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芊芊 陈世合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彭庄煤矿 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结合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重要性,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代先进的技术,对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发展趋势进行探究,提出先进的方法对煤矿信息化处理。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
导言
由于采矿属于地下工程,对信息化的技术起步较晚,各部门联系没有系统化,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标准,给煤矿行业发展带来不便的影响。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就是针对煤矿现状,将所测得的地质资料数据存放在网络里,便于煤矿工作人员提取和了解煤矿相关信息,可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煤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煤矿地质信息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1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的运用
结合煤矿地质测量部门的发展形势以及运作规律,需要引入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经煤矿地质测量采掘空间数据库之中的信息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完成每个部门所需的数据信息处理、获取和更新工作,同时还应做好信息分析和提取工作,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图形库和模型库。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构建,可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一为煤矿地质测量为基础内容的中心,主要负责对搜集到数据信息的汇总、录入、查询、修改和处理任务,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煤矿生产成果表格或图形。其二为网络运作形式下的煤矿地质数据测量Web查询和浏览,可为其他部门所应用的软件系统提供开放性的数据接口。其三,则是将原始数据积累作为基础,所完成的煤矿安全生产智能化决策的方式。
2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有关的关键技术手段应用方式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构建,可谓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此系统将会涵盖着海量的专业基础数据信息,同时采集、管理以及专业图件的制作都是专业模型构建和应用的重要因素。
2.1煤炭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的采集方式
采集煤炭地质测量空间信息是确保煤炭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常会运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以及数字摄影等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任务,将这些数据信息加以整合和分析,最终使煤炭地质测量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科学和精准
2.2煤炭地质测量专业GIS平台的设计方式
将软件开发OTM作为面向对象的基础性内容,并对问题进行抽象的分析,逐步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模型,还可对空间信息系统之内的信息加以捕捉。图形数据库亦或是图形文件等都可对专业的数据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而后构建一套科学的数据结构,其中涵盖着定义操作行为的基本原则、对象以及作用于对象的操作行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落实,常会运用GIS平台设计的方式,完成图形数据结构的合理设计可谓是较为正确的选择,它的描述方式更为便捷,管理工作的实施也更加方便。图形数据接结构之内的每一个对象都由成员数据和作用于成员的数据信息构成,这样的组建形式将会给Windows消息驱动结构的软件开发实现质的飞跃。最后,一个系统化的、专业的煤炭地质测量图形数据库还应当对其专业图形加以考虑,并对成分特性进行分析,具有独有的岩石符号和线形,同时有其专业对象的表现方式。其时代特征体现在地层构成的先后上。而其空间特征则体现在底层与底层之间的构造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等方面。其动态特性则表现在实体信息由黑到白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煤矿地质测量专业图形的生成
煤矿的开采、勘探以及生产等环节,地质测量图件的设计和制定可谓是基本内容,更是地质测量工作开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对较为典型的煤矿地质测量图件设计方式进行分析,而后发现图件中包含的内容和要素较多,详见下。一为平面类,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储量计算图,三下压煤图、井上下对比图、排水系统建设图、采取布置情况图、工作面循环图表、各类等值线图、通风系统图、井下避灾线路图、采掘衔接计划图等等。二为柱状类,其中涵盖着综合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钻孔柱状图以及煤层小柱状图等等内容。三为剖面类,其中涉及巷道素描图、地质剖面图以及采取剖面图等多种图形。以平面类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开展为例进行分析,可知此测量方式所包含的工作量较大,可实现煤矿地质测量3D模型的构建工作,此时的煤矿生产之内的工作人员可以此为基础,对每一环节的工作进行直观的认知。同时,当下许多煤矿地质开采工作的实施,都可将工作中心放置于多煤层的地质勘测中,并力求借助3D模型的构建方式,实现煤炭地质开采的可视化研究。
3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3.1信息来源广泛
随着开采技术越来越先进,煤矿地质测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先是使用地下钻探技术,逐渐过渡到遥感技术、GPS技术以及三维地震勘探等技术。在获取信息的内容来看,由基本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工作面采煤和巷道掘进信息,深入到地面物探(如地震等)、矿井物探(如槽波、瑞雷波勘探)、瓦斯资料等多方面的地质信息。在展示过程方面,由之前的绘图展示,演变成现在图文和影像综合演示的过程。收集的这些多重要信息,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后,可对煤矿生产发挥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如下所述:对当前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规划,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总结规律,以求对采煤工艺进行改善;深度利用现有的资料,对潜在的数据进行挖掘。对多重信息进行处理,通过相互组合产生新的数据,研究数据之间的相似与不同,加深对煤矿地质资料的了解;信息共享。使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将地质测量数据展示给工作人员,结合现场的经验和机械化程度,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
3.2运用网络管理
采用网络对煤矿地质资料进行处理,对煤矿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预测,使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将网络管理技术运用到对地质测量数据监管等工作中,这是现今对煤矿生产各环节监督的重要方面。现在煤矿采用的地质资料部分来源于相邻煤矿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是独立的,相互之间联系不大。而采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便于煤矿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各环节的联系,大大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
3.3智能化进行决策
煤矿中的采煤设备参数是根据地质资料来确定的,特别是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对地质构造的适应程度较低,所以要使煤矿高产高效进行,对地质资料的把握和理解一定要充分。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挖掘,可以发现煤矿地质测量空间资料潜在的信息,对煤矿开采阶段的决策提供支持。煤矿中常见的瓦斯、突水以及冲击地压等危害都与地质条件有关,掌握地质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处理,才能避免灾害,使煤矿得以安全生产。
3.4信息集成化
在新世纪,煤矿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实行煤矿数字化技术战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新的技术对煤矿信息数据库进行分析,促使煤矿在开拓设计、安全生产和工序搭配等方面得到合理规划,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益。数字化的理念就是增加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自动化,集中煤矿信息数据库,是煤矿生产有更高效益。目前已经开发的一通三防信息管理和安全监测实时报警等技术有利于煤矿安全有效的开采。
结束语
由于煤矿地质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所以必须采用合理的信息技术对地质资料进行储存、分析和处理,才能给煤矿带来更多的效益。文章提出对煤矿发展进行数字化,对煤矿信息标准统一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鹏举.浅析煤矿地质测量中的空间信息系统[J].河南科技,2013(22).
[2]王思云.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5).
论文作者:褚芊芊, 陈世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煤矿论文; 地质论文; 测量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空间论文; 数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