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研究_会计论文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相关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组织论文,会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我国非营利组织①社会公信力建设的关注,特别是对这类组织信息透明的热切关注与期待。红十字会启动危机公关程序,紧急推出捐赠信息网上发布平台(试运行)。然而,这个信息发布平台的推出不仅没有平息事端,反而引起更多的质疑,包括“信息不实,错漏百出等问题,这就不仅是信息是否透明的问题,而是其本身的财务账目就存在问题”;据民政部透露,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全国社会捐款额锐减,2011年3月至5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款62.6亿元,但6月至8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8.4亿元,降幅达到86.6%。这个案例所引发的思考在于:非营利组织透明信息与资源的可持续获得密切相关,但是应该怎么透明、透明什么信息才能够真正符合建立社会公信力的要求?按照现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规范,对外披露的是以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为主要内容构架,反映组织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公众评价公益性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存在很大的差距,也不利于公众利用这些信息判断组织行为和组织使命的符合度问题,比如“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放高利贷”事件②从会计报表中,仅仅反映应收账款、投资收益和净资产的增加,难以以此评估组织行为与公益性目标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就使得这些有违组织使命的行为具有隐蔽性。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我国非营利组织而言,仅仅披露资金收支信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出资人对资金使用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关注的是由资金使用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而这样的信息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难以提供,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提升,构建一个绩效会计系统,通过对会计事项按照绩效维度重新分类,设计出符合披露绩效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全过程提供非营利组织绩效信息。本文尝试对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初步探讨。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基础理论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基于绩效视角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是针对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优化的会计系统。因此,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基本概念框架依然遵循现代会计的范式,但在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需要做创新设计。

理论上说,非营利组织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社会功能,这类组织既没有政府获得税收的公权力也没有企业钱生钱的市场机制,而是靠自身使命定位去赢得社会资源的“高度资源依赖型”(胡杨成、蔡宁,2008)组织,一方面,资源的“耗用型”非“周转型”运营模式决定非营利组织必须强调资源的耗用是用来完成使命的,才能保持资源获得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组织获得资源的同时就承担了相应的公共受托责任,履行受托责任就必须向公众报告资源的使用绩效。因此,公开组织运营管理的信息既是组织可持续获得资源的内在需求,也是解除受托责任满足公共需要的社会需求。

从管理理论来说,这类组织的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出资人提供资源不图经济回报,难以确认一个明确的指标比如利润来代表组织运营的绩效,而是以使命为宗旨确定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绩效,按照目标绩效配置资源(预算),以此为标准控制组织向着目标绩效的实现来运行。绩效会计作为组织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必然成为这个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以信息为手段对组织运营绩效的控制、反馈和披露构成绩效会计的本质内容。因此,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绩效产生过程以及结果的信息进行搜集转换和报告披露,据此对组织运营过程的绩效目标符合度实行控制,为利益相关者评价组织绩效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的控制系统。

既然绩效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那么就必须有绩效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组织的目标绩效,即组织战略的具体化。绩效标准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预算标准、组织的行为制度规范、岗位职责所要求的标准体系、以前年度的经验数据以及同行业中标杆数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等。

由于组织目标的多元性和绩效信息的广泛性,从会计视角搜集转换会计信息需要对绩效信息的范畴做出假设,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除了遵循会计四项基本假设以外,还要增加“绩效关联假设”。绩效关联假设是指非营利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搜集转换的信息都必须与会计职能相关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由此产生“绩效反映关联”,指的是绩效能够被确认和计量;“绩效控制关联”,指的是这些绩效信息和目标相关、有标准具有可控性。绩效关联假设是构建绩效会计的专属假设,不是所有信息都和组织的绩效相关,也不是和组织绩效相关的信息都能通过会计系统产生,因此,在设计绩效会计系统时有必要做这样的假定,以便于在信息的搜集和判断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和范畴。绩效关联假设内含“绩效标准”和“绩效责任”两个附属假设,组织的使命和运营目标已经设定了组织的绩效标准,完成绩效或者说通过绩效会计系统可以对组织的绩效完成情况予以评价,以便解除受托责任。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受制于绩效会计目标,绩效信息既包括投入资源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评价,也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和现金流转的评价,既包括结果性信息的总括评价,也包括对过程信息的控制,既包括对业务量的控制,也包括对组织受托责任的评价。因此,评价受托责任和现金流量状况是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两个基本方面,单独的确认基础不能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同时采用应计基础和现金基础作为绩效会计的确认基础。

