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蒲公英”扎根信用沃土,盛开万千“文明花”——“信用管理+文明实践”学校育人模式探索论文_肖翠玉

一枚“蒲公英”扎根信用沃土,盛开万千“文明花”——“信用管理+文明实践”学校育人模式探索论文_肖翠玉

山东省荣成市第十四中学 264300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经常存在脱节现象,且过多强调学校教育功能,淡化家庭社会教育功能,有时会造成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庭和社会的表现判若两人。依托山东省荣成市信用建设和“志愿之城”建设的优沃土壤,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把学生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与各村居的信用管理相结合,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在村居表现结合起来,实行量化管理考核,有奖有惩,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村居)全方位管理体系。

一、创新诚信育人模式,构建规范诚信管理体系

学校科学建立守信和失信评价标准,成立学校和班级考评小组。班级考评小组负责班级日常考评记录和村居反馈情况汇总,并在班级张榜公示。各村设置村居(社区)征信工作信息采集员一名,一般由街道办事处指定的村居征信管理员兼任,随时在诚信工作微信群上报各村居学生守信与失信情况;每村设立征信工作督察员一名,由学生干部担任,对学生在村居的表现进行记录考核,每月末进行信息采集,汇总到各班级信息采集记录中。学生信用基础分1000分,校内外的各种表现均量化纳入考核,并对应记录在学生征信管理个人档案中。

二、多措并举,营造做诚信人、做诚信事的良好氛围

荣成市信用建设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浓厚的诚信建设氛围,于学期初隆重举行“学生诚信教育暨学生信用管理”启动仪式。随后,各班级召开征信建设主题班会,学习信用管理方案和守信失信评价标准。学校还开展诚信班级、诚信小组、诚信个人评选活动,运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会、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宣传栏等途径对涌现出来的诚信典型大力表彰,营造做诚信人、做诚信事的浓厚氛围,让“信用管理+文明实践”全域化育人模式深入人心。

三、践行诚信,提升劳动意识和志愿精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积极响应号召,荣成市各村居纷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们学校的小志愿者们也加入其中,在各村成立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队伍。

宣传活动开始前,各村居负责人向小志愿者普及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垃圾分类的方法、生活垃圾分类的小窍门、垃圾分类后的流向等方面的知识,让小志愿者了解到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学习,小志愿者掌握了基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常识,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随后,小志愿者们带着《垃圾分类倡议书》,深入村居,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向村民广泛开展科普解读和示范引导,实现宣传大面积覆盖。

通过小志愿者的宣传,更多的群众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分类理念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在各村居负责人的组织下,我们学校的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

“洗马甲”活动中,小志愿者将村里穿了半年多的志愿者红马甲集中清洗,为以后的志愿活动带去洁净和清香;“清洁垃圾桶”活动中,小志愿者不怕脏不怕累,将村里分类垃圾桶擦拭得洁净如新,为创建卫生城市和倡导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致敬党的生日”活动中,小志愿者们热情洋溢地走进党员活动室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始擦拭和清扫活动,用细心周到的服务向党的生日致敬;“捡拾白色垃圾”活动中,小志愿者们发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不惧天气的炎热,认真负责地捡拾垃圾,连地上小小的烟头都不放过,让村庄的绿化带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得到了过往居民的认可与赞扬……

在“信用管理+文明实践”育人模式下,学校鼓励家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村居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村里不同形式的诚信公益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荣誉意识和劳动意识。学生在做家务、收拾公共卫生、植树、垃圾分类等活动中,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从小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消除不劳而获的错误认识。通过此举,可以有效消除以往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和家庭不关注劳动、不舍得学生劳动等现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在学生心中悄然形成。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随风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然后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生命,传递着希望、传播和分享的正能量,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思想内涵。“信用管理+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已初步取得显著效果。如今的我校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讲诚信、守公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村居,学生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乘坐校车和公共交通工具都能自觉排队,而且还能主动做家务,积极参加村里、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在学校,学生谦逊有礼,文明就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从无法无天的“野孩子”到热心公益的“小公民”,节假日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论文作者:肖翠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一枚“蒲公英”扎根信用沃土,盛开万千“文明花”——“信用管理+文明实践”学校育人模式探索论文_肖翠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