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伟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伟

菏泽市牡丹区水务局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水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而目前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灌溉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农作物水分需求的技术。合理的灌溉方式和技术是保证水资源合理优化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可以对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溉水平和灌溉效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和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技术包括工程节水措施和非工程节水措施。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的利用自然降水;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和渗漏,从而充分利用灌溉水。加强管理灌溉水,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使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利用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出现深层渗漏等情况,减少实际用水量。

1.1灌溉当中利用的节水措施

①微灌灌溉技术。微灌灌溉技术包括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和涌泉灌等多种方法。微灌灌溉技术以设备工作压力为基础,划分为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两种形式;以设备铺设方法为基础,分为地下微灌和地上微灌两种形式。微灌灌溉技术综合利用了灌溉控制体系、水过滤体系和输水管道,可以极好地控制用水。在管道上的滴水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水带、喷水带的共同作用下,把溶解于水中的肥料和营养物质,以较小的流量速度精确融入到作物根部邻近的土壤。②喷灌灌溉技术。喷灌指的就是喷洒灌溉,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灌溉作物,灌溉设备主要包括加压水泵、动力机、管道等。可以利用地形高差,在管道当中利用压力的作用运输水资源,随后利用喷嘴喷洒水,这样就可以均匀的浇灌作物,为作物提供更多的水分。在当前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的利用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主要分为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除了喷头其他部位都进行固定,而半固定式喷灌没有固定喷头和支管,其他部位都得到固定,移动式喷灌所有部位都可以进行移动[4]。③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减少渠道的透水性,还可以设置不易透水的防护层,避免浪费水资源。我国农田灌溉主要利用输水手段就是渠道,而传统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为引水总量的50%~60%。渠道防渗层主要利用混凝土、水泥土、浆砌石、沥青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建造,防渗渠道断面多采用U形断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这样有利于减少渗漏损失70%~9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减少渠道维修管理费用、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碱化等优点,是我国农业节水应采取的主要措施。④步行式灌溉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以各类农用机械和电力作为动力,再加上配套的灌溉设备,具有良好的灌溉机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步行式灌溉技术对工程设备的要求较低,机器的拼装和拆开都比较容易,可以在急需灌溉区域当中利用步行式灌溉技术,不但效率高,并且节约用水能力强。⑤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利用低压管道输水,首先需要将井中的水资源提取出来,再利用灌溉输水系统,运输水稻需要进行灌溉的区域。此外需要结合耗水强度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设计耗水强度取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应按灌溉试验确定。

1.2运输水过程中的节水措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挖土成渠的方式运输灌溉水。水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蒸发,这样就浪费了水资源,因此在实际输送水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并且完善节水计划,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得到降低。在运输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防渗材料,加强渠道防渗工作效果。针对不同的材料,其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渠道防渗过程中,通常采用用浆砌块石护面和混凝土预制护面等。在利用这些护面的过程中,如果水流量比较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U型槽渠,这种渠道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广泛地应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地区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不科学的灌溉时间与灌溉量

就传统的节水灌溉模式而言,只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了灌溉技术,缺少深层次、详细的分析。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在应用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还有一些区域应用渠道防渗技术,却没有科学的研究农作物的灌溉时间及灌溉量,缺少科学规划,只是采取定量或者定期的灌溉方式,这样一定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2.2不正确的灌溉方式

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因为缺少有利的根据而盲目的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没有从具体情况入手。如果没有科学的选择灌溉技术,必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带来影响。

2.3不科学的灌溉区域调度

水库是现阶段节水灌溉技术系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通过应用这种调度方式,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正常应用。此外,因为过于繁琐的水资源调度方式,很难有效及时的解决缺水区域内的水资源供应问题。所以,只有科学的调度应用区域内的水资源,才可以把节水灌溉的作用发挥出来。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对策

3.1提高现代化程度,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目标,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会在农业的各个领域产生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在实现农田灌溉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及时解决。首先我国的管理理念就不够进步,农户们对节水灌溉的接受程度还不够深刻,节水灌溉现代化实施起来就会受到很大阻力。所以要及时改善管理理念,对农户的农田灌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参考发达国家的灌溉模式和先进经验。同时要加大对我国先进灌溉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扩充研发队伍,不断改进完善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从而整体提升灌溉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率。

3.2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过程就是水资源使用的过程,用最少的水量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的关键。为了使得水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在灌溉工作中,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的优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最终在保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3.3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也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土壤和作物条件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也不同。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时候要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该地区的农作物生长特点和水土条件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针对效益不高的作物如小麦,最好采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而对于一些经济作物如棉花,就要采用滴灌或者微灌的灌溉方式。同时,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只有合理的应用水资源,加大力度完善与管理新式技术,科学的配置资源,在整个农田水利工程中把节水管理理念与技术应用进去,从而切实发挥农村经济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吕晓丛,赵金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24).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