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加冕历史真相之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查理论文,真相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特大新闻事件,这一天 ,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尊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样,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大部分领土上又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 史称查理曼帝国。但在这一事件中,一直有一个悬而千年未解之谜,那就是,这到底是 查理曼的要求,还是教皇的主意,亦或是由于其它的什么原因,他们在这一事件中具体 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进行一番梳理。
(一)
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查理曼的秘书和传记作者爱因哈德的一段“言 简意赅”的记述。
爱因哈德在他的名著《查理大帝传》中在谈到这一事件时写道:“就在那个时候,他 接受了皇帝和奥古斯都的称号。他最初非常不喜欢这种称号,他肯定地说,假如他当初 能够预见到教皇的意图,他那天是不会进教堂的,尽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节日。”[1]
如果这段记载出于别人之手,也就另当别论。问题就在于它出于爱因哈德之笔,这不 由得学者们不认真对待。
爱因哈德,何许人也,查理曼的密友兼机要秘书是也。艾因哈德深受查理的宠信,也 尽力为其效劳。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查理的身边,掌管秘书,参与机要。
《查理大帝传》这部著作就是他住在塞利根施塔特期间撰写的。《查理大帝传》写成 后,获得很高声誉。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多达六十部,其传诵一时可见概见。
而圣高尔修道院僧侣在883年左右写成的《查理大帝传》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则在一定程 度上附合了艾因哈德的说法:“查理在罗马逗留了几天,教皇召集附近地方的所有愿意 来的人,当着他们的面,也当着不可战胜的查理的全体骑士之面,宣布查理为皇帝和罗 马教会的保护人。这时,查理还推测不出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他不能拒绝看来是天 命攸归的东西,但他在接受新称号的时候,并没有感激的表示。”[2]
爱因哈德和圣高尔修道院僧侣关于查理曼对加冕之事事先并不知晓这种说法,引起了 后来人无数的争议和遐想,一直持续到现在。下面就简要回顾和介绍一下中外学者有关 讨论的大致情况。
先看西方学者的观点。根据有关史料,西方学者针对查理曼加冕事件的研究比较细致 深入,但结论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数不少的西方学者倾向于认为,爱因哈德的这一段记载是真实可信的,查理曼事先 对加冕活动确实一无所知,尽管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持这一看法 的西方学者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观点以K·海尔德曼、W·奥恩索日、F·甘索 夫为代表。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爱因哈德的说法不足为信,如C·D·伯恩斯就认为,查理曼加冕称 帝是查理曼继承其父祖衣钵,进一步巩固征服成果而利用神权政治的必然归宿,是查理 曼内政外交的终极目的,当然是由其一手策划的。[3]
我国史学界对此事一般着墨不多,但表述亦不尽一致:
有观点认为查理曼是加冕事件的直接策划者和最大受益者:“在政治上,查理曼不满 足于法兰克国王的身份,梦想成为一位像罗马皇帝那样的统治者来主宰天下。在征服大 片地区后,查理曼于800年率军进入罗马,镇压了教皇的反对派,并且让教皇在罗马的 圣彼得大教堂为他举行涂油加冕礼,让他当上了神命的“罗马皇帝”。[4]
更多的学者在比较详尽地分析了整个事件发生的历史大背景和一些偶然因素后,强调 了教皇的报恩心理,同时暗示或阐明这一事件是由教皇一手导演的。
(二)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于历史真相呢?本文只想依据相关史料,就相关问题提出自 己的观点或者假说。
本文认为,查理曼加冕事件是查理曼和利奥教皇事先共同秘密策划,由利奥三世教皇 导演,查理曼担纲主演的一出政治戏剧。这与我国北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06年的皇袍加 身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文认为有如下几个理由:
1、查理曼为加冕称帝事先进行了大量舆论宣传工作
