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招论文,中国论文,命运论文,坚持改革开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处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伟大的改革时代!当代中国的改革,实现着中国历史的新跨越,推动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进程,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
十九世纪的中国衰落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抗争、崛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改革事业,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历史的新跨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谈到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时指出:“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只有如此,俄国才能“从一匹马上跨到另一匹马上,就是说,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从指靠破产的农民国家实行节约的马上跨到无产阶级所要求的而且不能不要求的马上,跨到大机器工业、电气化、活尔霍夫水电站等等的马上。”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代中国改革不正是要实现中国历史的这一新跨越吗?
我国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里取得胜利的,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之上,并且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要经历一段发展、完善和成熟的时期,要走一条“S”形的路。中国社会主义经历曲折和坎坷之后,终于走上改革 之路。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振兴和繁荣的唯一出路,是回答当今世界严峻挑战的正确选择。改革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的事实说明,传统的以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走尽头,通过全面改革,重新构建社会主义新体制,这是必然趋势,不可避免。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短短数语,蕴含着多少丰富的经验、无穷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三大变化”,即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扩展到城市;从局部的单项改革,逐步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弊端,调动起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它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给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它改变了以往固步自封、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使中国跻身世界范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改革开放冲破了长期束缚我们的僵化观念,带来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给人民带来了实惠,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大地。中国丰富生动的改革实践、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巨大丰硕的改革成果向人们昭示了一条真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在世界社会主义遇到暂时的严重困难之时,西方资产阶级弹冠相庆,以为社会主义从此“失败”了、“终结”了。但是,事情的发展偏偏是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整个国家生机勃勃。尽管在我们面前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举世瞩目,是人们普遍地切实地感受到了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丝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正在重新认识中国。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这样说:二十一世纪未来的一大部分将在中国开始编织,二十一世纪完全有可能以黄色作为完结时的色彩!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在人类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上,当代中国的改革无疑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的最好地方在中国,研究社会主义的最好时机在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经在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导演出一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今天,正在改革和建设的大舞台上导演着一场新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宏才大略的显现,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创造,也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新天地。党的理论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就是要以改革为己任,参与改革、研究改革、促进改革的发展。因此,投身改革开放的实践,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广大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党对理论工作者的郑重要求和热切期望。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改革问题有哪些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改革的理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改革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先后提出过某些很有远见卓识的改革思想,但从总体上看尚不够完整、不够系统。邓小平同志在坚持“老祖宗不能丢”的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观点,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科学指南,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论及到改革的根源、目的、性质、对象、原则、方式、步骤等许多方面,始终贯串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线。我们需要从科学体系上把握它,从基本观点上阐述它,从改革实践中完善和发展它,这些都离不开继续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第二,研究改革的实践。中国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试验。改革的实践呈现出创造性、丰富性、深刻性的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尽,迫切要求人们一个一个地研究它、解决它、以满足日益深入发展的改革实践的需要。实践之树是青的。只有理论跟上实践前进的步伐,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当前,我国改革和建设面临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比如,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于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关于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关于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关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关于市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关于公有制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关于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的现实课题,亟等做出科学的回答与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我们要树立尊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在实践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敢于和善于回答实践的挑战,从各方面推动改革和建设事业胜利前进。
第三,研究改革的经验。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人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要环节。任何经济,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获得有益的启迪和教益,使人们从亲身的实践中,包括从种种失误中更多更快地学习到许多新东西。改革也会遇到风险,走些弯路,为了使改革发展的更健康,更顺利,力求把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我国十七年来的改革实践,积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和概括。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根本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改革在科学理论正确指导下健康发展,走出一条自己改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改革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必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序,这是一条大原则;我国的改革是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改革。改革的经验还可以总结出许多,但这些是基本的、主要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大系统工程。只要我们认真地总结改革实践的经验,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正确性,掌握和运用改革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够夺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更大胜利。
(本文是作者为《中国历史的新跨跃》一书写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