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土木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设项目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土木建筑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他们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相关施工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培养职业道德,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建设项目中的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如今,建筑工程项目逐渐朝着现代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环保要求逐渐提升。为了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施工技术出发,加强对技术以及实践工作的研究力度,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当前实用性和准确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要求,同时为了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还要不断创新土建施工技术,规范化管理各项土建施工操作,从而全面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规范自身员工的行为,提高项目质量,提出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保证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通过良好的产品站稳脚跟,获得不断发展,同时推进我国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
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施工技术推动了土建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市场上创立中国品牌。建筑单位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占据技术优势,推动自身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提高施工技术水准能够促进施工人员知识技能的更新提升。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和市场接轨,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管理体制来提高对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利用奖惩等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加强安全质量方面的教育,让员工提升对建筑建设的认知。第三,优化施工技术有利于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土建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专业实施和技术,涉及诸多的专业内容,比如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机电施工等,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进而从整体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拆除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结构开裂或者下沉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3.1.1柱支撑模板的施工
在柱支撑模板安装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确保模板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等各项参数的准确性。柱模板多采用定性钢模板,为了避免模板位移,可采用对螺杆和钢管支架进行连接固定。柱子间的模板可采用钢管和剪刀撑拉结的方式进行固定。模板安装完成后要及时检查并纠正垂直度和位移,对于高大模板体系应适当预留浇灌和清理口,以便后续操作。
3.1.2梁支撑模板的施工
梁模板的的水平线、轴线和位置先需在主混凝土上进行确定,按照设计标高调整注支撑标高,在安装底梁模板后拉线找平。对于跨度超过4m的梁,技术人员需要在梁底模板中间位置起拱,起拱高度控制在梁总跨度长的2%~3%之间;对于梁高超过1m的梁,梁侧模板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穿梁螺栓的增设情况。安装后对标高,梁中线,断面尺寸进行校正,并清理模板内杂物,以备后续查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楼梯支撑模板的施工
楼梯模板是各种模板施工中施工难度最大的,楼梯模板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装修质量,因此,在进行楼梯模板施工时,为了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技术人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严格把控模板所需材料的质量和尺寸。先完成休息平台梁木板安装,然后再进行斜楞模板安装,最后安装楼梯底模。模板安装过程中确保斜向支柱固定完好,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滑塌事件。完成模板安装后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准备进行预检。
3.1.4墙体支撑模板的施工
墙体模板施工中需要注意钢筋绑扎、侧模支撑和模板位置调整等方面,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可以通过对拉螺栓对墙体模板进行固定。
3.2桩基础工程
桩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首要环节,需要完成工程地基的建立。根据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特点和施工需求,大致可以将桩基础工程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其中灌注桩是结合土建施工现场的需求进行钻孔,然后向孔内植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成桩基。预制桩基是通过锤击,静压等方式制作形成的桩基础。以上两种桩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施工形式上。
3.2.1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中,灌注桩技术是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实地钻孔形成的,需要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对施工基地进行采用灌注混凝土和钢筋笼的方式制作而成桩体,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应该实时观察桩体强度,避免断桩情况的发生,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以免堵管或埋管。
3.2.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的施工过程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要求,常用的预制桩沉桩技术有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
(1)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通过在桩头安装振动设备,在振动器振动的过程中使桩体随着下沉而逐渐形成桩基础。常用的设备有吊机和振动锤,振动锤由电动机,振动器,夹桩器,传动装置等组成,置于桩顶的振动锤,通过夹桩器和桩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振动锤接通电源后,偏心重轮高速运转产生激振力和高频振动,通过液压钳将高频振动力传递至桩上,然后通过桩作用在接触地层上,地层在振动力、挤压的作用下发生液化产生接触面,振动锤沿着接触面沉入地层,直到桩沉至设计承载深度。
这种打桩方式使振动器下面的锤头不断受到冲击,进而提高打桩器的冲击力来减小土壤对桩体的摩擦阻力,能够快速完成基地施工的打桩工作。振动沉桩技术施工工艺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按照要求严格完成施工。沉桩过程需要的投入较小,振动器成本一般较低,能够有效节约沉桩施工部分的资金投入,是一项性价比较高、施工效果较好的技术。
(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是通过压桩设备重力的作用,将桩体压至工程所需的位置,从而形成地基。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的现场,尤其是城市中心居民楼密集的区域,采用静力压桩能够有效避免噪声污染。静力压桩技术的工作效率并不高,除了减少环境噪音外,还能有效节约施工材料,较少施工成本。一般情况,由于纯粹使用静压力,所欲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变力,能够有效保障重量和硬度等性能,减少钢筋使用量,降低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土建施工技术,将人员、技术以及机械设备等作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措施来最大限度的确保技术效果的发挥,以此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慧永.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193.
[2]郎振宇.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J].门窗,2018(02):39.
[3]范全苗.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03):10.
[4]朱羽.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J].居舍,2018(02):18+104.
论文作者:刘方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模板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振动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