794年,查理曼在亚琛建造了永久性的首都,命名为“新罗马”。在那里,他延请整个 西欧的知名学者、文人雅士来到他的宫廷讲学,为他建立帝国、取得帝号大造声势和舆 论。保罗·瓦内费里德,通常被称为僧正保罗,花了许多精力写了一部查理曼就任皇帝 以前的罗马史,大力煊染古典时代的光辉业绩,唤起人们对往昔光荣与和平的无限缅怀 之情,对查理曼的加冕起了至关重要的铺垫和造势的作用。[5]奥尔良主教提奥杜尔夫 颂诗称查理曼为“基督徒的荣耀”,是圣彼得为自己“鳞选的代表”,赋予他“统驭教 会、牧师和人民”的全权。[6]
2、查理曼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日益密切,赢得了其大力支持,为其加冕称帝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加冕称帝更合乎罗马帝国的法统,排除政治上的竞争者,查理曼曾竭力怂恿哈德 良教皇(772—795年)以捍卫尼西亚信条借口开除东罗马君士坦丁六世的教籍,以使“罗 马皇帝”处于空位状态。
799年,教皇利奥三世复位后,马上把为查理曼举行加冕仪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肯 定地说,教皇利奥在帕德尔波恩行营与查理曼的会晤一定不是毫无意义的,虽然这次会 晤的具体内容已无籍可考了。但阿尔昆、迪奥杜尔夫和埃吉贝尔特等人的书信和诗文却 明显地显示了即将发生的事件。799年阿尔昆致查理曼的信中指出了他的现实地位和使 命。他写道:“目前,世界上有三个地位至尊的人物:第一个是罗马教皇,作为众使徒 君长的圣彼得的继承人,他统领着彼得的教会。而陛下已恩惠地透露给我他所遭致的厄 运。下一位是皇帝,作为第二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行使世俗权力。然而众所周知,他 的那些不敬上帝的臣民和同胞已将其废黜。第三位就是国王陛下您,作为我主耶稣基督 赐给您的基督徒的统驭者,与上面两位相较,您的权势更显赫,您的智慧更超群,您的 王国更辉煌。真的,整个基督教会的安宁都仰仗于您。您是罪犯的惩治者,您是迷途的 人的指引者,您是哀伤的人的慰藉者,您是优秀的人的提升者。”[7]同样,在查理曼 即将访问罗马之际,阿尔昆又献小诗一首,诗中写道:“罗马,世界之都,正企盼您的 捍卫”,以恢复那里的“和平和诚信”,并“指导教会的领袖”,“上帝用他全能的手 指引您”。[8]上述信件和诗歌充分说明,查理曼正处于世上权力的巅峰,已成为上帝 在人间的直接代表,是正义的化身,统驭着全体基督教徒,包括教皇在内。
3、800年加冕的实况也清楚地说明加冕活动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的
下面我们来转录几位当代或几乎是当代的编年史家有关查理曼加冕事件的报道,从中 考察一下参与此事件的那些相关人物的倾向和动机。
劳瑞谢姆《编年史》说:“因为皇帝的名义如今在希腊人中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的帝 国为一个妇人所占有。因此对于利奥教皇自己,对于所有出席同一宗教会议的神父们以 及对于其余的基督教民众来说,似乎他们应当奉法兰克国王查理作皇帝,他占有罗马本 身(过去恺撒们曾经常居住在这里的),以及他所统治的意大利、高卢和日耳曼全部地区 ;既然上帝把所有这些地区送到他的手中,藉上帝之助并在全体基督教民众祈求之下, 他也应获得皇帝的名义,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祈求查理王不会拒绝,但会非常 谦恭地顺从上帝,并在所有僧侣和基督教民众祈祷之下,在我主耶稣基督诞生之日,他 自己采用了由教皇利奥陛下主持接受皇帝称号。”[9]
大体上非常相似的是莫萨克《编年史》(801年)中的说明:
“当国王在主的诞辰这个神圣的日子,在圣徒彼得忏悔台前祈祷后,起立站到大众面 前,教皇利奥,在所有主教和牧师,以及法兰克元老院和罗马元老院的同意下,把一顶 金冠放在他的头上,罗马人民也高声欢呼。当人民唱完赞美诗之后,他被教皇按古代皇 帝的仪式敬奉着,这也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做的。”[10]
上述两者出自日耳曼人的记载?下面的报道则出自罗马人之手,大概写于这个事件发生 后的约五十至六十年以内。它引自通常是以教廷图书馆馆长安纳斯塔苏的名义流传下来 的《罗马教皇传》中所收的《利奥三世传》:
“尔后,在我主耶稣基督诞生的那天,所有的人再次集会于圣彼得教堂。德高望重的 神圣的教皇陛下亲手将最华贵的皇冠加上查理头上。同时,鉴于他热爱和捍卫神圣的罗 马教会和它的代表的挚诚,受上帝和天国之门锁匙持有者圣彼得的感召,所有的罗马人 齐呼:“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 !”在众颂经师的祈祷声中,欢呼三次,查理从头到脚被加以罗马人皇帝的服饰。”[11 ]
这三段记载对事件的报道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那位意大利牧师自然而然地强调了 教皇扮演的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而日耳曼作者更倾向于使事件合理化;罗马人的叙述把 教皇对皇帝的礼敬一节漏掉了,而对这一点,法兰克人的记载则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 加以坚持。但整个来看,上述三段记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暗示,查理曼十分了解教皇 想要做什么,而教堂里的群众事先都被告知到时该喊什么,一切似乎都已预先安排停当 ,一切好象都是顺理成章的。
