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国存

浅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国存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建筑安装联合工程有限公司8101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其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原来分散的各个专业串联到一起。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当中,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推动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获得极大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建设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BIM技术给予有效应用,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同时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促进建筑行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一、虚拟施工的技术体系

虚拟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需要设计的内容,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具体规划,具体的是对人力、材料、设备等的安排和规划,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能够在最优方案的指导下进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模拟碰撞试验,至此能够解决更多的设计困难,尤其对于管线综合方面。最终通过碰撞实验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方案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由此碰撞试验成为虚拟施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虚拟施工技术的体系支撑来自于基本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和数字化的建模技术,从而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环境下,虚拟施工技术的实现能够得到基础保障。并且这也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建筑行业发展的技术方向。

二、装配式建筑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具体的,在当传统建筑模式盛行的时代中,社会对于建筑的基本需求是在满足一般性建设性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工程项目建设。而当现代化的社会在经济与人文等多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因此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其通过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工业化的生产以及装配形式的施工建设,使得在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先进技术基础上,较之传统的建筑更加环保、也更加节能。其一,通过机械化的生产,使得在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装,极大的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其二,通过设置预制墙,可以对建筑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其三,所采用的现场装配式施工,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将主要的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减少了多个施工工序、优化了施工环节,从而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的使用是以3D建模为基础,据此以参数化的设计方式对主要的构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最终则以数据库、三维模型进行呈现。具体的BIM技术模型进行建立需要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是标准的制定,其次是建立相应的模型,最后是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在BIM技术的模型当中,各个图形以及场景都包含了具体的预制构件尺寸、数据、材质、类型等,并且还包含施工技术与工艺。这当中所有的场景和图形中存在的预制构件,都是以参数为控制方式,从而实现了构件之间的关联,若是对其中某一构件进行参数方面的改变或优化,则相应的其他构件也会出现参数的变化。即随单个需要进行更新参数的构件,其他构件的参数信息也会随之更新。这样的过程极大的提升了对工程施工的方案确定效率,规避了传统施工图纸中对于参数改变所要进行的复杂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在最终确定之后的BIM技术模型,还可以导出成二维的CAD图纸,方便查看各个参数和信息。

(二)BIM技术在生产制造阶段的应用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预制构件的制造和生产,以此对于预制构件的设计与生产,是保障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即预制构件是连接施工设计与施工吊装的纽带。具体的,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是可以直接从BIM技术软件的信息平台,对构件相应信息进行获取,以此根据信息中带有的尺寸、材质等要求,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和制造。与此同时在进行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将生产的构件信息通过平台发送至施工方,便于施工方对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

对于构件的运输管理方面,在通过对运输车辆当中植入RFID芯片,可以准确的获取运输车辆的实时运输信息,至此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进度,合理安排不同大小的构件运输优先性,还可以合理的配置运输路线,最终降低运输方面的成本、提升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BIM技术在建造施工阶段的应用

对于BIM技术在建造施工阶段的应用,一方面是预制构件的现场管理。由于装配式建筑相应的预制构件在种类方面较为复杂多样,因此对于预制构件的现场管理至关重要,并且要严格进行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结合RFID技术与BIM技术,对构件的出入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到对构件使用的实时追踪。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立RFID门禁系统,当相应的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通过RFID阅读器在线上对预制构件的品类及数量进行确定,之后在现场对构件进行清点,确保数量等信息一致后,按照规划的安置场地对预制构件进行有顺利的摆放。从而方便后期的施工吊装作业;另一方面是施工模拟与仿真。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进行来说,其机械化程度较高,相应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也更高,因此需要各方的协调作业,具体的在施工之前对具体的施工环节进行模拟仿真,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实际的施工过程能够顺利、稳定、有序、安全。

(四)BIM技术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发普及,装配式的建筑在运维阶段应用BIM技术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有更多的机遇。例如面对突发火灾等的应急情况,可以通借助BIM技术相关软件的信息模型界面,对自动触发火警警报和准确确定火灾发生位置等需求进行满足,从而能够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及时的疏散。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备维护阶段,具体的工作与管理人员可以从BIM技术软件的模型当中,调取预制构件和所使用设备的有关信息,以此提升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具体的运维人员可以结合预制构件的RFID标签,对其中构件的质量信息进行获取并保存,也可以获取相应施工人员、运输人员与吊装人员等的相关信息,以此做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可以追溯、责任归属可以明确。最终根据预制构件中设置的RFID标签,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个使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对其消耗量进行有效的检测,以此确定在BIM模型中能耗较高的部位,至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能耗部位进行能耗方面的降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运维。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技术,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中去,可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果,最终提升施工的效率,提升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发展,BIM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程度将会更高,因此人们需要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不断优化使用,造福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当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80.

[2]张笑敬.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54.

[3]童志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8):247-248.

论文作者:王国存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浅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虚拟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王国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