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在我国的逐步推进,各变电站引入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但由于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存在,各种电气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防误工作成为电力生产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有效预防变电运行人员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各类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并提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1、电气误操作发生原因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
(1)缺乏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引发误操作事故。变电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程进行。若这些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必然会增大实际操作人员的操作随意性,给电气误操作埋下隐患。如:缺乏健全、严谨的操作监护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操作人员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极易引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因此,应重视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各项操作规章制度。
(2)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了完善的操作规章制度后,
若相关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也起不到有效防范各类电气误操作事
故的目的。如(a)操作简单,无票作业,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者事后补开票,应付检查。(b)操作过程中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遇有疑问不搞清楚就随意解锁或凑合操作,操作后不检查。(c)操作人员在操作中闲谈,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d)操作人和监护人对操作意图、目的不清楚,盲目操作。 (e)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符。设备及运行状态变了,模拟图没有及时进行变更,倒闸操作前不认真核对,造成操作错误。
(3)缺乏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加上管理不到位。
①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特别是万用钥匙的管理规定不完善,在执行中不严肃认真。
②防误闭锁装置培训不到位,运行人员对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理解不到位。
③防误装置检修维护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防误装置维修、维护不及时,防误装置完好率降低,以至于在错误操作被防误装置正确闭锁时,运行人员盲目认为是防误装置故障。
1.2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
不熟悉设备、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操作经验等这些因素综合
造成了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
(1)变电运行值班人员不熟悉设备,是我们常见的误操作事故发生原因。为此,变电运行值班长,应及时督促值班人员熟悉设备,尤其要熟悉哪些新投入设备与经常变更的设备,还有那些不经常操作的设备。变电运行操作人员,只有非常熟悉操作设备,才能更好的防止实际操作中发生误操作事故。(2)操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的YH反供电事故。(3)操作人员缺乏操作经验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入职的新员工,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引发操作安全事故。此外,也有部分值班员,很早就参加了工作,但由于自身不重视操作经验的总结,积累,加之不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操作经验,也易发生电气误操作。
1.3操作人员自身人为因素引发误操作
(1)值班人员的自身工作态度情况也易引发电气误操作。即使有很完善的技术规程,值班人员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值班人员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细心操作,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
(2)值班人员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站长管理及班站方面的原因
班站精神面貌情况也会影响到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若班站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政令不畅通、缺乏严明的劳动纪律,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
1.5家庭及社会影响也易引发误操作
当前很多社会因素可诱导值班人员心理状态失衡,引发误操作事故。部分社会现象易干扰值班人员,使他们心理失衡,工作上没信心无精打采,技术上不刻苦钻研,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混日子,随意应付操作,引发误操作事故。处理不好家庭事务也易引发误操作。部分值班人员有过多的家庭事务,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在这些琐事上消耗精力过大,上班时精疲力尽,或过于考虑家庭琐事,引发误操作事故。
2、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可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安排知识培训等方式,来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与业务技能。应重视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育,使他们明白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安全责任,肩负起安全使命。逐步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
2.2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近年来,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相比于部分发达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但就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来看,每年发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很多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说的多,做的少,说的硬,执行软,法制经常混淆人制,规范经常与随意同伴,制度并存于有章不循,经常化与松松夸夸同行,若能把以上弊端有效克服,必然能大大降低我国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
2.3 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严格执行操作票
电气误操作大部分是由于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无票操作,不唱票复诵等习惯性违章造成的,所以要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杜绝习惯性违章。针对带负荷拉介隔离开关、带电接地、带接地合断路器等恶性误操作事故特点制定重点防范措施。
2.4 规范倒闸操作,倒闸此操作实现全过程控制
电气误操作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遗漏操作过程的某一个环节造成的,所以倒闸操作的过程控制是防止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关键,只要运行人员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完成操作,误操作事故就可以避免。首先,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采用技术措施,实现计算机逻辑程序防误,不符介操作顺序的不子执行。二是操作票进行模拟关,微机闭锁程序具备完善的“防误“功能,一旦操作票不对,模拟将无法实现。三是整个操作过程输入微机闭锁电脑钥匙后,必须严格按模拟的顺序进行,否则无法继续进行操作。四是防止随意解锁现象发生,制定相关的解锁操作制度,解锁钥匙封存保管。
2.5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完善与使用
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是一种强制技术手段,它主要是用来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在遇到变电站值班人员,人为操作失误时,可借助可靠、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来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当前,机械锁与机械程序锁为我们主要使用的两种防误闭锁装置。但这两种防误装置,通常都易生锈,易失灵并且维护管理不变,很容易形成操作不方便或操作不动的局面,以致把最佳倒闸操作时间延误。为有效防止出现上述现象,近年来人们研发使用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3、结语
总之,有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气误操作事故,但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这些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会相互影响。为有效预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总结各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防范措施。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减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才能促进我国电力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 罗广军.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 (23).
[2] 徐伟.色彩功效学在防止电气误操作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7(11).
作者简介::孙静 出生日期:1977年11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北京 学位:大专 职称:助工
论文作者:孙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操作论文; 事故论文; 电气论文; 装置论文; 发生论文; 人员论文; 值班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