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朱春花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担负着党和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的问题,以“PDCA”理念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从党员发展的思想教育、群体培养、过程控制等三个方面开展质量保障的建设,共同构成高校党员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党员发展质量提供助益。
关键词: PDCA;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更关系着能否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和伟大使命。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建立科学有效、过程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影响着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教育培养、评价指标、环节管理和制度建设等因素的有效衔接与控制,共同组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动态有机整体[1]。
在进行谐波分析时,应优先采用精度和稳定性较高的加窗插值FFT算法;当信号中存在频率相近的谐波和间谐波成分时,再考虑使用时域算法来处理。因此,准确判断信号中频率相近的分量之间是否存在主瓣干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主瓣内谱线的相位特性,以此为判据建立了主瓣干扰的判断方法,并利用仿真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主瓣干扰是否存在,进而判断信号是否含有频率相近的成分。
一、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高校学生党员自身没有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党员标准中政治标准是首位,注重思想入党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受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有些学生入党动机并不端正,呈现出功利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信仰不坚定,政治立场不明,缺乏政治觉悟和奉献服务意识。思想上不能入党,即使行动上、组织上入党也很难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呈现的“入党前火热,入党后销声匿迹”、“只要党员权利,不想党员义务”、“只知党员荣誉,不知政治责任”等表现的症结就是思想上未真正入党。
二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于缺失党员发展相关工作制度,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组织管理模式较为松散等原因,导致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普遍存在重组织入党,轻思想入党;重组织发展、轻教育培养;重发展结果、轻系统过程的现实问题,党员的教育培养缺乏整体规划,考察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党务工作的育人功能弱化,难以实现党员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高匹配。
二、“PDCA”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支撑
“PDCA”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宣传普及,又称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PDCA”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是注重持续改进、循环往复和绩效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思想入党是党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明确思想教育的目标,制定系统化的思想教育计划,以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保障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和连续性。
三、基于PDCA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党员发展思想教育方面的质量保障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管理过程,包括党员发展工作本身和党员个人素质两个方面的质量提升,好比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和产品自身的“升级换代”,因此,“PDCA”展示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的新维度,为构建“高质量”党员队伍为核心目标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PDCA”理念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开展质量保障,使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工作具有更明确、更清晰的目标和职责,推动质量保障体系的“因地制宜”和“落地生根”。
二是开展分级教育。不同的教育环节应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低年级侧重党的启蒙教育,培育爱国之情和爱党之心,教育内容主要为党的光辉历史、党的基本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年级侧重对精神世界崇高理想的追求,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主要为党情国情世情教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革命精神传承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高年级侧重突出党性锻炼,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教育内容主要为党性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社稷民生教育、廉洁教育等。
一是开展分层教育。党员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式教育,教育对象范围广、幅度大,因此要在培训体系上细化各教育环节,分为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发展对象教育、党员教育四个层级,高校统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要求,明确校级、院级各自的教育职责、承担的教育内容和面向的教育对象。一般来说理论教育培训主要由学校承担,二级院级侧重针对性的理论教育和大部分的实践性教育。
三是开展特色教育。不同的教育阶段偏重不同的教育形式。既有传统的课堂、讲座、培训等理论形式,又有社团活动、主题党日、实践教育等体验教育;既有师-生共同学习、传授教育,又有生-生互动学习、自我教育;既有线下集中学习、面对面交流,又有线上网络教育,虚拟界面互动。要抓好新媒体抢占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地,成立新媒体中心,开展网络工作室建设,构建党务工作的网络新常态最大程度保障教育的全覆盖和无死角,加强思想动态网的络监测确保舆情信息把控和教育引导的即时性。
(二)党员发展群体培养方面的质量保障
制定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应遵循政治标准首位原则。政治标准是首位,这是党员发展过程中铁的纪律。政治标准不符合,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再突出也过不了关;其次是客观平等原则。指标体系是吸引优秀、选拔人才的标准,最终要落实到易操作、易评价,客观反映实际情况,要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和不可控的偏差[2];三是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原则。党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是动态的、长期的考评体系,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考评过程,将量化数据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特点,考评内容应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工作素质、知识素质和综合素质等五个一级指标,并展开涵盖二级甚至三级指标:如政治素质涵盖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入党动机、组织纪律性;思想素质涵盖身心素质、道德品质、群众基础;工作素质涵盖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纪律;知识素质涵盖学习态度、学业成绩、语言水平、学术成果;综合素质涵盖社会实践、校内活动、实践创新、奉献服务。其中,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实行“一票否决制”。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Water Flow Quality of Cavitation Tunnel……………LIU Heng, WU Rui(4·13)
宏观上要稳定党员发展数量保持党员队伍的稳定性,微观上要详细量化抓好质量保持质量与数量的平衡。因此,必须建立合理有序的党员个人发展档案,关键是构建科学、统一、可衡量的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比较3个响应电流可得,i1>i3>i2。根据表1,可知(Lc+Lb)>(La+Lc)>(Lb+La),此时转子位于180°~240°电角度区间。再根据定位力矩与转子位置的关系,以及i1与i3大小几乎相等可知,转子位于180°电角度位置。
在考察党员发展群体时,可以参照以上指标体系,但不能维数据论,民主测评会和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也是让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真实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三)党员发展过程控制方面的质量保障
一是强化制度的建设及实施。管理提升必须制度先行,制度是保障规范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程序的制度建设,细化业务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的环节和步骤。高校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落实“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结合实际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定期自查和互查,建立多方联审制度进行质量监控,让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二是突出三关加强过程化控制。从党员发展的时间轴和发展阶段来看,提升发展质量必须把好三个关口,即入口关、发展关和考核关。入口关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表现情况,应联合学工、团委、思政教研部、班级进行联合审查,综合任课教师、班主任、同学、舍友、工作伙伴等的评价意见。发展关中兼顾量化与质化的综合评判,兼顾生活、学习、工作、实践各方面表现,不仅要有“模范作用”,更要体现“带头作用”。考核关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参考服务工作量化考评,建立适度淘汰机制,对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进行教育,对教育不好的批评劝诫,对仍不起作用的进行淘汰。
(1)使用时间序列微观数据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得到的结果更为精准与可靠,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3年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不断扩大,而2003—2014年呈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目前的收入不平等仍然较大。通过基尼系数可知,目前的收入不平等仍处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区间,并且高于国际警戒线,虽然开始逐渐缩小,但是这个缩小的速率在降低,未来收入不平等下降可能趋于平缓,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
三是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是执行党员发展过程的安全网和防护伞。监督机制必须能全面覆盖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甚至延伸贯穿到党员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除了传统的张贴公示外,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多方位、无死角地畅通反馈渠道,主动深入网络阵地了解情况,提高党员发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王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德育研究,2017(10):25-27.
[2]卞梅,杨广晖,李红超.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J].高校辅导员 ,2016(12):13-18.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394-02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8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微”信息化平台下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研究”》(编号:2018SJSZ181)的研究成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建重点课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编号:2018SD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春花(1983-),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标签:pdca论文; 高校论文; 党员发展论文; 质量保障论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