4、查理曼在加冕后的行为举止也表明他来罗马的真正目的正是举行加冕礼
加冕礼后,查理曼立即向罗马教廷赠送了大量礼物,其中包括银桌、金花瓶、金圣餐 身盘、金圣餐杯、镶有蓝宝石的金十字架以及嵌有各色宝石的金吊灯等等。在《利奥三 世传》中,查理曼的礼单占据两页之多。除此之外,他还向罗马城的贫民赈施白银3000 镑。另一值得重视的佐证是,在查理曼加冕举行后的当天,教皇又为其子小查理举行了 称王的涂油礼。显然,查理曼并不反对教皇扮演施油者这一角色。这其实完全符合半个 世纪以前查理曼之父倭子丕平所建立的传统。教皇来施涂油礼,并非表明查理曼屈从于 教皇个人,而只是因为教皇是圣彼得的代表。
为了使拜占廷帝国承认加冕的合法性,查理曼甚至不惜做出重大让步,这也反映了他 欲获得帝号的迫切心情。拜占廷起初只是把查理曼的加冕看成“一次西方行省反对帝国 合法统治的起义。”[12]当时的拜占廷编年史以讽刺的口吻提及这件事。说,“为了报 答查理,利奥圣彼得教堂为他从头到脚抹了油。”[13]查理曼为了换得拜占廷的承认, 做了大量的外交工作,终于在812年与拜占廷帝国签定了一个和约。和约中查理曼允诺 将他征服的伊斯特里亚、威尼斯、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归还给拜占廷帝国,而他的条 件仅仅是要求拜占廷帝国承认他在官方文件中有使用“皇帝”一词的权力,别无其它任 何附加条件。可以说,为了换取拜占廷的外交认可,查理曼花了大血本,但为了帝号, 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查理曼别无选择。
(三)
总之,本文认为查理曼加冕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由许多因素促成 的。首先,这时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了320多年,但它的传统仍旧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那些罗马的僧俗贵族以及那些“罗马化”了的日耳曼人中的贵族都希望用某种方式在西 欧建立一个帝国,来加强对农奴的剥削以及抵御外敌的入侵。其次,在基督教的教义和 礼拜仪式上,罗马公教会和拜占廷方面的东正教会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尽管拜占廷帝 国对西方的“宗主权”有名无实,但是团结在查理曼周围的西欧封建主对于这一名义上 约束越来越难以容忍了。加之当时拜占廷帝国在位的君主是篡夺自己儿子皇位的女皇伊 琳娜(752年-803年),而这对西方的教俗封建主贵族而言是不合法统的,因此他们积极 策划在西方另立一个罗马皇帝。其三,查理曼为巩固以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 早就有意通过教皇为自己加冕这一方式获得更高的权威,并早已为此做了大量的舆论宣 传工作。其四,教皇利奥三世被逐事件的确为查理曼加冕称帝提供了契机。
查理曼的加冕称帝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的结果。查理曼加强帝国统一的 需要是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动因,而帝国的巩固完全符合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和查理曼的 宫廷学士为代表的西方知识界人士乃至备受战乱之苦,憧憬古罗马时代的和平的广大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这也是符合历史辩证法的。
应该说,查理曼加冕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概括说来,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它奠定了教权和王权对西欧教俗双重统治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其次,它是“神圣罗 马帝国”的开端,也是近代西欧国家遥远的起源,标志着西方文明的诞生,因为查理曼 由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天主教会的 “教权”与法兰克王国的“王权”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第三,它标志着自西罗马帝国灭 亡以来世俗政权的重新抬头,揭开了此后七百年之久的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既勾结利用 ,又冲突斗争的历史序幕。
标签:查理曼论文; 教皇论文; 罗马皇帝论文; 历史论文; 罗马市论文; 查理论文; 查理大帝传论文; 罗马帝国论文; 天主教论文; 明朝历史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