双重确认基础尽管在实务操作上具有可行性,但是不同确认基础带来的会计要素信息差异需要准确的辨析与认识,否则容易在信息使用时产生误解。不同确认基础带来的信息差异主要体现在长期资源和债务的确认计量上,这个不同必然带来对投入与产出衡量口径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例如,一项长期资产是以全价作为当期投入还是以分受益期的价值转移值作为投入?从成本归集的角度衡量,分期确认其磨损价值更符合权责关系,而从绩效的角度衡量,这两个值都是必要的。如果组织的长期资产是持续运营假设下遵循“购买-消耗-重置”的运转模式,那么,分期计量更符合对常规项目的投入价值的评量;但是,如果是以一个项目为主体的绩效核算,总投入和总产出的衡量就成为必需。再进一步说,就相同的会计主体而言,在评价组织绩效时,总投入的衡量和分期投入的衡量都是必要的,例如总投入300万元的希望小学和总投入是20万元的希望小学,其产出量不同产出效果也不同。从会计信息使用来分析,总投入的衡量更适合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对比,分期投入的衡量更侧重于同一主体不同会计期间的对比,因此,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应该选择双重确认基础,以便于全面提供反映组织绩效的会计信息。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要素

(一)绩效会计要素的概念辨析

按照绩效维度来搜集和披露绩效控制及效果的信息,需要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事项进行重新分类。反映组织绩效的会计事项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绩效行为,即:不断获得资源,用这些资源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通过衡量投入和产出的值来反映组织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如果会计师将这些绩效行为进行观测、计量和概括,就形成了绩效会计的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定义和记录、披露,就构成绩效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积木”。因而,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要素设计为:资源、债务、资源剩余,投入、产出和效果。由这些要素构成了生成绩效会计信息的基础,也成为绩效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框架。

1.资源。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资源是指非营利组织已筹措到的能够为实现组织使命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以绩效的观念来看待组织资源的类别,以事项为基本单位进行分类更为直观,即筹资资源,服务资源和管理资源。筹资资源是指在筹资环节占用的资源,服务资源是指用于服务所占用的资源,而在多数非营利组织中,这两类资源是有差别的,管理目标不同,分别核算和管理是必要的。管理资源是指那些不属于筹资资源和服务资源之外的资源。

绩效会计的“资源”要素和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资产”有什么同与不同,为什么不沿用“资产”概念?(1)无论是资产还是资源,都是经济资源属性,具备稀缺性和价值性,本质上是相同的,绩效会计直接用资源作为一个会计要素,可以更加宽泛的涵盖非营利组织的可投入资源;(2)对于资产的定义中的“交易性”和“增值性”与非营利组织不完全相适应。某些资产并不是通过等价交换取得,也不会通过等价交换出售获利,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并不是为了增值而获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耗用或持有;(3)就资源和资产的外延来比较,资源的范围更广一些,资源涵盖资产,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及没有通过交易获得的资源,比如志愿性资源、古籍文化资源等。虽然某些资源并不能用货币计量或者不能计量出准确的市场价值,但是,同样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完成使命提供支持和保障;(4)就绩效会计所需要反映和控制的资源而言,它更加强调资源的筹措,而不是资产的购置;强调不同业务活动所投入的资源的量的衡量,以便考察产出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而不是成本的归集与计算。因此,资产的价值周转模式不完全适合绩效会计的评价目标,而直接用资源代替资产作为一项会计要素更加合适。

2.债务。债务是指非营利组织已经承担的义务或承诺,履行该义务或承诺会导致资源的减少。债务表示组织资源的未来付出,对于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而言,债务的承担和偿还也和会计事项或者说业务活动相关,按照事项分类可以分为筹资债务、服务债务和管理债务,和资源的划分标志相一致,利于按照事项分析权利义务关系,考察绩效。

