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疗效论文_邹小云

梧州市工人医院康复科 广西梧州 543100

【摘 要】目的:观察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疗效观察。方法:以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果及尿路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提高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帮助健康生活,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脊柱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综合训练;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膀胱功能障碍是脊柱损伤并发症之一,泌尿系统发生感染,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我科提出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24--50岁之间,平均年龄(30.12±3.40)岁。脊髓受伤10例、胸段脊髓损伤15例、腰骶12例、脊髓完全损伤9例、不完全损伤4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31.5±3.47)岁。脊髓受伤14例、胸段脊髓损伤8例、腰骶8例、脊髓完全损伤15例、不完全损伤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留置导尿与间歇性导尿术。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下实施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挤压膀胱排尿。该种方法适合应用在松弛型膀胱障碍患者中,触摸膀胱底部后两手拇指放在髂嵴部,其他手指放在膀胱底端,从底端呈环形按摩5--10min。随后,两手放在膀胱位置,顺耻骨后下端挤压尿液。

1.2.2持续导尿法。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定期夹闭尿管,间隔4--5h开启1次。放尿前触摸患者下腹判断膀胱充盈状态,引导患者提升腹肌压迫感,排空膀胱,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提高。

1.2.3心理疏导。伴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对此,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转移注意力,缓解消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1.2.4科学膳食。由于患者机体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消化分泌液下降,患者食欲不振、胃胀。对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减轻胃肠压力、注射营养液等保持机体营养供给,提倡少食多餐、多饮水。

1.2.5康复训练。引导患者卧位联系,通过舒适的卧床姿势维持骨折位置序列正确,避免发生痉挛、褥疮,或保持仰卧,肩部与手臂朝前,肩部垫上的枕头使双肩向前。

此外,对于置流尿管患者可注射阿米卡星预防尿路感染,初期5--6h/次放尿,后期延长7--9h/次放尿,减少患者刺激伤害。排尿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刺激激发点训练膀胱收缩产生排尿反射,患者自觉排尿,锻炼骨盆肌肉力量。间隔5--6次/h,持续13s,循环7--9次。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全部通过B超超声判断膀胱残余尿量,标准指标为100ml,记录残余尿量与膀胱容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X2对其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利用t值对其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

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为,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二。

表二 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

3讨论

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治疗难度大、恢复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为提高治疗效果,我科提出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方法,通过挤压膀胱排尿、持续导尿等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护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判断病情发展,改善消极情绪,提高治疗信心[2]。综合训练主要进行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恢复。训练过程中需注意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按压方法,并且保证按压及时、有效[3]。为减少残余尿量还要注意挤压力度控制,保持匀速,尤其是尿液即将流完时,缓劲后再加压有助于残余尿量排出。告知惯着定期检查尿常规与中段尿培养[4]。保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尿管型号适合、润滑尿管、动作清欢。为患者营造一定的私密空间,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放松心情。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每日饮水量在2000ml,早中晚各饮水400ml,饭后饮水200ml,夜晚少饮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5]。

本研究中,研究组实施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方法,患者在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残余尿量比较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综合训练与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恢复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早日恢复身体健康[6]。

结语:

观察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患者可以自主排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瑞敏,王红,王明玲.1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膀胱功能障碍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9,17(03):383-384.

[2]张灿,全仁夫.芒针透刺秩边-水道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治疗机制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01):112-116.

[3]陈宏,汪莎.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02):27-30.

[4]秦璇,黄芳,喻春梅.艾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1):91-93.

[5]徐朦婷,高振梅,李琳琳,王万宏,郝世杰,邹建鹏,娄天伟,李超,毕鸿雁.温针灸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24):103-106.

[6]敬正英,石卫清,苟魏霞,衡丹.麦粒灸加穴位按摩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2):81-82.

论文作者:邹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观察脊柱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疗效论文_邹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