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与未来--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委员会主席古荣芳_幼儿园论文

健康生活与未来--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委员会主席古荣芳_幼儿园论文

为了健康的生命和未来——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荣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师范大学论文,主任委员论文,学前教育论文,研究会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论是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里,还是从幼儿园具体的工作实践来看,促进幼儿的健康都被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但不少幼儿园教师对健康领域的认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偏差。我们到底应该进行怎样的健康教育?为此,我对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荣芳进行了专访。相信顾教授在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能够给一线教师以启迪。

记:顾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所研究的健康问题是《纲要》中十分注重的问题,《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何谓“健康”?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社会组织对健康有不同的定义。身体和心理上没有疾病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普遍理解。请问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应该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如何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

顾:陈老师好!关于“健康”的定义确实有几种,但基本上是一种思路,即强调“健康”的“高、大、全”,这种思路实质上忽视了“健康”的重要特质即动态性。生活中,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使自己更加健康”比知道“什么是健康”来得重要。其实,“完全健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幼儿园教师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应当树立“健康需要努力,努力才更健康”的价值观。就幼儿园教师如何看待学前儿童健康这个问题,我想有两点是重要的:第一,学前儿童健康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其实还是说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有必要对学前儿童进行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但“道德健康”这一健康标准不太适用于学前儿童;第二,学的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也需要学前儿童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

幼儿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教育规律的探寻是建立在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特点的把握之上的。而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别于成人,譬如在健康认知上,许多幼儿认为只要接近生病的人就会被传染,更多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像现在坚持喝牛奶将会对今后骨骼、牙齿的发育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再譬如幼儿的健康态度方面,大多数幼儿常常会口头轻易地表示愿意采取种种健康行为,而不像成人那样往往有各种明确的理由说明不愿意的原因;另外,从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来看,幼儿常常因缺乏动机而拒绝执行健康行为、常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或环境的干扰。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一致关系,持有某种非健康行为的幼儿并不意味着毫不知晓健康知识,而拥有正确态度的幼儿也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健康行为。幼儿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其研究侧重于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的探讨,故幼儿健康教育又不同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组织特点。

记:您能具体地谈谈幼儿健康教育的组织特点吗?

顾:幼儿健康教育注重幼儿将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考虑适宜的教育组织形式。虽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任何形式都要有助于幼儿的感知,有助于幼儿的体验。幼儿园常用的行为练习、实物或模型演示、情境表演、讨论评议等都是可取的方式,只不过在具体使用中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予以创新。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幼儿的主动性、感知水平及行为能力容易提高,那么我们就要设法设计出生动有趣又具科学性的健康教育情境。比如,我们的老师想到了通过幼儿的座位摆放模拟牙齿排列甚至肠胃形状,幼儿扮演“龋齿”或“食物”等角色,将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或合理进食的卫生习惯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完全摆脱了过去看似难以摆脱的说教。

记:从健康教育的途径来说,在选择生活途径还是教学途径来完成教育目标的问题上,有的幼儿园认为解决健康教育知识点的问题时应该选择课堂教学方式,解决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时应该选择游戏化和生活化的方式,请问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何?

顾:这不是绝对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十分强调健康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与幼儿健康认知的提高、健康态度的改善相结合。健康教学中不能仅有认知目标,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健康教育知识点的问题还是生活技能问题,只要是大多数幼儿存在的问题,那么,选择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事半功倍之举,生活中的随机教育主要针对具体情境或部分幼儿开展的,而健康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一般都需要在生活中巩固。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策略;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学活动(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但目前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够),是无法真正达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的;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幼儿园一方面应当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譬如,在园内设置警示标志、大型活动器械定期检修并有保护设施、玩具架上设置归类标识、自来水龙头旁有洗手图示、自制幼儿食物、就餐时播放轻音乐等,并利用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成果,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另一方面还应当重视构建幼儿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和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一定程度上说,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另外,不应忽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和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譬如,家长以非健康食品,比如巧克力之类的东西,作为奖励以谋取幼儿的就餐速度或进餐数量,从而助长了幼儿不良饮食行为,家长自身挑食偏食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等有害的环境因素,往往会降低幼儿健康教育的成效。

记:随着课程研究从单领域走进综合领域,一些进行健康领域研究的幼儿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困惑,即不同领域的课程弱化了健康教育的分量,使得健康教育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请问幼儿园在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时有必要把握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的度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把握?如何把握?