3.资源剩余。资源剩余是指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扣除负债之后的余额,表示组织未来可用资源的最大值。既是组织未来可持续服务的资源保障,又是组织过去运用资源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表示组织筹措资源和提供服务的对称意义。

资源剩余不同于营利性组织的所有者权益,与“净资产”的概念相比含义更为直观:(1)非营利组织产权不属于出资者,出资人对组织没有收益权,因此,公益产权(王名,2002)的界定,使组织失去了直接的明确的所有人,也就失去了所有者权益的相关会计概念;(2)非营利组织虽然是公益产权,但是组织拥有法人财产权(金锦萍,2008),可以自主决策,运用其资源实现使命,资源剩余就是其可以运转的法人财产权部分;(3)组织运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组织使命的完成和组织资源的可持续性,一旦组织不能持续运营下去,其剩余资源全部转给其他非营利组织继续进行公益性服务,不会在所有者或管理者之间分配,除非组织是国有资金支持组建和运营,否则国家也不能收缴非营利组织的剩余资源,因此,具有民间性和公益性;(4)剩余资源考量的是:组织已经筹措的资源运用的结果;非营利组织未来服务的资源储量;组织在筹资和提供服务之间对资源的整体筹划能力。因此,这是个剩余的量的衡量和权益无关。这个量也用来衡量组织的运营的风险,当债务的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增大,组织服务能力的下降;(5)以主体理论来看待非营利组织权益,资源剩余的提法更符合非营利组织的权益特点。主体理论强调平等的对待组织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全面反映其权益和义务,其实,全面反映不如说是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统一归结到组织的权益上来,以组织特有的机制实现其利益相关者的理想和要求。因此,资源剩余实质上是将个别权益模糊化,将组织权益明晰化,有利于组织更好的行使其法人财产权。

4.投入。是指组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达成某项目标所消耗的可计量资源的衡量,包括货币衡量和非货币性衡量。投入是组织绩效的基础价值,是经济性、效率性的评价基础,投入跟随作业而发生。投入的范畴很广泛,包括:物质投入、人力投入、时间的投入,甚至情感投入等,衡量绩效,这些投入都很重要,从会计视角衡量投入的价值,更多在于能够计量的部分,那些情感性质的投入价值虽不能直接计量,但是可以通过满意度的衡量间接获得。

“投入”和“成本”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做某件事情所付出的代价,辨析意义在于:(1)会计视角的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计量某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是为了计算其花费的价值,为了准确确定其出售的价值,进而确定其赚得的价值(利润)。因此,花费的价值和未来可赚得的价值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量,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非营利组织不存在这样的管理理念,尽管取得某项资产需要计量其代价,但是使用该资产并不去衡量可赚得的价值,就绩效而言,成本是计量“经济性”的基础数据。(2)成本是基于组织资金循环周转模式下建立的概念,具有可补偿性,组织的运营收入首先要补偿经营过程的消耗,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所以,成本是一个最基本的补偿底线,对营利性组织非常重要。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周转模式是耗费式,不存在成本底线,不具有补偿性。相同的服务项目不同量的投入会产生不同效果的产出,意义差距很大。(3)相同产品在不同企业的成本具有可比性,成本的构成项目和消耗定额可以有统一的标准,致使企业可以制定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以最低的成本消耗获得更高的利润,体现组织的管理效率。而非营利组织的投入的标准性和可比性与成本有很大的差异,非营利组织的投入和其组织的目标相关联,不同目标的投入量不具有可比性。(4)投入也表示做某件事所付出的代价,但是,它包括的含义更加广泛,所考察的投入代价不完全是价值量的计算,还包括与投入相关的非价值量的衡量。这与成本的概念也有所不同。(5)投入所要考察的是与此投入相关的产出和效果的衡量,它面对的是不定量产出的投入衡量,成本往往是在市价(或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投入的可控制的量。因此,成本的概念不适合非营利组织的绩效会计,以投入代替更能体现组织的运营绩效与控制成效。

