的时代特色和应用价值;二是起点高、落点低、超要求的问题可以不设问,能有效减少“连带丢分”;三是形式灵活,不受素材限制,便于促进试题的开放程度;四是综合程度高,可同时考查多种能力,信度和区分度都很好;五是导向正确,能有效抵制猜题押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5]但是,2011年的部分新课程高考化学卷难度偏大,而难就难在了情景试题,比如北京卷,“考生普遍反映理综考试偏难”,“难就难在整套题都很‘活’……整套题都是这种风格,一些学生就慌了。其实,这种‘活’题并不是很难,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笔者以为,其原因在于试题的变异性。所谓试题的“变异性”,指的是试题的信息特征与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小,变异性越小。试题的变异性小,意味着熟悉情景相对较多,学生对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较为熟悉,解题的自信程度随之增加。相反,若试题的情景描述对考生而言是陌生的,甚至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类似案例接触极少,那这类试题的变异性相对要大得多。对于变异性大的试题,考生往往会因为缺少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分析方法而导致答题失利。认真分析2011年的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后笔者发现,其变异性大多源自试题中陌生的知识信息。如化学新材料研制、新工艺设计、新合成路径、新的实验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游离于化学教科书、日常教学和学生实验之外。尽管有的试题对考生的能力水平要求并不高,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陌生信息的干扰,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只能放弃后续的解答过程。[7]笔者以为,从单个试题的内容构成看,通过新信息体现能力要求有助于提高命题的质量;但对一份高考试卷而言,其中的试题应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兼顾不同的能力层次,情景素材的筛选应服从试卷整体的知识和能力评价的需要,而不宜过多追求试题的变异性。[8]

注释:

①②③包括辽宁、宁夏、陕西、吉林、黑龙江、湖南、河南、山西、江西和新疆等10省区。

标签:;  ;  ;  ;  ;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与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