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日本论文,德育论文,对策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后,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逐步确立了工业大国的国际地位。与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相比,日本的道德教育却显得相对滞后,工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代文明病开始蔓延,道德教育意识衰退,传统学历主义思想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学校偏重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的欺侮行为、校内暴力、厌学、自杀、犯罪率升高等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担忧和广泛关注。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
(一)校内暴力增加
校内暴力主要是指学生之间的斗殴行为,对教师的暴力行为以及破坏公共财物等行为。据日本警方统计,1990年日本全国中学内共发生各类校内暴力事件780件,2500人受到侵犯,其中以教师为攻击目标的暴力案件466件,受害教师达900多人。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的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件,比1997年上升26%,其中初中生占77.5%。(注: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就破坏公共财物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一个县每年因中学生破坏公共财物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平均超过1亿日元。(注:金世柏.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杜,1990,208.)校园内恃强欺弱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文部省的调查,1999年全国公立中小学以及盲聋哑学校中,发生“欺侮行为”的高达36396人。校内暴力事件的增加与日本学校强化学生独立性、自主性而弱化纪律性、约束性的社会环境,以及中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易于冲动等有关。
(二)犯罪率提高
据日本1991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每1000人中有18.6人为犯罪青少年,而近7万名不足14岁的少年犯罪者中,小学生占29.8%,初中生占70.2%。另据日本警察厅1999年的调查,该年度尽管少年刑事犯人数比处于高峰的1998年减少近10%,但杀人、抢劫等性质严重的刑事案件却有上升趋势,这种凶残化的趋向表现为3人以上的集团犯罪,手持刃器的严重犯罪与往年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增加。《青少年白皮书》在分析中小学生犯罪的社会背景时指出,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泛滥,以交友为名行诱骗之实的所谓电话俱乐部,以及不健康的卡拉OK舞厅等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
(三)自杀率上升
据日本文部省调查,1998年度日本公立中小学共有192人自杀身亡,比上年增加59人,增幅为44%。在这些自杀者中,小学生4人,初中生69人,高中生119人,除小学生比上年减少2人外,初、高中生都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初中生增幅达68%。(注: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专家分析认为,与父母不和、产生家庭纠纷等因素是导致自杀的首要原因;其次,对前途的担忧、学业不良以及追星遭受挫折等也是青少年自杀的诱因。
(四)退学现象严重
近年来,因不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而退学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据《青少年白皮书》中披露,1998年全日本中途退学者中,小学生为26017人,比上年递增5252人;中学生则首次突破10万人,达101675人,比上年增加16974人。(注: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到1999年,高中生退学的人数达111491人,占高中生总数的2.6%。造成中途退学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111491人,占高中生总数的2.6%。造成中途退学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占7%,经济上有困难的占5%,生病的占5%,更多的则是不适应学校生活,占29%。(注:陈志江.当今日本教育概览[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129.)留级也是造成学生中途退学的原因之一。日本每年的留级生约为3万多人,约占高中生的0.6%。
二、日本为解决中小学德育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由于青少年道德问题增加而出现的所谓“教育荒废”,已引起日本社会对教育的强烈不满,人们纷纷抨击教育的软弱无力和教师的无能,文部省也自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文部省在历次教育改革中对道德教育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
1984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在教育改革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居主导地位”。1986年临教审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专门论述了“教育荒废”问题。它指出:“以阴险的欺侮、校内暴力、青少年行为不良为代表的教育荒废,是儿童心灵的荒废,隐藏着与儿童人格的崩溃相关联的危险。”(注:张德伟,展素贤.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德育方针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1,(8).)因此,为了解决“儿童心灵的荒废”问题,必须打破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1988年文部省在教育白皮书中强调“培养心灵丰富,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人才,是现在一大课题”,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设法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把原来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继续深化其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生存能力”的思想。“生存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指理性判断和理性思维,还包括对美好事物和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动,憎恶扬善的正义感,尊重生命和人权的基本伦理道德,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及奉献精神,自主心、自制力、责任感,与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精神等。1998年第16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简称中教审)完成了题为《关于从幼儿期开始的心灵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这份咨询报告是专门阐述德育问题的,这在中教审的历史上尚属首次。2000年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就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而且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置于首要地位,提出了“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促进自立,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主张。自律、同情他人、热爱自然、对超越个人力量的东西有敬畏之念、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热爱乡土和国家的精神与态度,是构成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主要内容。2001年文部省向日本国会提交了旨在振兴日本教育的《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注:日本文部省.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J].世界教育信息,2001,(5).)教育新生计划是作为实现“日本新生”远大目标的一项重要国策而制订的,是日本教育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远景蓝图。该计划强调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为此,文部省将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中,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体验活动,推动和促进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临教审等教育咨询机构都曾提出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联系,强调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以及社会团体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从终身教育的观念看待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彻底改变现代家庭教育效力下降的状况。1996年日本开始实施“学社融合推进计划”。(注:陈永明.日本面向21世纪教改的三大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1998,(6).)按照该计划,将以学校为核心,与家庭和社区合作构筑“教育网络”,以抵制新的有害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并开展“环境净化活动推进事业”。《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则指出,教育的基本点在于家庭。为此,文部省拟向国会提交《社会教育法》修正案,以改善和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社会教育的行政体系,同时将分别投入4亿日元用于编制《家庭教育手册》和开展全国性的育子学习活动等,以便恢复和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日本中小学与家庭的联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举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父母讲座,增设家庭课堂,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其中最主要的是PTA组织(也称父母与教师协会)。PTA设立专门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学校教育和建设提出各种意见。同时PTA也组织家长担负起监护和教育子女的作用。它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交流,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吸收信息反馈的普遍而有效的形式。