5.产出。是指组织在一定会计期间业务活动结果的可计量的衡量。这是组织不同作业面运营的一个客观量值,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筹资量,服务活动提供的服务量等。这个量有些是可以用货币计量,有些不能用货币计量,但在绩效会计中,必要的“程度计量、成果计量和绩效计量”使得计量属性会做一些拓展性的研究,对那些对绩效控制和评价有相关性的产出,尽管不能货币计量,但是可以其他计量的,也会在财务报告中做相应披露。不同组织的产出表现和产出的量的计量不同,产出的功能和在整个组织的绩效评价管理中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会计层面上,提供的基础性产出数据,可以用来对组织作业层面的生产力做评价,也可以用来进一步计算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和其他指标一起用来全面评价绩效。

尽管“产出”和“收入”都表示组织某些活动或从事某项作业产生的直接结果,产出涵盖收入,但是本文对两者的辨析在于:(1)从概念来说,通常对产出的认识是指组织所做的工作。白景明对政府绩效中产出的定义可以在此借鉴,他认为“产出是指政府资金所形成的有物质载体的和没有物质载体的客观实在”。“政府的投资形成一条路,这就是它的产出,是有形的。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一些调节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一种产出,比如说低保资金的发放,所形成的产出,就是无形的,没有物质载体的。”同样的道理,非营利组织的产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些有实物载体,比如募集的资金等,有些没有实物载体,比如博物馆的展览行为等无法形成看得见的物质结果,只是组织在目标指引下的工作量或行为结果;而会计中收入指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表示的是一种利益的获得,是通过与组织之外的主体进行交换(物质的或行为的交换)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概念的界定表明了其收入的性质;(2)从范畴上来说,收入代表一个组织某一个环节的产出,而产出可以在组织不同环节或作业上来进行计量,比如采购产出、营销产出、生产产出等,收入仅仅是销售环节的产出;(3)从计量的意义来说,产出的计量可以多元化,实物计量、货币计量和时间计量等都可以用来度量产出,收入一般只能用货币计量;(4)从代表的含义来说,产出通常和投入相比较,考量其经济性和效率性,收入通常和成本相比较,考量其收益性或获利性,利润可以代表一个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绩效,但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仅仅表示一个公共部门的工作成果,并不能代表其组织绩效和社会绩效,仅仅是评价绩效的基础性信息,完整的绩效需要和由这个投入和产出所产生的效果来综合分析评价;(5)对于绩效会计而言,如果用收入的概念,就意味着募捐获得的资金流入和提供服务获得的收费收入和投资获得的利益都是收入,但是,这三个方面的资金流入在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上有很大的出入,如果用收入量评价绩效,可能导致公益性项目营利化的倾向。所以,在非营利组织考核绩效的信息搜集方面,本文不主张收入这样的概念,更加主张用产出这样比较中性的概念,反映组织不同流程环节或作业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6.效果。是指组织对业务活动和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的衡量和评价。这是个评价要素,不是个计量要素,也可以理解为附着要素,它附着于其他会计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数量关系作出评价和衡量。这个要素是绩效会计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这个要素,投入和产出的量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当然,效果要素并不完全是主观判断的结果,而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做客观性的数据搜集和评价,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补充披露。比如“顾客满意度”的指标对于非营利组织过程绩效的评价非常有意义,一是非营利组织的客户包括支持客户(提供资源者)和服务客户,这两种客户的满意度都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力,它关系到组织公益性服务目标的实现和获得社会资源的可持续性,关注这个指标意味着关注组织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二是顾客满意度是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和服务向社会延伸的重要管理方面,管理顾客或者称顾客管理就使得组织很好地将组织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路径在社会层面找到了闭合点,是组织减少资源依赖,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三是组织在资源获得、投入和产出等活动方面是否很好地履行了价值观的理念,仅仅通过结果数据是难以完全评价的,需要对这个过程的合理性做一个评价,组织人员的热情、专业、爱心等服务理念通过其所服务的对象进行回馈,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所以,这个要素既可以作为一个过程绩效的评价指标,也可以作为其他要素的质量评价指标来使用。

通过上述辨析可以看出,绩效会计要素对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包含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关系这六个要素构成了绩效财务会计基础信息体系:一方面六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另一方面这六个外延清晰的要素共同搭建了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信息的全部。