顾:《纲要》要求幼儿园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这种“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指的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综合,而是实质性的融合。如果幼儿教师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那么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就是最自然最本质的。一方面,各领域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比如,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大胆清楚地表达”,通过社会学习活动,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发泄)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另一方面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如,朗朗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都可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对健康行为的向往。

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实践中确实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比如,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既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再如,以其他某领域教育的目标取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时候在进行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目标强调的却是对食物原料即植物或动物的探究兴趣,或强调进餐中的与人分享,而不够突出本应突出的健康饮食态度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虽然前者是后者的有益前提或有益扩展,但对于幼儿饮食营养教育而言,最核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幼儿探究动植物的兴趣或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而在于幼儿对相应食物的主动接纳。为此,我有这样的想法,即如果进行分领域教育,那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包含健康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固有的特点、规律和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教育意义,其次应当关注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尽可能挖掘每一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不要人为割裂;如果进行综合教育,那么首先需要熟练把握各领域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领域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寻找符合本园幼儿实际的整合突破口以及将各领域教育加以整合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和必要的。就日前我对幼儿园综合课程的了解而言,似乎大多数幼儿园在整合的前提下都有意无意地寻找着某个突破口或某根主线,如果一个幼儿园较为重视健康教育研究,那么势必积累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经验,扬长避短是主体的本能,这样整合课程必定带有浓重的健康教育特色或者能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有机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能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的就不应当割裂,但不能为整合而整合,甚至有意拼凑。就目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没有绝对的领域教育,也没有绝对的综合教育,事实上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只不过其间的分合比例不同而已。

关于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问题,即你说的“度”的问题以及“主配角”问题,其实是一个形式问题而不是一个根本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幼儿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只有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活动,才能使幼儿园课程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体上说,幼儿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幼儿的需求也必然是各方面的,故幼儿园课程也必须兼顾各个领域,综合课程是以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到位为基础的,离开这个前提谈综合其实是徒劳的。

记:请问与幼儿园其他教育领域相比,目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

顾:培养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纲要》的明确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每天的体、锻炼时间以及户外活动时间都做了规定,所以广大幼儿园非常重视体育或至少保持园内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因为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知和体育活动的经常开展,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在体育方面也更有经验、更得心应手。此外,安全问题也是幼儿园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伤害性事故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有远见的幼儿园不是满足于救火式的安全教育,而是研究和实施前瞻性的安全教育以防患于未然。另有不少幼儿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重视,这与整个社会的大气候也是十分吻合的,这些幼儿园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于个体成长并成才的价值。还有不少幼儿园根据独生子女偏食挑食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而十分重视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应该说,幼儿园或多或少都在开展健康教育,只是不同的幼儿园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整体上看,幼儿园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比起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的教育相对弱些。许多幼儿园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施,但逐步走向深入、逐步走向全面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必须经历的发展过程。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可以在找到适宜的突破口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

记:请问,目前我国健康领域的研究在哪些方面还有待突破?

顾:十多年前在唐淑教授的积极组织、张慧和教授的直接参与下,南京师范大学加强了幼儿园课程包括健康教育的研究,当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其次才是课程发展的平衡性。十多年来,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健康教育研究对全国许多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由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不少幼儿园缺乏幼儿健康教育的经验。今后,一方面应在观念上进一步重视幼儿园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入研究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加强幼儿的体验从而避免说教,如何摆正成人保护与幼儿自立的关系,如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角度考察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探寻养成幼儿健康行为以及改善非健康行为的一般规律,如何促使家长成为健康行为的执行者、幼儿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研究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如何因时因地、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如何完善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问题,等等。

记:无论课程如何构建,对孩子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仍是一个基础的问题,请问我国健康领域评价体系的现状如何,幼儿园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时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顾:这里涉及两种评价,一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评价,二是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评价,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完善程度也不同。前者较为成熟,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生化指标、身体素质指标等一应俱全,心理健康标准在客观性上稍微欠缺些;而后者相对薄弱,一般通过幼儿有关健康的知情意行以及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做出判断。幼儿园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全面,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评价受到教师自身具有的幼儿心理卫生知识的限制,教师不容易对幼儿一般的心理卫生问题与真正的心理疾病做出判断,建议实践中教师不要轻易地说某孩子是什么“症”,比如“多动症”这个问题在学前期是很难确诊而一般也不加以诊断的,这主要是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公共健康意识普遍缺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健康教育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顾: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关系到国民体质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公共健康意识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非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也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但城乡儿童的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各级领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当首先提高对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学前儿童健康教、研究和实施的投入;其次,通过国家投入和公办教师为主的学前教育体系的确立,保障学前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确保有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顺利实施;再次,卫生部门应当将学前儿童各项生长发育监测指标、食品安全及环境安全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科学研究,向教师和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建议;最后,对于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国家应保证学前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并建立家长学校宣传健康教育。幼儿园作为健康课程的研究者和实施者,应当以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同时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健康教育比幼儿园其他教育更需要家庭的积极合作。

标签:;  ;  ;  ;  ;  ;  

健康生活与未来--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委员会主席古荣芳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