日本中小学与社区的联结则是通过众多的社会教育设施来实现的。根据日本《社会教育法》的规定,各地方公共团体即都、道、府、县及市町村有义务为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建立众多的社会设施,如公民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科学馆、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等。同时配备专门的社会教育师资,从事学生校外教育指导。据统计,1990年度日本设有公民馆17347个,图书馆1950所,博物馆799所,少年自然之家278所,儿童文化中心61所,其他综合教育设施393所。(注:迟恩莲,曲恒昌.中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对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94.)文部省还委托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设立地方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并从1990年起推行“市町村道德教育推进事业”,动员市町村配合学校抓好道德教育。1997年文部省实施了“社区教育活性化中心活动推进事业”,以求在市町村通过PTA、青少年团体、当地企业以及社区各机构、团体和学校的参与,共同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和自然体验学习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日本现行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总则中明确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为基本,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而且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为此,日本设立了公民课、道德课、特别活动课、安全课、友爱课、垃圾课、环保课等,并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必要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基本品德。
除了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日本中小学各科教学也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任务。在各年级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内容特点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思想品质。如日本教材所选内容要能帮助学生形成快乐、坚强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尊重生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事物;体育课的德育目标是:通过适量、适当的运动,培养学生合作进取,公正竞赛,坚持到底以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数理生化课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爱护各种动植物的习惯等。日本的“特别活动”是指课外活动,包括运动会、文化节、郊游,各种庆祝活动以及班级会议、学生委员会和俱乐部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礼貌、合作、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品质。
(四)推行“体验学习”活动
“体验学习”活动不仅要在学校,而且要在家庭、社区、乡村、大自然中广泛推行。它要求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定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每年都有7至10天的耐苦性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如文部省与农林水产省合作,设立“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让儿童利用暑假到农村居住2周左右,以进行自然体验、环境学习和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等;与环境厅联合,在全国开展让儿童担任国立公园管理员,以进行环保和导游等自然体验活动为目的的“儿童公园管理员事业”。1997年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注:吴忠魁.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4).)在全国范围开展让青少年走向野外去进行自然体验活动,规定7月20日至8月19日为“青少年野外教育体验活动月”,由国立青少年教育设施和各都道府县在自然界组织各种野外探险活动,其中有专为那些因厌学而苦恼的儿童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办的“青少年野外教室”,以唤起他们对大自然和学习的兴趣。
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以“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培养日本儿童之心”为题发表咨询报告,强调要扩大社区儿童的生活体验机会,扩充社区儿童的游戏场所,建立社区儿童体验活动的支援体制,纠正过度的课后补习行为,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此外,文部省已向国会提议,应从法律角度规定中小学生每年要有2周的社会服务时间,高中生要有1个月的社会服务时间,以增强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识。
(五)建立德育工作指导机构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日本总理府设有“青少年问题审议会”和“青少年对策本部”机构。“青少年对策本部”机构是负责青少年工作的最高政府机构,其任务是:制定有关青少年指导、培养、保护及矫正的基本政策和措施;综合、调查与青少年相关的各个行政机构的工作;制定有关青少年工作的计划、立法和实施。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也纷纷健全道德教育领导体制,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注: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2-433.)日本中小学还设有生活指导部,有专职的生活指导主任来负责这项工作。指导方式包括家访、谈心等。其目的在于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受挫时,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为了缓解考试竞争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日本政府还修改了学校教育法,决定从2002年起,所有学校都实施每周5日学习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缓解过热的考试竞争,从1999年起,取消公立学校的初中升学考试,实施初、高中一贯制,同时改变以往只按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法,采取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形式。
三、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管理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日本和我国都属于东亚文化圈,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中小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团委书记、学生科长、教务主任、德育教研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要真抓实干,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聘任那些思想进步、品行端正、工作负责、热情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为班主任。
(二)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延续、依托和补充,家庭教育是基础。三者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作用,应该建立社会德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
(三)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培养学生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使他们做到“自理、自律、自主、自强”,是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日本推行“体验学习”的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开展一些磨炼学生意志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小学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进行生存训练,也可组织学生开展负重越野赛跑和吃苦夏令营活动,让他们经受困难的磨炼,增强意志,培养自主能力。
(四)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所谓德育渗透,就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科学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如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学知识在建立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上的作用,重视物理学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优秀的文化传统等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德育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时空作保证。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活动所占用。减负后,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脱出来,这就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校内外活动提供了时空上的保证。这将有助于拓展学校德育的时空,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载体,从而获取学校德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