(二)绩效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会计要素之间不仅存在质的经济关系,而且存在量的经济关系,这也构成了会计学中的勾稽观。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要素之间同样存在勾稽关系:(1)从存量要素来说,资源=债务+资源剩余,或资源-债务=资源剩余。这个关系说明组织所持有的资源扣除所承诺的义务之后的资源剩余,这个剩余是组织前期筹措资源提供服务后的累积剩余,既表示对所筹措资源的使用比例,也表示未来的服务能力;(2)从增量要素来看,投入和产出的货币计量的差额等于资源剩余的增加(或减少)额;(3)从不同确认基础来看,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投入与产出的可货币计量的差额等于存量要素中货币资金的当期增加(或减少)额,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投入产出的货币计量的差额的总和等于资源剩余的当期净增加(或减少)额。这个关系的理论基础就是财务会计中“资产和负债是收益和费用确认的时点和现金收付的时点不一致产生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的余额”,不同的确认基础导致不同项目的资源存量;(4)从效果评价来看,绩效会计的特征之一就是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量化信息的附带的搜集可评价的效果信息,这个效果信息一定和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信息是同时发生,而且有连带关系,和发生其他要素确认的会计事项同步发生的,因此,这个效果和其他会计要素之间尽管不是量的等价关系,却是对量的评估关系,具有绩效的控制效应和质的判断效应,同时披露,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其他会计要素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财务报表体系设计

绩效会计要素构成绩效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按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组织绩效控制信息的财务会计目标来设计财务报告体系,应该包括:运营绩效表,资源存量绩效表,综合绩效表(或绩效分析表)和报表附注。以此全面提供反映组织绩效的基础性信息和分析性信息。

(一)运营绩效表

运营绩效表是指反映组织一定会计期间运营成果绩效及现金流量变动状况的报表,包括投入、产出和效果评价的信息。运营绩效表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1)分别反映筹资活动、服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效果的计量信息;(2)分别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认计量投入产出效果的信息;(3)分别列示两个会计期间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计算的投入产出效果数据,以反映其动态性和可比性;(4)分别列示投入产出和效果的预算数(计划数)和实际数,反映当期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反映组织绩效控制情况;(5)列示计划数(预算数)和实际数的差异额,以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列示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投入产出效果的差异额,以反映当期的资源或义务存量的增加值。“如果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仅仅提供货币计量的信息,他们就不可能提供关于组织获得绩效所必要的信息。对一个组织来说,正确的报告实现目标的信息,就必须在财务报表中增加和目标相关的非财务数据。比如一所学校,应包括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像考试成绩或毕业率。”这些非财务数据信息来源于组织筹资行为、服务行为和管理行为的直接结果,表达这些行为的产出与效果,是可以伴随这些行为的实施而取得的评价计量,不仅和这些行为过程有因果关系,而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取得成本不高。再有,组织的服务产出往往不是用货币计量,有些服务有少量的收费,有些根本没有收费,能够反映其绩效的就是一些统计计量和通过满意度调查反映其服务过程的绩效,尽管这些信息是可计量的,但是这些信息不是货币计量,不适合计入会计报表内和其他可货币计量的信息一起列示和加总。因而,把这张报表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货币计量部分设计为正表,非货币计量部分设计为正表的补充资料,对货币计量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简表格式见表1)。这两个部分是一个整体,共同反映了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绩效和控制效果,缺一不可。

运营绩效表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三点:第一,按照会计事项设计报表项目,利于反映非营利组织活动的来龙去脉,利于信息使用者比较非营利组织不同活动的绩效,利于反映不同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效果影响,分析不同项目资源占有比例和投入产出比例,便于评价效率和公正的透明度,直观全面。第二,同时在一张报表中反映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的投入与产出信息,利于信息使用者分辨由于方法不同导致的绩效差异,利于评价非营利组织的责任承担与履行情况,利于评价为获得效果所付出的代价,也利于评价组织现金流量的情况;第三,同时在一张报表中反映组织的预算信息和预算执行的信息,一方面反映组织的计划质量和编制预算的质量;另一方面反映组织通过预算控制完成组织使命(目标)的过程信息,既反映了现金流量的信息,也反映了组织的管理绩效。第四,以正表和补充资料的形式,将可货币计量的信息和非货币计量的相关联的信息同时披露,可以立体的反应组织投入与产出的绩效和效果,既反应组织综合性的运营绩效,又将综合性的运营绩效的关联效果予以展示。

