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体,你最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身体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的健康状况有份记录吗?
“从出生到现在,孩子的照片不少,一本本影集记录着成长。而关于孩子身体状况、健康状况的记录呢?它们在哪里?”
孩子出生以后,一般来说,医院都会给父母一个小册子,里面可以记录关于孩子健康的各种重要事情。父母应该把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下来。
问题1:高与矮,胖与瘦,你怎么看?
孩子的生长曲线
有的孩子比较瘦或比较矮,可实际上他生长发育得很好;而有些孩子又大又胖,可等到发现孩子发育不好的时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其实,儿童保健科里会有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表,每个家长手里也应该有一份。一般来说,孩子两岁前家长会特别关心这个问题;两岁以后呢?有的家长就疏忽了,按道理应该接着画下去。孩子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是增速,减速,还是匀速?要连续观察才会有结论。身高体重的绝对值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值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变化,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发育有个客观的评价。
问题2:最近一次孩子生病是什么时候?得的什么病?
你为孩子建立的病历本
除了保存孩子看病时的病历本以外,你还可以再建立一份更详细的关于孩子生病情况的记录。
孩子每次生病,你都不妨随手记录下来:看病的日期,哪个医院的哪个医生给看的,医生的嘱咐是什么?可能的病因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开了什么药,吃了几次开始见效了?测体温了吗?温度是多少等等。
这样的记录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如果坚持下来,对孩子身体的基本状况你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做到心中有数。
病,究竟“生”在哪里?
虽然检查疾病是医生的职责,但在一般的医院里,医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一个生病的孩子都检查得很详细。如果你在带孩子就医前对孩子的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与医生有更好的交流,效果肯定会好一些。否则,每次都可能是急急忙忙地到医院,回家后,觉得问题不大,但又没有彻底解决,总是有点疑虑。
反复出现的小毛病
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呼吸道的问题。如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这种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往往比较固定,反复在一个部位。那么,就需要你注意一下:孩子经常得的是咽炎、喉炎、还是扁桃体炎……
比如孩子经常得的是咽炎,医生会特别注意到这次咽炎有没有发作。还有喉炎,如果孩子有喉炎的病史,那么每次感冒一定要跟医生说。医生就会特别关注,他会根据这个来处理。
尤其是扁桃腺炎,每次发作,扁桃腺都会增大,再缩回去也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发作一次增大一次,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慢性萎缩,睡觉打呼噜,时间长了甚至还会慢性缺氧,这种情况下,可能就要摘除扁桃体。医生可能会询问家长扁桃体肿了多长时间,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就很有利于医生做出诊断。
中耳炎也要注意,如果孩子以前得过,一定要提示医生,这样医生会重点地去查。因为一般的儿科医生手里没有耳镜,而孩子即便是感觉不舒服也不太会说出来的。如果你特别提示一下,会提醒医生做些特别的检查。
发烧
孩子发烧了,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体温上。如果烧不退,就会千方百计地让温度降下来,而一旦烧退了,就一下子放松了。可是,你是否关心过孩子为什么发烧?
其实发烧永远是个结果,不是原因。而背后的原因,比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甚至中耳炎等,才是反反复复引起发烧的祸首。如果不找到原因,退烧的治疗往往不能持久。反复发烧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
发烧永远是个结果,不是原因。
肚子疼
如果是饭前疼,吃过饭后缓解,有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是胃溃疡;而如果是吃过饭后疼,尤其是小孩,也许只是他的胃肠蠕动不规律,一大便就好了,这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孩子肚子疼,你能告诉医生孩子是在饭前疼还是饭后疼吗?
过敏
如果是食物过敏,医生会问出疹前吃了什么?除了你给孩子吃的,别人是不是也给孩子吃过什么了?如果是接触性皮炎,医生会问你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孩子病了,你一定会很紧张,希望他快点好。但别忘了仔细地想一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在生活中更加细致地了解孩子的身体。这样不仅在孩子生病时能与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帮助孩子尽快痊愈,而且,你还会知道如何更好地保护他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