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若干思考论文

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若干思考

韩 英

【摘要】 本文依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重要讲话等有关精神,从中华礼仪文化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学生行为规范中礼仪文化问题的不足、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路径等方面,对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作了一定思考。

【关键词】 礼仪文化;价值取向;礼仪不足;养成路径

自古以来,重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礼仪”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更是一定社会秩序的体现,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秩序,都要求其社会成员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仪”文化的内涵。如今,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实施中华礼仪文化教育,重视学生的“为人”教育,不仅关乎传承中华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更是涉及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正如曾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同志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所说的,“做人”比“做官”、“做企业家”更重要,“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

一、中华礼仪文化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华礼仪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伦理道德,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伦理已成为绵延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神支柱,其本质要求人们能自觉地承担对其他各方所应负的责任。而中华传统责任伦理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与中国素称礼仪文化大国是分不开的,其本质在于责任主体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负责。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既是中华文明传统责任伦理的继承与升华,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纵观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强调的都是“做人”的传统,它从人际伦理、职业伦理、交往伦理方面对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了大量要求。如“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当前,在对学生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如何使其真正内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使其有一个大的发展和质的全面提升,笔者认为其最方便的抓手,应是将中华礼仪文化转变为学生的日常礼仪习惯和普遍的行为方式,因为这是名副其实的“固其根本”“浚其源泉”。

要注重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既总结提炼了独立人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又是一个以德治为核心的伦理性社会的基本准则。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它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稳定、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礼貌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但不可否认,古代一些礼仪是为了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因而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以往礼仪规范则需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据报道,前几年江苏省教育部门针对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一些不知礼仪、不用礼仪、不讲礼仪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幼儿园、小学和初高中学生分阶段实施文明礼仪养成的“八礼四仪”教育。所谓“八礼”,就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所谓“四仪”,就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和成人仪式。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它启示我们,一方面,今天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舍弃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落后腐朽的旧礼仪规范,同时着重选取一些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礼仪文化。这对于助推青少年担当应有的责任伦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当下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中华礼仪文化所体现的很多基因是我们今天必须传承的。如仁爱、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基因都包含在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关传统礼仪故事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如“王祥孝母”讲的是宽容与关爱,“刘庄尊师”讲的是如何尊师重教,“黄香温席”是讲对待亲长之礼,“将相和”讲的是如何不计个人恩怨,从国家利益着想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明白,我们在日常行为中讲礼,按礼仪行事做人,就是讲理、明理,做合乎情理的好事。同理,作为承载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内容的礼仪形式,其经过转化也可以体现当下的新思想、新风尚。如家庭礼仪可以体现敬老爱幼、相互宽容、孝亲尊长等品质;社会生活礼仪可以表达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平等合作等精神;政治活动中的礼仪可以包含忠于国家、责任意识、法治精神等意蕴。归结起来,这些品质、精神都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形式。

二、当下学生行为规范中礼仪文化问题的不足

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尤其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道德,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文化。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大勉励青年学生时所指出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总书记的话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要扣好,就要引导我们的青少年从小事做起,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感悟到首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进而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正如前文所言,传承中华文明礼仪文化,养成良好的日常礼仪习惯和普遍的行为方式便是最方便的抓手之一。

公德意识淡薄,公共场所礼仪失范。部分学生无视社会公德和必要的规则意识,契约意识缺乏,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膨胀,缺失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社会责任伦理缺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节。如在学校常见的在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的学生课桌文化;在校园看到地上有垃圾,不会主动弯腰捡起,见到随意采摘花草的行为熟视无睹;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的乘客不愿主动让座;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无视他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外出游览,无视文明旅游公约、行动指南,唯我独尊等。而所有这些,无疑都是有损人格和自身礼仪形象的。

毋庸置疑,当代青少年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不可否认,环视当下一些校园,由于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脱离,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最起码的文明礼仪常识是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并与当下和谐校园的建设很不协调。其主要体现为:

3)停工过程中含油污水量大。停工过程中大量蒸汽吹扫及各塔吹扫,产生大量含油污水,装置含油污水排放难度大。尤其是从2014年停工来看,装置在吹扫期间,塔顶污水排放需认真考虑,污水排放后路及相应的应急措施需要到位。

称取预处理的红枸杞粉2g(精确到0.0001),在超声温度为60℃,料液比为1∶50,超声时间为3min的条件下,超声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4次、5次的条件下提取,过滤,醇沉,定容后按照1.3.2.1的方法测定吸光值,计算多糖的提取率。

Monographic report: Advances and basic research on exosomes

失信于人,规则礼仪失范。诚信是为人做学的根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持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更是维护和谐社会的必要规范。可是,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诚信度不足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如学习失信、交往失信、契约失信等。笔者认为,诚信度不足其最直观的原因还是在于规则意识淡薄,即规则礼仪失范。据2015年由上海市政协开展的上海社会诚信问题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选出的10大不诚信行业中,教育行业位列第九。其中,涉及到中小学生的,失信于学习管理规则、基本道德规则而导致的学习诚信、人际诚信问题则又比较突出。如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课后抄袭作业,甚至找“枪手”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同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导致的失信行为则有增多的趋势,如网络谩骂和侮辱、网络沉迷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失信于人、规则礼仪失范的体现。