这张表不同于现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收入支出表,也不同于民营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费用表,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所体现的经济实质上都有了质的改变,它反映了一个主体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控制模式的转变。从量上来说,它不仅包含了原有的收入费用(支出)信息,它还包含了更多(宽)的信息容量,一方面,在信息中加进了控制效果的元素,控制本身就体现出组织或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投入、产出等会计要素不再仅是一个平面的金额,而是具有了一定质量评价的立体表现数据组;另一方面,投入产出绩效表带有对组织绩效产生过程的控制与结果的信息披露,具有绩效动因和结果的联动性。因此,这个报表体现了会计信息“动态的、立体的整合”(徐国君,2003)的会计本质,也实现了组织通过绩效信息披露而进行的控制目标。

(二)资源存量绩效表

资源存量绩效表是指反映非营利组织在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绩效的报表,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可货币计量的资源存量信息,设计为正表信息;二是与货币计量相关的资源存量的数量信息,设计为补充资料。正表的内容包括:非营利组织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额、所承担的义务或承诺总额以及他们的差额剩余资源。格式如表2所示。

通过资源存量绩效表反映的是组织用于提供服务的资源结构状况和总额状况,反映可用资源的质量和总量,反映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所承担的经济义务或承诺,反映组织在某一时点的剩余资源,这个额度表示过去筹措资源的投入结余,表示组织可用于后续服务的资源量。

补充资料的设计与披露具有必要性。这是因为:一是人力资源是组织资源的组成部分,其人员组成结构和数量是评价一个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信息。但是,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与营利性组织相比具有专业性、非市场化、奉献性、价值创造的特殊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因此,完全的价值计量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难以在表内反映,设计为补充资料进行披露;二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薪酬不具有保密性,人力资源投入的价值衡量,需要和组织的人才规模和构成相联系,因此,这里披露的人力资源数量信息,有助于组织信息的使用者以此和运营绩效表中的“人力资源投入”项目相比较,从而评价相关绩效。

(三)综合绩效表或绩效指标分析表

综合绩效表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计算和与这些指标相关的非财务信息的搜集转化和披露,反映组织一定会计期间综合运营和管理绩效的报表,通过本报表的信息披露,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全面考核组织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组织的绩效和受托责任。绩效指标分析表是资源存量表和运营绩效表的综合分析表,是年度报表(表格格式略)。该表指标的设计有些具有通用性,有些因行业不同或目标不同而具有差异性。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组织绩效信息的多面性和多层性,仅仅从绩效会计要素视角搜集披露的绩效信息难以在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难以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比较,需要在基础性绩效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总括的分析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的绩效构成,并将综合绩效表作为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旨在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评价组织的绩效。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是基于组织绩效管理而构建的会计系统,它更符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更能全面反映非营利组织运营和管理绩效,按照绩效会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组织目标绩效实现的评价需求,不仅包含了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所规范的信息含量,更增加了组织为实现其目标绩效所做努力的信息以及社会反馈性信息,更加有利于满足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需求;以会计规范的方式形成和报告绩效信息,与仅仅在年末提供绩效报告的模式相比,不仅使得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而且更加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完善内部绩效控制制度,由此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真正实现“向下生根,向上成林”(贾西津,2009)的成长目标。特别是在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应该成为我国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方向。

①本文不辨析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这里的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完成使命为宗旨,具备完整的组织功能,承担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组织性、公共性的特性。符合本概念的组织包括部分公益性国有事业单位和民营非营利组织,本文对此不加区分。

②详见《南方周末》记者陈中小路等的两篇文章:“中国最能筹款慈善组织的钱去哪儿了——谁在控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2011年9月1日;“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慈善集资——中国最富慈善组织的钱从哪儿来”2011年9月8日。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研究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