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国有企业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职工的健康与家庭幸福,是电力企业根本效益所在。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关乎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供电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显得特别的重要。
1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
1.1供电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意识较弱
现如今,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供电企业都对安全生产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意味着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缺少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一旦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并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供电企业在日常生产工作进行时缺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能够在生产工作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相应的处理,除此之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培训工作的进行也非常的困难;②供电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因此当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工作人员并不能立即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进而降低事故的损失;③当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由于企业没有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使得岗位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了。
1.2工作人员本身会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电力生产系统中,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是影响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无论是对电力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还是修理,都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工作人员的各种主观因素使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就是说,人为因素是影响电力设备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说工作人员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意外情况:工作人员的操作不符合规范,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事故;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操作失误,电力生产设备可能会因此产生故障;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省略部分必要的环节,导致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等。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维修人员,在没有填写工作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1.3电力生产制度规范的完整度会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电力生产企业中,生产设备是否能够安全的运行还与企业内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有关,如果企业内没有针对现实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生产规范制度,那么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就不能得到一定保障,整个生产系统的规范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中的领导阶层人员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在企业内部完善制度和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电力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足轻重,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强的侥幸心理,但是设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危险事故,那么造成的人力和财力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
1.4安全管理水平不足
目前,我国仍有多数企业为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全面管理,导致电力企业存在多方面的安全因素。在我国多数电力生产企业中,十分重视大型作业,然而却忽视了日常小型分散作业的安全管控工作。据调查,在电力企业中发生的生产事故,多达85%的几率均发生在分散、小型的生产作业中。在电力生产运行中,相关人员对生产设备的实验报告、检修记录、设备档案等存在不准确、不适时更新、保管不认真等问题,此种问题多数是由于企业领导者过于重视经济和一些指标性项目,而轻视基础性专业技术安全运行管理造成的。
1.5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欠缺
在供电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决定生产活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今我国部分供电企业的生产设备较为陈旧,并且电力生产活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对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在生产活动中存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同时,针对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较为疏松,不能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新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细则、作业指导书等来规范,规范人的行为,规范设备操作流程和程序,一是要坚持开展习惯性反违章活动。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二是要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以避免人员重大伤亡和电网事故的发生。
2.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电力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公司和部门、部门和各专业室、各专业室与供电所,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局面,将考核贯穿到每个生产环节。
2.4采用相应的安全监控手段。
通过相应的研究表明,在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环节,只有当电力设备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之下,才能够让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限制到一个稳定的常数范围内,不再进行改变。这一时段,如果电力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监控手段,就可以全过程的监控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尤其是对安全事故发生指数加大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操作进行监视,再配合上相应的安全预控措施,完全有可能将安全事故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对于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也是一种保障。
3结语
对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分别有:工作人员本身会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生产制度规范的完整度会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生产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会影响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等。提高企业电力生产设备运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高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对人员的培训;针对电力生产设备运行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对企业内部针对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管理制度进行强化等。
参考文献:
[1]李胜华.刍议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J].通讯世界,2017(22):280-281.
[2]马健.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192.
[3]张明伟.供电安全监督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92.
[4]徐秀丽.做好安全管理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133-135.
论文作者:刘其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电力论文; 生产设备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