校园欺凌现象抬头,待人交往礼仪失范。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有所抬头。这类现象其实质在于待人交往礼仪失范,其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并引起了当下社会的高度关注。如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对受害者的物理攻击,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宗教、种族,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画侮辱画等。为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地方相关部门已下发相关文件决定在全社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参与政治活动随意,政治活动礼仪失范。学生融入的政治活动,包括有常见的升旗仪式活动、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样,参与这些活动也凸显了责任主体应怎样自觉遵从与要求。以2018年本市初中毕业《思想品德》统一考试卷中一例题目材料为例。“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该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形式和礼仪等作了具体规定,如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等。可是有的同学无视《国歌法》的规定,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依然表现得漫不经心,甚至聊天打闹。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行为进行评析。”由此可见,在当下学校对学生实施行为礼仪规范教育中,一方面须加强法规教育,同时更需强调礼仪规范教育。

三、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路径

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礼仪文化,使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方面下功夫,必须依靠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践行,必须落细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并将行为规范大而化小、小而化实,于细微处见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基于实践的认识,学生日常良好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培育与践行礼仪文化,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需要我们营造最自然的教育氛围,让我们的孩子从身边切实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内涵所在。

黄岛区还率先试点了《药品生产不良行为计分办法》,全面加强药品生产事中监管,被列为全省试点。创新实施“无烟烧烤”示范建设,带动社会资金1500余万元解决了食品安全、油烟扰民的顽疾。开展实施了食品药品“双随机”监管模式,制定了监管人员和企业数据库,自动随机抽取企业和监管人员开展检查。

首先,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最重要的在于示范、感染。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不仅仅要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示范学生怎样去做,让学生落实到行为上,要自己去身体力行。我们几千年的中华礼仪文化历来倡导“不言之教”“身教重于言教”“信其道、践其行”,我们常说的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先育己就是这个道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教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师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因此,我们教育者本人怎么样,将决定孩子有怎么样的品质。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带头践行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这里以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2017年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所谈到的一个事例为例。他说,10年前在该校任校长时,第一次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看到学生们站得那么端正,非常感动。可当他回头再看看老师的队列时,有的老师在后面聊天说笑。于是第二天李校长给老师们开会,非常严肃地说:为什么会这样?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叩问自己的良知:你真的把孩子放在心上了吗?如果你把孩子放在心上,就不会这样,因为孩子们正看着你呢!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从第二周开始,他提议所有老师单独列队,并站在操场中间。每次体育老师先整老师的队列,再整学生的队列,并大声说:“请全校同学以老师方队为准,向老师们看齐!”基于这个案例,笔者认为,对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最好的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在于教师的示范、感染。教师的引领示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激励,凸显的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种使命与责任,唯此,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能实至名归。

其次,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营造一种最自然的教育氛围。教育学生的活动是多元的,环视当下学校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橱窗展示、黑板报评比等等,这些活动有没有真正走向学生心灵、触及学生心灵,笔者并不全部否认。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项真正有功效的教育活动是在学生离开学校时,或许不记得所学过的道理,但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永远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对其未来具有导向作用,这样的教育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因此,如何营造一种最自然的教育氛围,这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李镇西校长在他一部论著中曾谈到在他担任班主任时的一个教育案例。有一年他带了一个初中新班,按照惯例在新年开学的第一天,他会给每一位新生一封信,以表达他的期待与祝福。按照一般的惯例,他完全可以请几位同学帮他发信,但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他,如果他亲自发信,或许在发信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教育契机。因此,他通过一个个念名字,让同学自己来拿。第一个被念到名字的同学,只是接过他双手递过去的信,而学生自己并没有用双手接,更没有说“谢谢老师”。这第一个孩子就送给他一个“教育机会”。按一般的做法,老师可以立即对这个同学进行一番教育,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确信,接下来所有的同学都会有礼貌地对他说“谢谢”,但与此同时,这个同学的尊严将受到伤害,因为此刻,维护一个学生的尊严,或许比“教育”全班同学更重要。于是,李校长继续发信,一直等到第七位同学接过信以后对他说:“谢谢老师。”李校长立刻对全班同学说,这个同学多有礼貌啊。接下来后面几位同学拿过信之后都说“谢谢”,但依然没有一个同学用双手接。轮到第十一个同学的时候,这个同学用双手接,并说谢谢。此时李校长对同学说:大家看,这个同学更有礼貌,她不但对我说谢谢,而且是用双手接的。以后的同学上来接信,都是如此。正如李校长事后所认为的,若“事先提醒同学怎么做”,显然是一种基于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李校长“实际的做法”则是一种基于表扬引导的教育,是一种最自然的教育,是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而缺少礼貌的同学则被有礼貌的同学所感染,进而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由此案例可见,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修养的加强等,或许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一种最自然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往往发生在细微的日常教育环境中,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细微处见精神”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①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② 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③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8.

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s://www.sohu.com/a/253090054_99902078.

⑤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 广西:漓江出版社,2018:128.

作者简介: 韩英,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校长助理。

标签:;  ;  ;  ;  ;  

基于中华礼仪文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若干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